关灯
护眼
字体:

云龙侠踪(123)

作者: 谢克江 阅读记录

李珏爬起身来,叫道:“四妹!”辛惟芳轻轻停步转身,一双俏眼看向李珏,又似是什么都没看。那眼神中说不清埋藏的是幽怨,是重逢的欣喜,还是丧师的哀伤。

李珏又道:“四妹!”

惟芳轻叹一声,说道:“我已出家为道,这旧时的称呼,还是莫提了罢。”声音平淡至极,竟不含丝毫人间烟火之气。她转身行了两步,忽又回首,抿嘴一笑,问道:“三哥,可找到唐家姐姐了么?”

李珏差点流下泪来。只觉她的笑里包含的不是欢愉,而是千般的愁苦,万般的无奈。也回之一笑:“她在乐山唐家堡。四妹你……”

惟芳不再说话,涩然一笑,转身便行。在她转身之时,李珏看见两颗好大好大的泪珠,悄悄落地。

众峨眉弟子抬起同门尸体,鱼贯出寺。了因、澄光、王玉石和李珏随后相送,谁都不发一言。

李珏怔怔瞧着辛惟芳的背影,心中酸甜苦辣俱全,不知是何滋味。眼见着她秀丽的倩影渐行渐远,将近秀女峰时,一阵山风吹过,扫落了她的青布头巾。头巾一落,显现出的不是如墨青丝,却是一头白发!李珏“啊”了一声,不由呆了。

辛惟芳也不回顾,似是没有察觉头巾已落。渐行渐远,忽然抬起泪眼,唱起一曲短词来。那歌声幽怨哀婉,字字断肠,直飘上金光顶去,飘入李珏耳中:

山花烂漫轻摇风,竹楼东。

寂寞坐闻谯楼三五更。

相思泪,不堪醉。

未了情。

可怜朱颜未老白发生。

李珏静静品味词中之意,念叨着:“可怜朱颜未老白发生”。那始终隐忍的泪水,忽地涌出眶外……

唐彪昏迷了三天三夜,终于被‘渡劫神针’从阎王爷手里夺了回来。

眼见唐彪已能喝些汤水,王玉石极是欣慰,立起身来冲着唐乘龙便是深深一揖。唐乘龙奇道:“老兄,你救了犬子性命,怎地倒冲我作起揖来?”王玉石哈哈一笑:“倘若我救不活令公子,不要说作揖,只好自刎谢罪啦。我义儿年轻鲁莽,伤了三公子,实在令老哥我不安之至。”

唐乘龙斜了一眼侍立的李珏,轻笑道:“我道李少侠师承何人,竟有这等胆魄,这等本事,原来竟是令公子,嘿嘿 ,英雄年少,后生可畏。”

唐龙却冲李珏喝道:“小子,你是怎么从玲珑塔中逃出去的?”

李珏不理唐龙,转身冲唐乘龙跪下道:“唐老伯,小侄一时失手,伤了三哥,实是罪该万死,望老伯处罚。”

唐乘龙一斜身,不受此礼,冷冷道:“不敢当,李兄请起。彪儿被你打死,又被你义父救活。咱们两清罢啦。”他性格孤僻自傲,在小辈手中吃了大亏,是以虽然碍着老友之面,也怒气不息。

王玉石心中不乐,但仍是哈哈大笑道:“唐老弟,老哥肚里早唱空城计啦。还不把你埋藏了十八年的女儿红搬出来么?”

川西习俗,富贵之家每生儿女,必埋几十坛美酒于地下。若是生的男孩儿,此酒便名状元红,取将来儿子飞黄腾达、高中状元之意,倘若是女孩子,便称此酒为女儿红,待十八年后女儿出阁之际,取出宴请亲朋和娇婿之意。

唐乘龙横了一眼李珏,见他破衣烂衫,心中讨厌至极,冷笑道:“王老兄要喝竹叶青,沪州大曲,敝堡应有尽有。这女儿红么,小弟自叹寡淡,不敢敬献。”

王玉石勃然变色:“唐贤弟何太薄情耶?令媛若非王某所救,还有性命么?”

唐乘龙哈哈大笑:“王老兄,你这是施恩望报么?小女若非为令郎拐带出走,焉得身受重伤?嘿嘿,你老兄武功盖世,故友遍及江湖,要恃强求亲,唐某害怕得紧,哪里敢道半个不字?但女儿却是我生的,唐某保她不住,至少可以打死她,以全名节!”

王玉石见他如此决绝,只气得胡须乱抖,却又不便发作。李珏却再也忍耐不住,上前躬身道:“唐老伯,惜惜和小侄两情相悦,咱们曾对天盟誓,她非我不嫁,我非她不娶。还望老伯成全了我们两个罢。”

唐乘龙知道李珏武功深不可测,且又年轻气盛,倒真有些怕他情急拼命。见他如此相求,心中忽有一计,遂和缓了口气,伸手相搀:“贤侄不必多礼。你们两个的痴情,老夫也亲眼看见,岂有不为之动心之理?但我儿惜惜自幼长于深闺,娇生惯养,从未受过苦的。你若娶她为妻,可能给她广屋大厦么?”

李珏迟疑道:“小侄虽然身无长物,但只求一生怜她,爱她,不使她受苦便了。”

唐乘龙一笑:“贤侄天真的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身无专技,岂能养家?我蜀中唐门乃本地望族,岂能让女儿跟你流落江湖?不如这样,老夫给你一年时间,你若能携得十万两白银来下聘,便让惜惜随你去。如若不能,嘿嘿,那也不必商量啦。”

李珏还要再说,却被王玉石一拽衣襟,摇手制止。王玉石笑道:“既然老弟如此爱财,咱们父子便在一年之内,携礼前来罢啦。告辞了!”

唐乘龙也不再挽留,送出堡外。分手之际,唐乘龙忽道:“王老兄,小弟知道你父子武功高强,神通广大。但这不告而取来的不义之财,小弟却不敢拜领噢?”

王玉石哈哈一笑,拉了李珏,拱手而别。

出了乐山城,父子俩雇了一条鳅船,顺流而下。李珏虽然心中抑郁,但和义父久别重逢,其欣喜温馨之情,倒也冲去许多不快。王玉石自李珏九岁上四杰峰,学艺十余年未曾这般父子相对,陡然看见义子长成一条堂堂汉子,且武功竟然高得出奇,不由思绪万千,老怀弥慰。

父子两个一路谈谈说说,随波逐流。王玉石既不说到哪里去,李珏也就不问,只将自己这十余年来的遭遇,拣些新奇有趣的,讲给义父听。王玉石微笑着静静听来,即不惊讶,也不愕然,倒似这些事都在他意料之中的一般,但当李珏讲到自己奇遇杨家七郎八虎,并与之结拜时,王玉石忽然两眼放光,悠然神往,叹道:“河东杨业,乃世之奇才,可惜为父缘薄,不得相见。”

李珏问道:“爹爹,前些时你远赴雁门,巧遇惜惜,可是为了去访杨令公么?”

王玉石道:“为父一直暗中追随着你。前些时与萧无毒湘西一战,为父大伤元气,闭关疗伤月余。再出山时,便失了你的踪迹。后来经过多方打听,确知你不在江南,我才远赴塞外找寻。不想行至北汉国,凑巧救了唐乘龙的千金。”

王玉石又道:“我观惜惜那孩子,性情柔顺温雅,知书达理,比她老子强得多,确是我儿良配。珏儿,为父送你十万两白银,你要不要?”

李珏苦笑道:“爹爹也学会取笑啦。哪里讨得这许多银子?”

王玉石哈哈笑道:“到哪里去讨?到金陵皇宫,到你的生身亲父南唐国皇帝哪里去讨啊。你道他举国之富,拿不出区区十万两银子么?”

李珏张大口舌,愕然良久。

王玉石收笑敛容,由怀内掏出一个油纸包,在桌几上摊开。包内两件物什金光闪闪,却是一个黄绫被袱,被袱内裹着一个长命金锁,一个紫金项圈。那紫金项圈便是李珏初上四杰峰时所佩,当时被陈不悦看中,还施空空妙手,偷了一次。

锁上镌刻一行蝇头小楷:“长命百岁,既恒且昌。唐帝朕李煜书赐太子仲宣满月之喜。”

话休絮繁。王李二人在路非止一日,这一天船至金陵。王玉石命船家备了一小桌酒席,与李珏饯行。李珏于路苦劝义父同自己一起进宫,王玉石只是不肯。李珏知道再劝无用,遂举杯含泪道:“爹爹,您老人家抚育之恩,如同亲生。孩儿做牛做马,也是无法报答的了。却不知今日一别,何日才能相见。”话未说完,泪已涌出。

王玉石笑道:“傻孩子,我想你的时侯,自会来金陵看你。认祖归宗本是好事,又何必难过?”虽然如此说,可眼圈也不禁红了。

上一篇:宫主和掌门都失忆了 下一篇:野棠如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