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63)+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四小姐,此番又让二夫人逃脱了不成!」救命稻草一样看着浅夕,顾妈妈连同洛氏都怀着最后一线希望。

第81章当家

「那倒未必。」浅夕沉吟片刻:「既然周茂仁已经拘来京城,咱们该审的还是要审,哪怕握个把柄在手中也是好的。」

一语既出,大家都泄了气。

浅夕扶着洛氏坐下,耐心劝导:「二夫人在秦家苦心经营多年,难得扳倒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此番她将罪责转嫁在三婶娘身上,将事情闹到这步田地,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咱们这些日子做的筹谋,也不全是无用之功。」

「此话怎讲?」洛氏挑眉。

「若不是咱们逼得急,二夫人哪能出此下策?但凡时间充裕些,随便找个什么管事顶包,或甘心伏罪,或被乱棍打死,都无后顾之忧。」浅夕细细给她分析:「可三婶娘却不同于那些奴婢,只要李侍郎一日还在,咱们家就不能把事情做的太难看。何况又是陈年往事,涉事的都是妾侍,祖母顶多私下里重重敲打,哪怕从此不待见三婶娘呢,也不会挑到明面儿上处置。」

「是啊,是啊。」顾妈妈也冷静下来,转头劝慰洛氏:「咱们韩姨娘的事根本不可能是三夫人所为,二夫人这个嫁祸的法子最多只能管用一时。」

「如今老太太在气头儿上,三夫人也定是忽逢变故被吓傻了。等过一两天缓过劲来,奴婢就设法去给三夫人递话,问她为何要与大房为敌,为何要害韩姨娘。三夫人听了,还能不明白自己是替别人顶了罪?会甘受这无妄之灾?必然要想法子跟老太太澄清。」

「再说,现在北苑里的情形到了哪一步,谁都不清楚。奴婢且去打听明白了,夫人再做打算不迟。」

「也好。」洛氏终于心宽点头。

顾妈妈自去安排人,浅夕坐在窗边,看外头秋意渐起,园中景色如改天换地一般,托腮思索半晌,终难掩唇边笑意翩然。

「何事这样好笑。」洛氏惊奇嗔怪。

一阵金风送爽,浅夕眺了窗外,舒服的眯眼:「母亲,夕儿思来想去,总觉得母亲当家之日不远了。」

「嗤,你倒有心情说笑。」洛氏没好气:「放心吧,严秀英狡兔三窟,我也有的是耐心与她周旋。」

浅夕一脸慵懒:「可兔子若是把洞打歪了,也有能变成坟墓。」

「把话说明白了,没的给我装神弄鬼。」洛氏来了兴趣。

浅夕回过头,瞳仁里一抹润泽的亮色:「母亲,我给你出个谜题吧。」

「从前有一位仙女,想寻一只合适的飞禽当坐骑,渡化飞仙。白鹤、大雁、野鸭都来仙女这里待选,为了增加被选中的几率,大雁想把野鸭赶走,于是两人在池塘里啄咬追打,弄得满身是泥。这时,白鹤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洛氏何其精明之人,如何不明白浅夕的比喻。老太太就是选当家人的「仙女」,她自然是那只一身清白,晾翅自赏的白鹤!难道这个丫头的意思是…

浅夕又淡然笑道:「一桩旧事,二夫人本该尽力平息,弹压、蒙混过去就是。她却痛咬三婶娘,逼得祖母想睁只眼闭只眼都不行。」

「母亲试想,祖母她老人家最盼什么?不就是家宅和睦;将来有一个稳妥干练的媳妇接管中馈;秦氏兴旺不衰么!至于一两件事孰是孰非,真相几何,谁陷害了谁,其实在祖母看来都不重要。这等内宅丑事,遮掩还来不及,还一样样挑到明面上,好给人拿把柄么?」

美眸闪动,洛氏心灵福至:是啊!现在,二夫人与三夫人就是泥塘里那对互啄的雁和鸭,已经弄得浑身污淖,难入老太太眼了。而自己只需洁身自好,远离污泥,优劣好坏便一目了然,何须再去与她们搀和,掰扯那个放不到台面上去的真相?

老太太现在最最需要的,就是儿媳里还有一个人,其身端正,可以为她分忧。若是自己也搅进去,打那一场污浊不堪的乱仗,老太太恐怕才真是要失望了呢!

想通了这些关窍,洛氏心神大定,一切都只做不知。依浅夕所说,请大哥出面帮忙,撬开了周茂仁的嘴,写下供词后,将其囚在稳妥之处。

直到老太太问起,韩姨娘的事查的如何,周茂仁吐口了没有,洛氏才如实禀告,将供词交给老太太。

而供词上,当然只有关于韩姨娘如何被谋害一事的供述。即严氏指使孙荷儿去挑拨韩妙容与洛氏的关系,用冰媚儿落了韩妙容的胎,周茂仁是帮凶。

至于什么严氏曾用同样的法子谋害房中侍妾,还有李氏做过的那两件,供词上只字未提。

窦老太太看了,既没表示惊讶,也没说要处置严氏,只是拿走了那份供词,嘱咐洛氏看好韩姨娘,不要让她再胡闹。

一切皆如浅夕猜测的那样,洛氏越发气定神闲,行事不急不躁,处处稳妥周全。

几日后,已是晚间未时,万籁俱寂,窦老太太让管妈妈亲自去请了洛氏来夜谈。

洛氏心中一动,欣然前往。昏暗的内室里,窦老太太拥被而坐,推说自己眼睛疼,拿了几本帐让洛氏看完讲给她听。

这本是洛氏强处,看了不到半个时辰,洛氏便精拣出帐里要紧的收支和问题,一一报给窦老太太听,窦老太太阖了眼听一笔点一下头,听完了也不说话。

管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抱来一只匣子,乌木似铁,沉甸甸的,里头全是钥匙、牌子、契书,窦老太太把方才几本帐也一并搁进去,交在洛氏手中。

这账本是何物,洛氏心知肚明。严氏当家几年,老太太只给了管内宅的权限,其他一直把着没撒手。今日却整匣子交在她手中,就是把整个秦府推到了她面前。

看着灯下老人的面容青灰苍老,洛氏忽然心里一酸,推而不受,福身深蹲道:「母亲这是何意,要跑什么腿、算什么帐,母亲只管传唤媳妇就是。媳妇年纪轻,没有母亲提点,真真担不起这重任!」

一席话朴实无华,毫无矫饰。

窦老太太缓缓睁了眼,声音沙哑到人:「担不担得起,也该担起来了。你若还想我多活几年,就不要再推诿。」

第82章失而复得

十来天的深思熟虑,缓过劲来的窦老太太不用管妈妈提醒,也能想到李氏陷害韩姨娘的事有破绽。.】而周茂仁的供词,显然更合情合理。

最难得是大媳妇的态度,既不袖手旁观,也不咄咄逼人,比起那两个有己无人、不识大体的媳妇,实在教她省心太多。

看着日渐沉稳干练的洛氏,窦老太太自言自语一般:「你本就是长房宗妇,持家掌中馈理所应当。只是这权早给了你也是害你,现在正是时候…这些年,你经历了许多失而复得,当比别人更懂得克勤谨慎,进退有度,咳咳咳…」

管妈妈抚着窦老太太的背,也劝道:「大夫人你就受了吧,为老太太分忧也是孝顺。」

「母亲不要急,媳妇受教了。」洛氏忙斟了热茶递上:「只要母亲从旁指点,媳妇就勉力一试!」

阖目点头,窦老太太躺下。洛氏亲自抱了匣子,笼在斗篷下,告退出去。

一弯月儿升起,白森森的挂在窗格子上。

「哑姑的侄女调教的怎么样了。」窦老太太沉哑的嗓子在腔子里发出瓮闷的声音。

「很好,机灵着呢。」管妈妈一笑。

「把她接过来,安插进闲听苑。」

管妈妈愕然,上前替窦老太太掖了掖被角,轻声道:「既不放心,刚才又把匣子都交出去?」

定定望望窗棂上银钩一样的弯月,窦老太太思绪也飞出老远:「巧儿,你还记不记得,当年父亲在家总是赞三皇子最多,却偏又呕心沥血辅佐太子?」

「怎么不记得?那时候老太太还问过,太老爷总是笑笑不说话。」管妈妈温声回应。

「现在我却明白父亲的心情了。先帝虽机智不足,却温敦有余,最要紧他是太子。父亲一力辅佐,换来了我大燕国几十年的长治久安。」窦老太太叹息:「无为之治,萧规曹随。我日日挂在嘴边,却没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