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309)+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宋钧听了嘿嘿一笑。

他与卢氏都是出身平平的人,差得就是根基、倚仗,如今宫里骤然多了个贵妃做依靠,他从此也不算是孤身拼杀了。想到这里,宋钧恨不得拉过卢氏亲两下,娶妻时,也没想过卢氏竟这般旺他。

卢氏却心里没底:「你先别高兴,帝姬虽待我依然极好,却给你出了个难题!」

「怎么说?」男人的想法跟女人不一样,宋钧听说是难题,不仅不皱眉头,反而兴奋地搓手。

「帝姬她,问你最近差事办得怎么样?又说…」卢氏咽了下口水,在丈夫催促的眼神下只得硬着头皮道:「帝姬问你,平时筹粮之余能不能再多筹些杂粮,像豆子、甘薯,糜子、高粱什么的。」

「没问题啊!帝姬就说了这个?」

最近粮食越来越难收,宋钧不是没动过那些杂粮的心思,无奈朝廷的银子都要花到计划好的名目下头去,朝廷只肯收稻谷、麦子、粟米,他也没办法,不过既然帝姬这么说,他可以去朝堂上争取一下。

「也不是只有这个…」卢氏想到自己刚才在宫里,仿佛也是这么痛快答应浅夕的,当即话到嘴边有些张不开口。她怕丈夫骂她猪脑子,敢答应这么天大的事,也不掂掂自己的分量。

宋钧却被妻子吞吞吐吐搞得恼火,高声吼道:「是什么一次说完,没得这么掂待爷的!」

「帝姬让你半个月筹三百万石豆子、三百万石薯芋粉、三百万石高粱米,还有五百万石糜子,防南边逃荒的流民入京。」卢氏闭着眼睛一口气说完,就缩了肩。

书房里静悄悄的,窗外还清晰的传来一两声蛐蛐儿叫。

卢氏等了半晌不见丈夫开骂,悄悄抬头一看,宋钧正直勾勾看着面前的空桌案,想得出神。

轻手轻脚的起身,卢氏点了灯,罩上纱罩子,朝丈夫手边儿推了推,凑上去低低问道:「爷,你说帝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上千万石的粮食啊,防灾民,用得了这么些么!」

宋钧不说话。

卢氏怕他是为难,忙又道:「再说这半个月,多紧啊,时间怎么够?」

「你把帝姬说过的话,原原本本都给我再说一遍。」宋钧终于抬了头。

卢氏哪里敢不依,当下便字字句句,连同浅夕的口气,都学给丈夫听了一遍。

听完,宋钧在窗边转了两圈,便拔腿往外走:「今晚我不回来了!」

卢氏一惊:「你这是往哪里去?」

「还能去哪里,连夜筹粮啊,让老刘给我备车。」宋钧将卢氏剩下的冷茶一口喝尽,就又要走。

卢氏硬是上去拉住他,心疼道:「你是铁打的啊,早上天没亮忙到这会子工夫,晚上你还连夜走!」

「没事儿,我在马车上睡!」

「事情这么要紧么?」

「西南有战事,你说紧不紧!」宋钧悄悄在卢氏耳边说了一句,就瞪眼唬她:「不许在外头胡说,丞相严令,造谣者杀无赦。」

卢氏吓呆了,下意识死死拽住丈夫的袖子,抖着嘴唇道:「不,不是说北边儿打仗么?怎么南边也…这,这可怎么办!」

「这么说,你这次筹的是军粮!!」

宋钧脱不得身,只得无奈道:「真是妇人之见,你几时见过军粮又是豆子都是甘薯的?那吃了能打仗么!」

「那,那收了做甚么?」

「我也不知道。」宋钧眼神凝重了几分。

现在只是各地受了灾,但是还远没有发展到路有饿殍、哀鸿遍野的地步,果真为了西南战事,紧急筹集几千万石粮草,朝廷不是挤不出来,他也不明白帝姬为什么要收这些杂粮…又或者他心底里有一个若隐若现的答案,但是他不敢相信,也不愿去触碰。

「那怎么办?」卢氏已经急了。

目光渐渐坚定,宋钧看着卢氏道:「我刚刚已经算过了,一千一百万石杂粮,应该是我半个月内,能在所有辖区里收到的最大数量了。帝姬绝不是信口开河!虽然咱们现在还没想明白,但是帝姬一定深思熟虑过!时间不等人,我且先去筹措,或许过几天,帝姬还会再找你。」

卢氏看着宋钧,不肯撒手:「你的意思我懂,可是收粮要银子,朝廷不拨银,你能怎么办?咱们家也没那么多银子啊,不然,你去找找相爷。」

「能找相爷,帝姬用得着召你入宫么?!她明明是连侯夫人一同召见的,怎么偏只告诉你一个?」宋钧提醒卢氏:「这事谁也不能告诉!你放心,最近收粮难,上次拨的银子我还没使完呢,且先拿来做预付便是。至于余款,哼,我若是连十天半个月都拖延不了,我这官儿也白做了!」

听这意思,他是打算两个肩膀扛着一张嘴,空口白牙的去赊粮食么?就算真能拖上十天半月,那也只是刚到帝姬所说的期限而已,若是粮食不能马上派上用场,一旦事发,这算不算欺君之罪…

无意识地松了手,卢氏呆愣愣站在檐下,傻了眼。

第412章力挺亲人

看着丈夫急匆匆的背影,听着马车走远,卢氏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送他出门的。

马车里,宋钧已经闭目躺下,决定要赌这一把。赌赢了,尚不知道结果是什么,赌输了,倾家荡产带丢官!一场看似不划算的赌局,但是这些年,他宋钧正是这样一路险中求胜,才爬到了散骑常侍的位置。

宋钧并不满足,因为东都城里的人都知道,惠帝那些个所谓的散骑常侍,根本就是花名头。只是一群能迎合惠帝恶趣味的纨绔子,每日除了耀武扬威,就是凑在一处变着法儿的声色犬马戏美人。包括宋钧当年,也是全凭着一身坊间花活儿,才赢得了惠帝注意,留在御前。

为此宋钧很不屑,宋家如今虽然落败,但是祖上却是书香礼教的门第。现在,机会就摆在他面前,他就是想拼上身家性命搏一把,赌赢了,也许日后就能与那些高门大户出来的世家子一样,真正走上仕途,甚至一路闯进最高权力的中枢去!让宋家重新成为京中望族!

「宋钧的底子,我一早找人查过,他会做到的!」

悦仙宫里,浅夕如是评价。

秦月澜叹一口气,看着浅夕埋头在满桌案的地图、书帛里,一处一处圈点,沉吟苦思,上前取走她手中的毫笔,温言道:「王爷乃不世之材,不用你如此操心,他也一样能打胜仗。你腹中还怀着孩子,多珍重些,也是在替他着想。」

听到秦月澜这番苦劝,浅夕不禁一笑,起身揉揉腰肢,在屋里走动起来。

「姐姐,不是我不知道爱惜孩子,王爷当年屡战屡胜,除了王爷文韬武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先帝的支持。」浅夕边走边给秦月澜解释:「打仗打得是什么,无非就是两样钱和粮!若没有这两样,百万雄师和病猫又有什么区别。」

秦月澜听到「病猫」顿时忍俊不禁:「好好好,就你是王爷的贤内助,成了吧!王爷还没回京,你就忙着帮王爷四处筹粮。瞧瞧你今天都要了什么,豆子、甘薯、高粱、糜子…你这是打算蒸几碟豆糕,外加两笼薯芋园子,再些甜酒,送到西南前线去劳军么?都是你自己素日爱吃的吧…」

说着秦月澜就忍不住笑出来,琼花也从一迭账册里抬起头来,跟着嘿嘿傻笑。

浅夕的脸色,却渐渐黯淡下去:「你们不懂…我何尝愿意如此,今后还不知有多少波折在等着呢。」

秦月澜敛了笑,上去拉住浅夕的手安慰:「你就是有了身孕,所以太焦虑。王爷不过就是发了几张借粮令,以安定流民,就算事出突然,王爷也未必就没考虑过后果。你能帮他尽尽心,王爷固然高兴,若然不能,王爷也定有解决之法。」

「是,王爷苦心经营多年,一千万石粮食难不倒他。可是有一样东西,便是王爷也难左右,那就是军心!」浅夕仰头叹气:「算了,说了你们也未必肯信,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说不定,还需要姐姐助一臂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