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308)+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是么!如此甚好。」轻描淡写一句,浅夕反倒无话了。

卢氏莫名有些心慌,思忖片刻,就急道:「是不是夫君他做错了什么事?帝姬可一定要提醒民妇!」

「怎么会?夫人多虑了。」浅夕笑道:「这京外四州八县的,灾情都已稳定,甚至赈济两河水患,也都是宋大人之功,哪里还能有错?」

「只是…」浅夕话锋一转:「卿欢隐约听闻南边夏粮失收,流民四起,闹得厉害。若是那数百万逃荒之众都涌到京城来,岂非大大不妙?」

卢氏对浅夕的话从来都深信不疑,暗忖她的意思莫非是想让宋钧也拨调些粮食,安抚南边的流民?当下便认真道:「帝姬所虑极是,但民妇听夫君说,粮食筹措不易,至今还有数百万石的缺口,不曾满仓。南方地广人密,如何能赈济得过来?」

浅夕摇扇笑道:「南边本就不是宋大人辖地,贸然去管,那是越俎代庖,会惹人非议的。」

「正是这个说法,还是帝姬思虑得透彻!」卢氏连连点头。

「不过,举国都是一家,赈灾匹夫有责。」浅夕停扇,看定卢氏道:「为防患未然,宋大人还是该早作打算!」

「求帝姬赐教。」

第410章一千万

话说到这一步,卢氏已经隐约察觉到什么。

谢芳菲乃少阳侯夫人,二品诰命,召进宫来闲聊说话儿,很是容易。可是她却只是一介民妇,与帝姬非亲非故,寻常根本出入不得宫闱。帝姬费这么些力气将她召进宫来,绝对不会只是为了一个防患未然!

难道说,流民已经朝京城涌来了么?按理如果这么大动静,夫君不该不知道啊?

竖着耳朵细听浅夕说的每一个字,卢氏生怕自己错过什么。

「赐教却不敢当,」浅夕一脸轻松,看着庭院里的花树,徐徐道:「卿欢只是记得,在柔然若逢灾患,官府赈济有限,灾民便会进山挖药,什么地黄姜,龙棒槌,那些素日不值钱的草药根,都会被灾民们挖来煮熟果腹。最后他们也都安然活了下来,委实不失为一个自救的办法。」

卢氏一愣,这是让灾民们自己去挖药根么?大燕又不是柔然,四季盛产草药,这些东西,哪里找去!

浅夕不管卢氏困惑,接着道:「大燕南边地处湿热,对五谷依赖极强不说,食物存放也不易。不像北方,除了粮食还有牛羊畜牧,豆、薯杂粮。」

卢氏暗暗点头,这也是宋钧在东都以北,筹措粮草反而容易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想,如果宋大人在筹措粮食之余,顺便将豆、薯、糜子,这些杂粮也都筹措一些,那南边就算有什么万一,也不至于毫无准备,不是吗?」浅夕娓娓引导。

「确实是个办法。」卢氏缓缓点头。

她出身在小门户,对最卑微的蚁民都在吃些什么,略晓得一二。还莫说是灾年,便是平常,穷苦人家能有这些杂粮果腹都算是好的。但是,京中的官员权臣们,无一不是出身世家豪门,连粟米高粱都能拿来喂马,那些粗糙的杂粮在他们眼里哪里算是人吃的食物!是以,连宋钧帮朝廷筹措粮食,填充粮仓,也都是以稻谷、麦子、粟米为主,并没听说有杂粮。

横竖现在各地大仓都空着不少,顺便多贮藏一些杂粮,总没有坏处。

「这事儿,民妇回去就跟夫君提,本就是善举,夫君定会照做的。」卢氏觉得不是问题,当即满口应下。

目光沉静,浅夕殷殷看着卢氏,一字一句缓缓道:「那么,豆子三百万石,薯芋磨粉三百万石,高粱碾米三百万石,糜子五百万石!半个月之内,宋大人能做到么?」

卢氏脑子里顿时嗡了一下,半晌才又清晰起来。如果她没有听错,帝姬开口就问她要一千多万石杂粮!帝姬这是要做粮食生意,发国难财?

不可能!卢氏被自己愚蠢的想法的吓了一跳:「这,这个,民妇要问一问夫君,半,半个月时间…」

卢氏还在震惊当中,远远地,谢芳菲与秦月澜已经说笑而来。

「不是去问!是让他务必筹齐,大司农老了,很需要有人帮他打理太仓,宋大人正合适!」

浅夕说完这句,谢芳菲便已在十步之内。

卢氏只得悻悻闭嘴。

「宋夫人脸色怎么这么差,可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恼了主人家。」谢芳菲走到跟前,就忍不住调侃。

区区一个卢氏竟然得帝姬的青眼,风头都快压到她头上了,谢芳菲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卢氏还沉浸在那一千万石粮草带来的惊惶之中回不过神来,根本没注意谢芳菲话中的利刺,抬头勉强陪笑一下,便没了言语。

浅夕不可置否,也不替卢氏圆场。如谢芳菲这种高傲的世家女子,拉拢是没有用的,但是时不时的激一激,效果却极好。

看到这副情形,谢芳菲越发笃定卢氏这个村妇,定是将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结果惹得帝姬不快,出言训斥。

想到这里,谢芳菲脸上笑容越发浓郁了三分,亲热地跟浅夕拉手:「时辰不早了,帝姬的宫殿大,一日也游不完,改日臣妇再来叨扰,帝姬可不要嫌臣妇麻烦。」

话中之意,已是不日就要再来拜访的意思。横竖她是诰命,出入宫闱可比卢氏便宜多了。

「卿欢求之不得!」

一时,卢氏也跟着起身告辞,直到出了宫门,人还有些浑浑噩噩,谢芳菲见了,暗自好笑得意之极。

到了东直门外,二人分手,各自归家。

卢氏一回到宋府,便往丈夫的书房奔,书房里的小厮忙回禀说,宋大人走时确实留了话,今日肯定是回家来的。卢氏一想,浅夕就给半个月时间,紧的很,自己索性也不去内宅了,就在这书房里等丈夫。

看自家夫人黑着脸,一脑门子官司的模样,又坐在老爷书房里等,下人们都探头探脑,暗自揣测起来。

「莫非是老爷在外头有了外室?」

「嗤,长点儿脑子吧,老爷如今是丞相大人跟前的红人,日日忙得脚不点地,哪里有工夫包姘头、养外室。」

「话也不是这么说,老爷如今在京里京外、四州八县也是呼风唤雨一号人物,多少人巴结!就算没有外室,送几个美人儿给老爷解解乏,总是有的吧?」

「…好像也有点道理。」

「什么叫有点道理!根本就是嘛,不信你去瞧瞧夫人的脸色,就什么都明白了…」

卢氏却根本顾不上喝斥下人,她抓破头也想不明白,帝姬要这么多粮食,到底是做什么?而且还要得这么急。

就这么一直等到天擦黑,宋钧才一身疲惫的回来。他人生的极英武俊美,就算疲累不堪,仍然脊背挺直,走起路来,足下生风。

如今他早已不是御前靠术、艺安身立命的天子宠臣,而是真正手握实权的朝臣!这种举足轻重的存在感,让他年轻的心里充盈着成就感,和对未来仕途更高更远的渴望。

进了门,看见下人们都在窃窃私语,宋钧未动声色。

待到进了书房看见卢氏,宋钧才面露愠色:「你怎么坐在这里,一个道妇人家,成何体统!」

第411章赌一把

若是放在平日,卢氏定要好生和丈夫掰扯一番,可是今天她没那个闲工夫。

唤来宋钧的贴身小厮,卢氏脸色一寒:「让外头那些混账坯子全都滚出去,我与爷有话要说,若是让我知道有谁偷听,必割掉他两片耳朵,你算共犯!」

小厮骇得腿肚子一抖,飞也似的出去,一会儿就把人都撵了个干净,连自己也不敢留在书房外头,抱手缩在小院儿门口的檐子下守着。

宋钧瞧这情形,也想起卢氏今日仿佛是进宫去了,便立时敛了怒色,拉她坐下细问。

卢氏等到丈夫,心就安稳不少,温言道:「你莫要急,宫里没事,帝姬也没事。看样子封妃是一定的,只怕尊贵还在三妃之上,住的就是从前娄贵妃的悦仙宫,收拾地有模有样的。我虽不懂,侯夫人必是懂的,听她说的那样子,帝姬就算不是贵妃,也离贵妃差不远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