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258)+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另一边,朝堂上的争执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惠帝咬定临幸后宫乃天子私事,太尉郭越也指摘凌御史这次联名上书弹劾皇后,有替女鸣冤之嫌。

凌御史几谏不成,又开脱不掉自己的私心,居然在朝堂上以头触柱明志。

惠帝震怒,不顾凌御史撞得满头血,径直教金吾卫将人拉到金殿之外就是三十廷杖。一众老臣哭天抹泪,好话说尽,赵后的父亲赵锦程也咂么着有些不对味,跟着上前求情。惠帝这才免去十廷杖。饶是如此,凭凌御史一介儒士,二十杖下去,也被打了个有进气没出气,被家人抬着回去。

局面一时紧张,各人心里都有不满。

赵锦程回府后翻来覆去的想了一夜,还是设法给女儿赵带了信,让她务必好生约束肖氏姐妹,万事以太子为重,圣宠之事,莫要操之过急。

赵接到信,冷静下来一细想,也觉得肖素珏小小年纪,姐妹共事君王的手段下乘了些,且说出去实在不好听。是以,当即将肖氏姐妹传召来长春宫,也不遣开宫人,劈头盖脸一通训斥,责令她们十日之内都不许擅出兰台殿。

宫人们都深低了头,赵怜儿在赵后身旁挽袖而立,看着梨花带雨、惊惶失措的肖碧珂心中痛快不已。肖素珏如今已是贵嫔,心境大不同从前,被赵后这样当面喝斥,不禁心生怨毒,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低头倔强。

赵贵为皇后,这些年来除了娄霖灵,还不曾有人敢当面忤逆,现在觉出眼前的外甥女桀骜不驯,对肖素珏的好感立时跌到零下。

冷眼瞧她才晋封几日,衣饰之华美奢靡已直逼三妃,再看看自己身边的侄女赵怜儿,亭亭玉立,温婉典雅,顿时觉得高低立现。

当晚,赵便再次安排了赵怜儿去广阳宫侍寝。

欣喜若狂之余,赵怜儿居然难得的一派镇定。众女接连几次侍寝失败,已经让赵怜儿开始慢慢体味到,这深宫里是怎样一种悠长岁月。

她自小精通诗书技艺,心智不是肖氏姐妹这等以色侍人的浅陋女子可以相比的,近日一连发生的许多事,包括凌嫔意外入冷宫在内,都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在这深宫长久生存,就不能只争一时之长短。

有了这等眼界,晚间的侍寝在赵怜儿心里忽然变得轻描淡写了起来。

月色如晦,天气有些令人沉闷。

赵怜儿沐浴更衣,素簪柔裙。上步辇前,又随手抱上了自己素日弹奏的栖梧琴。

巍峨空旷的广阳宫依旧寂静无人,赵怜儿没有了上回的焦虑委屈,跪候了一会儿,不见惠帝回宫,便支了琴轻轻弹练着一首新曲子。

琴音微弱,却如清风流水,淙淙入人心。

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窗外静立片刻,竟迈步进来。

阴影笼罩下来,赵怜儿抬头,忙停了弹奏,伏叩跪迎。

惠帝嘴角冷漠的抽出一个微笑,扭头去床榻上坐下。

赵怜儿低头悄悄环顾,见四下无人,便打算起身过去服侍。

惠帝却忽然开口:「听皇后说,你琴棋双绝,怎么弹成这个样子?你怕朕!」

收回欲起身的腿,赵怜儿规规矩矩重新跪了下去。稍稍抬头,口齿清楚道:「皇上天子之威,何人不惧。不过今日的琴曲,是怜儿刚刚习得,还未曾领会其中神髓,故而弹奏之间,不免要揣摩一二。」

日日晾在这里,还有心揣摩琴曲?惠帝歪头看着这个几日前还动不动哭得伤心欲绝的女孩儿,心生好奇。

「你过来。」惠帝斜身依在榻上,手指一点榻畔的矮几:「带上你的琴。」

赵怜儿微白着脸,仍是稳稳捧了琴,走到矮几前。

「再弹一次。」说罢,惠帝已经微闭了眼。

「喏。」没有多言,赵怜儿坐下深吸了两口气,便勾弦弹拨。

少了之前的断续迟疑,一曲《佩兰》清丽、婉转。弹奏之间,技艺已纯熟自然,而意境尚浅。缺乏了本有傲然简朴,多了几分少女的活泼心性。显见得赵怜儿初涉此曲,领悟不深,全凭本心而奏。

琴音流畅,铮铮几下后,渺渺而逝,殿内重新归于宁静。

惠帝缓缓睁了眼,唇畔难得带了两分暖意。目光所及,古雅的琴身上篆刻着「栖梧」二字,尺寸也颇小,断乎不是出自名家哪位之手。

「以怜儿的琴艺,当配名琴。」惠帝含笑。

赵怜儿听惠帝忽然改了称呼,不禁小脸一红,低头道:「奴婢自幼长在外祖母身边,此琴乃外祖母所赠。如今虽已长大,但奴婢每每抚弄此琴便如聆听祖母教诲,必然心意宁静,是以舍不得更换。」

「哦?」惠帝又瞧了瞧那「栖梧」二字,无声失笑道:「令祖母对怜儿的教诲,好生深切。」

循着惠帝的目光,赵怜儿看到琴名,想起当年外祖母赠琴时笑称,望她长大后觅得良人,夫妻和美,如凤栖梧桐…

一时间羞得满脸通红,赵怜儿刚有些慌神不知所措,人已被惠帝抱去榻上。

「朕便如你所愿。」

次日,惠帝临幸赵怜儿的消息传出来,一竿子御史们都冷了心,凌御史的命也不知保没保住,赵家又添一位后宫。眼见得赵氏一族气焰空前高涨,朝臣们渐有隐忧。

兰台殿里,肖素珏听见这个消息,恨得拔下满头笄簪,砸在地上,破口大骂。

皇后赵这次长了心眼,特意着人盯着广阳宫,次日又将探知的情况与赵怜儿所说两下一对,果然不同于肖素珏那些狐媚手段,当即心中大定,越发将赵怜儿看重了几分。

紧接着,赵怜儿晋封贵人的旨意也到了长春宫。

穆太后得知,叹气之下,索性连人也懒得见,除了隔日便遣人去董惟元处赐膳,旁的什么也不管。

第341章自乱阵脚

同在太后殿冷眼旁观的浅夕却暗自摇头。首发)

穆太后显见得已是放任的态度,但是,一边赵后的危机日渐深重,地位岌岌可危;一边柔妃身怀假「皇嗣」,仍然深藏不露、心思莫测。而慕容琰的意思,是望她起码助赵后保住一个虚位,这样太子既可以脱离赵氏的一族掌控,更依赖于董惟元和慕容琰的扶助,又能保住身为太子的尊严。

她要如何才能掐中其中分寸,且让柔妃和严若儒露出行迹来。

就这么等么?

等芳怡摸透华宫的底,查清楚惠帝为何会在华宫如此流连,柔妃又为何有如此底气,她再设法应付么?还是等严若儒按捺不住,出手置赵氏于死地,彻底帮柔妃扫清障碍后,她再设法揭露?

真要等到那时,只怕一切都晚了…

一路苦思,浅夕回到桐花殿,秦月澜匆匆迎了上来。

「赵小主已晋封贵人,帝姬可知晓?」

秦月澜明知是白问一句,但是她实在难抑心头焦虑。这样的话在太后殿里,是无论如何也提不得的,她憋闷了半日,只能等晚间才能与浅夕细谈一二。

浅夕轻轻点头。

两人同住一宫,已日渐熟稔,秦月澜上前挽了浅夕手臂,低声道:「方才郡主又来小坐了一会儿,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怕是乱的很。」

看浅夕一径沉默,秦月澜又道:「帝姬有所不知,从前的贵妃娄氏乃是郡主的表姨母,娄氏性格乖张骄纵,与皇后争权,几乎闹得水火不容。如今皇后一族这样得势,手下三位小主,才色兼具,各有千秋,一个比一个会琢磨皇上的心思,郡主只怕她从此要沉寂无声,皇后也不会让皇上再有机会想起后宫里有她这么一个人了。」

不便贸然挑明惠帝想要废赵氏的真正意图,浅夕眉心微微一皱:「这才入宫多久,便是临幸了几位小主也要新鲜几日,郡主何至于这样急!」

秦月澜不知浅夕心思,听了这话倒替裴颐华红了脸,仍是勉强解释道:「郡主说,自古新人替旧人。我也自觉入宫仿佛还没有多少日子,郡主她们后脚就跟着也进了宫。虽说是三年一选秀,可圣意难测,若是三位小主一直颇得圣宠,日后再有新人入宫充补,谁还能记得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