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卿(4)【CP完结+番外】

作者: 匿名青花鱼 阅读记录

三娘子爽快道:“军令要紧,先生去罢。”

石云暖却顿了顿,又说:“这话本不该我说,却承蒙夫人一声义弟,便多说一句,如今都城已毁,斯人已逝,夫人为何不珍重眼前?”

三娘子笑容消失了:“原来全天下人,竟都知道了么?”

石云暖静静道:“军中只有我知道。”

他也没有等三娘子回答,便要告辞,本来就是无心善举,至于对方听多少,就与他无关了。

他眯眼看向远方都城,摇头笑了笑,觉得自己真是活回去了。

第二年的三月,姜家军终于攻到了旧日大都。

姜山保不急不缓,遥望这高高的都城,忽然道:“民心向背,一望就知。”

老国君不是英才,但也牢牢守着这江山,被民众爱戴,旧太子和大女婿却收远不如他,姜山保这一路走来,发现如今国内百姓生活远不如当年,不由感慨。

郭谦问他:“咱们什么时候攻城?”

姜山保摆手:“等伯知。”

石云暖已经三个月没出现在他身边,郭谦早就想问了,却每每被岔开话题。

正在这时,城中火光冲天,姜山保笑道:“可以了。”

他见郭谦还是不明白,又解释:“伯知先一步入城,若能劝动城中将领投降,少些杀戮,也是让百姓少受些苦。”

大女婿茫茫然的坐在大殿上。

多好的地方啊,他第一次来就喜欢上了这里,后来那个笑眯乎乎的老头子对他说:“以后就是一家人啦。”他也很开心。

可是还不够。

他也是列国名将,也自负才华过人,凭什么要屈服那个软弱无能的太子?那软绵绵的样子,能在这乱世活下去吗?还不如自己挣出来一条路。

“陛下的选择也没错,”一个声音缓缓道。

蓝色布衣的文士不知道从哪里绕出来的,大女婿刚要举剑,忽然想起来这是谁。

“你是姜山保身边的谋士。”

“不错,”对方爽快道,“也是要灭了陛下国的人。”

大女婿道:“是他派你来的。”

对方忽然一笑:“陛下行事苛刻,百姓不能安居,我君来时,一路百姓食箪浆壶,我来不来又有什么关系。”

大女婿还要说什么,那文士却摇了摇头:“我来只是验证一些事而已。”

他说完,转身出了大殿,大女婿提剑正要起身,却腹上一疼。

是他一个亲信将领。

远方石云暖自言自语:“残暴君王被自己的将领杀死,倒也是个好归宿。”

他站在一片火光当中,看不出喜怒。

第三日,姜山保改国号为庄,自立为帝。

文以石云暖为首,武以郭谦为首,这个二十六岁的青年正式开始角逐天下。

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

第08章

姜山保这征战多年,手下也颇有些良将谋士,其中最得他信重的是一个中年谋士,叫做王才德,被他赞做有谋主风范。

当然也就是有风范,姜将军的谋主从来都没有变过,根本没人能争。

王才德在攻回都城中发挥了不少作用,提出来不少利民间军的策略,石云暖这段时间先是忙着护送夫人,后来又跑去都城离间大女婿和他的亲信,姜山保这段时间就更倚仗王才德。

石云暖听郭谦说完,笑着拜谢,无所谓道:“主公多一善臣,是你我幸事。”

等郭谦回去了,他脸色阴沉下来 抽出匣子里一刀白纸。

除去上面一沓,剩下的都是画了像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姜山保,或者准确的是,是可能未来的姜山保,几乎都是帝王像,成熟英俊的姜山保注视他静静微笑,石云暖盯着轻轻笑了一声,又把匣子收好。

他从来不后悔走这条路,送姜山保一个千秋基业,才算是不白走这一遭。

自从立了国,姜山保可谓是春风得意,政事上他有良将名臣,情事上三娘子也终于对他缓和颜色,顺利的让他简直不可置信。此时北方诸国有角逐天下实力的也就四个,郑,元,中山以及如今的庄,再加上南方的康国,天下有扛鼎之志的也就这五个国家。

姜山保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年纪最大的康国国君已经七十有六了,硬生生熬死了一个太子,下一秒可能就要撒手给太孙。年轻人劲头大,姜山保马不停蹄,就要去继续一统北方。

这时候石云暖提议说,先联合康国和远方的郑国,中山国圆滑,做个缓冲也好,先打元国。这主意可行,但姜山保现在也是有家累的人了,要开始考虑谁看家。

最后后方留下了石云暖,留守的武将却犯了愁,姜山保就问石云暖。

石云暖分析说,庄国临江,对面就是康国大军,要能扛得住,姜山保听出来了言外之意,笑了笑,留下来郭谦。

这一文一武合作默契,姜山保以为后方无忧,转天就出了都城。

在他离开的时候,石郭二人相送,大军离开黄土滚滚,石云暖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初夏了,天色湛蓝,是个行军的好日子。

庄,郑外加一个划水的中山一起围攻元国,不过半年,元国就宣告了覆灭,元国的地盘被这三家平分,就在姜山保寻思接下来怎么做的时候,郑,中山和康国悄悄结盟了。

这件事被悄无声息的瞒了下来,根基不稳的庄国成了他们眼里的肥肉,当姜山保在大帐里准备进攻中山的时候,一队队的康国士兵渡过长江,准备从后方攻击庄国都城。

六月末,都城和其相互倚仗的廉城成了孤岛之势,刚刚深入中山国的姜山保踢翻了案几。

“撤兵,回去。”

他从牙缝里挤出来几个字。

第09章

石云暖看了看天色,暮春初夏,已经是阵阵暖风,但也没到疫病流行的时候,是个打仗的时候。

对姜山保来说,对那位康国国君来说也是。

守城到底比攻城简单,郭谦却还算轻松,姜山保肯定要驰援,守着就好,石云暖却没他那么轻松,康国国君……他是知道这个人的,当年也是一代英主,花了四五十年把一个风雨飘摇积弱难治的康国整治的铁桶不破。

可惜子孙无才。

想到这里,石云暖扯了扯嘴角。

庄国日短,又是姜山保一点点打下来的,其实都城余粮也不多,虽然征粮征兵鼓动民壮,但怕是也支不了太久。假如廉城也破了,大概是支不到姜山保回援。

郭谦苦笑。

庄国立国日短,姜山保又因为某些心思故意把都城朝江边移了移,这样一来硬生生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除了廉城还能沟通,其余城池都被强行划开,等它们支援几乎不可能。

他倒是有心去守廉城,但都城要紧,看样子只能任凭廉城被破了。

“你守都城,我去守廉城。”

石云暖忽然开口。

“这边也没太多我能做的了,”他说,“倒不如守着廉城还能相互倚仗,”他见郭谦还是不信任的眼光,只能再次耐心道:“我本来就该是武将的。将军若不信,我们可以比试比试。”

其实最好用的理由是他曾在蒋家学艺,但这时候说出来恐怕只有反效果,因此石云暖便没有提。

“廉城靠先生了,”郭谦最后说。

不靠石云暖又能怎么办呢,石云暖的谋略郭谦还是信得过的,除此以外城内这些百夫长千夫长,真有能耐的都被姜山保带走了,他又能怎么办?

“保重,”石云暖最后说。

到达廉城没多久,两座城彻底成了孤城,音讯不通,只能各自为生,石云暖知道撑到姜山保回援或者康国包围线被破就行,但他心里却没有一丝欢喜。

这一天终于要到了。

后世的史学家们评论说,这里石郭二人其实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应该石云暖守都城郭谦守廉城才对。石云暖毕竟以庶务出名,在廉城调兵遣将不如郭谦顺手,以至于发挥不出来绝佳实力,最后导致二人一死一降的悲剧。

上一篇:论如何养成摄政王 下一篇:无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