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剧本要凉[重生](65)+番外

作者: 月无弦 阅读记录

我扶着栏杆站了起来:“昭告天下,追封大理寺卿为和敬候,着仵作查明其死因。”

“殿下英明...”群臣干巴巴地回应道。

我让钟伯琛去御书房等我,然后扔下各怀心事的群臣们走出了华光殿。一出殿门,我便看见躲在柱子后头露出半个脑袋的六弟冲我欲言又止,我没停下脚步,径直离开。他也没敢叫我,估计是看出我在气头上。

书房里,我刚关好门窗,一扭头就被钟伯琛给紧紧抱住了:“小五,你脸色特别差,先冷静一下。”

我努力喘了几口粗气道:“是我害死的大理寺卿...孟大人明明提醒过我,那群人不好惹,我...”

“殿下。您不能这么想。”钟伯琛低头捋平了我的眉头:“臣子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等的本分。在其位,谋其职,大理寺卿是被奸人所害,您何错之有?”

道理我都懂,可那是四十多条人命!我心中愤恨与愧疚交织着刺痛,让我止不住想去见大理寺卿的尸身一面,好送他一程。然而钟伯琛却不同意:“殿下。臣听闻,大理寺卿是惨死。殿下还是不要见的好,免得再受惊吓。”

“不,我得去。”我站直了身子,双手拍了拍脸让自己清醒一些:“我必须亲眼看见这一切。把这仇恨嚼碎了,长在骨头里。本王要记一辈子。”

钟伯琛默默地拱手行礼:“是,殿下。”

当日下午,钟伯琛和徐长治陪同我一起去了大理寺卿的府邸。四十多具尸体,盖着白布,齐刷刷地躺在正厅里。仵作的结论是,全部都是死于刀伤,且多处致命伤。眼下天气日渐炎热,还是早些下葬得好。

我挥退仵作,让徐长治在院外守着。我看着满满当当一整厅的尸首发呆。正中间便是大理寺卿的尸体,白布上隐约全是血痕。我没敢全掀开,仅揭开一角,握住了他的右手。再一抬眼,忽然发现他的另一只手里攥着什么东西。我连忙绕向另一边,低头查看。

“殿下。好像是颗李子。”钟伯琛仔细辨认了一下后,试图打开大理寺卿的手把东西拿出来。然而大理寺卿攥得紧紧的,无论怎么掰都掰不开。我们只能再度确认了一下,证实了钟伯琛的确没有看错。大理寺卿手里攥着一颗红黑相间的李子,不知是否在刻意留下什么线索。

钟伯琛沉思道:“莫不是暗示此事与“李”姓人士相关?然而与广淄治水案所牵扯的官员,无一姓“李”。倒是朝中有几位李姓官员,但又不能因此去...”

钟伯琛的话还没说完,我便呼啦掀开了白布单,看向大理寺卿的头部。钟伯琛下意识地抬手想遮我的眼,却被我躲开了。我与双目圆瞪,死不瞑目的大理寺卿相视了许久后,默默退后鞠了一躬,然后冲徐长治道:

“去,把上官夏请来。”

钟伯琛微怔,旋即似是明白了什么,默默地站在我身后道:“殿下英明...”

上官夏来了,看着满屋的尸体面色不改。我直白了当地问他,跟死尸打过交道没。上官夏表示:“殿下尽管吩咐。”

“刨开大理寺卿的胸膛,看看其腑中有什么东西。”我转身看向远方。

上官夏领命前去,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便托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回殿下,大理寺卿的腑腔内有一块布帛。”

“整理好,回宫。”我又看了看厅中的尸首们,视线停留在角落处一具矮小的尸体上,微微眨了眨眼。那应该是个年岁不大的孩子。

李子。大理寺卿是在提醒我,“里”面有东西。他不是在暗示李姓官员,因为这未免太过明显。贼人看见这颗李子,不可能任它停在大理寺卿的手中。

上官夏把布帛清洗干净后呈了上来。我看了一眼,手书密诏一封交给了钟伯琛。他心下了然,细细收好了离去了。

是夜,我命人将母后和六弟全部接到嘉明殿里来,母后本不愿意,被宫人给强行抬了过来。我坐在大殿正中央,大敞殿门,看徐长治率上千禁军手持火把,将嘉明殿保护得水泄不通。一封又一封的密报接踵而至,整个鸿濛城里风云暗涌,武威营里两千将士连夜秘密入城,查抄数座府邸,清洗地下暗庄三处,并查获百名死士,上千斤兵器以及钱粮,证实了在朝四位五品以上官员勾结广淄贪官意图谋逆犯上,其中包括鸿濛城的父母官,京兆尹。

据闻鸿濛城一夜血流成河,伏尸数百。两千将士干净利落地解决了所有顽愚抵抗的死士。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兵器交织声以及尸体拖拽和清洗地面的泼水声经久不息。我始终一言不发,将从大理寺卿腑中取出的那块布帛紧紧握在手中。寒殿烛影微,我看向自己映在地面上的狭长的影子,发觉它好像要融入殿柱的阴影里。

母后与六弟在我身后出奇地安静。我本以为一群胆敢在都城闹出灭门惨案的狂徒肯定有什么后手,比如狗急跳墙的逼宫。然而没有。这场大清洗出乎意料地顺利。直到我终于收到了最后一封密报:

“常德将军以及靖忠候携兵东逃,已被截获。目前正与尧州守军交战。兵部尚书亲率三万人马绕后包夹,城中军心大振,叛军尽皆溃逃,弃营幕。眼下战况渐稳,还请殿下宽心。”

这是钟伯琛亲手写的。

自古盛衰同转烛,六朝兴废同棋局。原来我所等的“后手”不过一场弃卒保车以及声东击西。只是这布局人虽狠毒至极,却明显没有钟大丞相精明。

五更鸣,我于天光乍破中看见一模糊身影,向我三行大礼后悠然消散了。我不知大理寺卿死得究竟值不值,但我明白,他到底是仰不愧天,怀着一个“忠”字,铁骨铮铮地走了这么一遭。

第44章 【找人】

兵部尚书不日班师回朝。此战大获全胜。大理寺卿风光大葬,算是可以瞑目了。朝中忙着歌颂我抓出了这么些个“蛀虫”,然而我却轻松不起来。

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整个朝廷从根里腐朽了,我仅仅拔掉几根歪树杈,并不能彻底改变什么。更何况广淄那边依旧是个烂摊子,也不知工部治水治得如何。

我坐在御书房里,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我拿过纸笔,慢慢地写起了剧本。我久违地找回了当编剧的感觉,将所经历的人、事、物一一书写着。我的笔似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再不受我这烂编剧所控制。冥冥之中,好像真的有一双手在翻云覆雨,摆弄着芸芸众生,写尽悲欢离合。不是我,不是神,亦不是漫漫游魂。而是这世间百态自成一体,俗世沧桑,荣枯冷暖,任花开花谢,草青草黄,一切因果兀自轮转。直到红茶在外头打了三声早鸣,声音尖锐还有点破音。我把纸张敛了敛,唤来陆久安,让他去订成册子。

我转身推开窗户,突然觉得自己有些不一样了,浑沌的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晰。我勉强扯了扯嘴角,想笑一笑,还似曾经的那位傻皇子一样,傻笑一声面对一切的不如意。然而我笑不出来,脸皮扯着生疼。眼睛一闭便满是大理寺卿鲜血淋漓的模样。

我叹息,正准备吟首诗抒发一下内心忧愁,忽然一个黑影砸了过来。我大骇:“有刺客!”然后伸手一挡。

我抓了一手的毛,低头一看,原来是红茶。我正对这“坠鸡”匪夷所思,又一个黑影冲了过来。只见红薯甩着舌头,龇牙咧嘴地扑向红茶。红茶慌忙起飞,踩着我的脑袋飞进了屋子。

红茶绕着御书房的房梁来回盘旋,好好一只公鸡,硬生生逼出了鸟类的天性。红薯也不知怎的了,跟吃了枪药似的,谁劝都不好使,非要跟红茶拼命。红茶被红薯追得屎尿齐下,羽毛飘飞,红薯撞倒两个瓷花瓶,一通狂吠。我左右拉架,奈何这俩全听不懂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