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总是在生气(59)+番外

作者: 漫天星尘 阅读记录

皇后看着她这样也很心疼,从太医那儿要了药膏过来,每日给她上药。

七日后,大军终于到了边关。守城的将士看援兵到了,士气大振。

顾长风带领大军与匈奴正面抗击,初战就取得了胜利,收回了刚刚被匈奴侵占的一座城池。

捷报传回大梁,群臣欢呼,襄阳终于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

顾长风手下一员大将建议趁着士气正盛,乘胜追击。顾长风却摇摇头,命令手下,鸣金收兵。

元帅之命,谁敢不从!

这位将军常年征战沙场经验颇丰,他年纪约和顾允差不多大,所以顾长风在他眼里就是个毛头小子。

唉!到底还是年轻,太过胆怯!

将军这么想着,看着顾长风摇了摇头。顾长风看到了他摇头的模样,什么也没说,让他出去了。

初战告捷,本该乘胜追击,可这一战赢得着实不轻松。虽然胜了,可却折损了一万多的兵力。

从这一战,顾长风能看出,匈奴这个新单于胡格尔绝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匈奴人常年生活在塞外,那里有广阔的草原和翱翔的雄鹰,常年游牧生涯使得匈奴人好战,同时又能吃的了苦。

加上胡格尔是匈奴第一勇士,匈奴士兵对他的崇拜经年累积下来,已经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有这样一个首领,部下们如何肯轻易认输?

乘胜追击只能激起匈奴士兵的奋力抵抗,胜败也不好说,即使胜了,大梁必然折损更多的强兵良将。如果败了,首战就败,士兵们的士气必然下降,对以后战争极为不利。

匈奴大帐。

一个虎背熊腰,体格壮硕的年轻男人坐在虎皮铺就的椅子上,听着手下人的禀报。

“单于,大梁来势汹汹,援兵一到,士气大涨。我军兵力不足,虽誓死奋战,仍然惜败!”

这男人便是匈奴新单于胡格尔。

胡格尔眯着眼睛直视着禀报的士兵道:“败了?”

士兵被他强大的气势压的不敢抬起头。只能硬着头皮说是。

胡格尔转了转大拇指上的宝石戒指,想了一会儿才道:“你刚刚说大梁的援军到了?”

“是!”

胡格尔大手一挥:“下去吧!”

士兵出了大帐后,胡格尔对身边人吩咐道:“去查查大梁这次的主帅是谁!”

胡格尔做事雷厉风行,手下人办事自然也利索。下午就把顾长风所有消息打听到了。

“单于,大梁主帅名叫顾长风。是大梁丞相顾允之子,少年因为一场战役一战成名。后被大梁当时的皇帝封为镇远将军,是大梁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据说此人武功极高,善兵法,晓谋略。是个将帅之才。”

“顾长风?”胡格尔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啊!”他仔细回想了一遍,却没想起来。

“你说他一战成名,那么让他成名的是哪一场战役?”

“这……”手下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跟他讲。

胡格尔看他吞吞吐吐有些不快,厉声道:“有话直说,延误了战机,你担待的起吗?!”

“是几年前老单于还在的时候跟大梁的那场战役,当时的顾长风还只是一员小将,最后以少胜多,打败了当时的世子。”

“这么说,当年是我大哥跟他对战的?难怪,那个草包带兵打仗根本不在行,偏偏跟父王请命,他能胜才怪!”胡格尔不屑的说道。

胡格尔口中的大哥是当时的世子,匈奴的世子就相当于大梁的太子一样,是储君,将来是要接替王位的。

可这位世子很平庸,论带兵打仗,他比不过三王子胡格尔,论拉拢大臣,他比不过二皇子巴图。

这样一个平庸的储君,如何能服众?若非他母亲是单于正妻,世子的位子根本轮不到他来坐。

群臣不满,底下的皇子们也对世子之位觊觎已久,个个儿蠢蠢欲动。

世子虽然平庸,但也不真傻,底下的弟弟们都在盘算着如何把他拉下马,他自然是知道的。

尤其是三王子胡格尔,骁勇善战,在大臣和百姓心中地位颇高。

正逢大梁与匈奴开战,世子就想着,如果再让胡格尔立了战功,那自己的位子早晚得让给他。

于是求了当时的单于,让他带兵与大梁对战。单于也知道自家儿子带兵打仗不太行,可耐不住世子软磨硬泡加军令状,最后只得依了他。

单于下令让胡格尔把兵权交给世子时,胡格尔就知道,这一仗,匈奴必败无疑。

果然让他猜对了,世子不仅兵败,连自己也折了进去。在乱军之中,被大梁一个小将一□□穿了心脏,当场殒命。

不过胡格尔却没想到,这次大梁的主帅居然就是当年一枪挑了他大哥的那人。

胡格尔弯了弯嘴角轻笑道:“有意思,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下棋最痛快的是就是棋逢对手,打仗亦然,胡格尔已经好久没遇上能跟他匹敌的对手了。这种有了对手的感觉还不赖,他心情一好,晚饭都多啃了个烤羊腿。

毕竟,在顶峰待久了,也会寂寞的啊!

第51章安平公主

顾长风毕竟是第一次挂帅出征,顾允还是不太放心,遂奏请襄阳请已经解甲归田的陆行将军重新出山。

陆将军上次平定完匈奴后就给先帝递了折子说自己在外行军打仗多年,愧对妻子儿女,想回去享受享受天伦之乐。

先帝通情理,准了奏,同时在京城赏了他一座宅子,又赐了百亩良田,许他一家老小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襄阳本身不太想去打扰陆将军,可又实在担心顾长风。顾允知道她为难,毕竟当初先帝亲允陆将军解甲归田,如今再让他出山,是有点不通情理。

“这事陛下不好出面,就由臣代劳吧!”

次日顾允便亲自到陆府拜访,说明了来意。陆行听完后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

“大丈夫当誓死报国,方能不愧于天,不愧于地,不愧于心。我陆行食君俸禄,当然要为君分忧!”

顾允拱手沉声道:“陆将军真是让在下佩服!”

“什么时候出征?”陆行问。

“陛下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毕竟前线不等人。”

“好。”陆行道。“大军已经到了边疆,我也不能耽搁了,明日便动身出发。”

陆行的到来让顾长风大喜。虽然此时他已经是元帅了,但看到陆将军后,他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岁跟着将军一起打仗的日子。

“将军,您终于来了!”

陆行大笑,看着昔日的翩翩少年如今身披铠甲,英姿勃发。他深感欣慰。

“好小子,果然没让老夫失望!”陆行拍着顾长风的肩膀道。

当年他就看出来顾长风有大将只风,虽年纪略小,可晓通兵法,为人稳重能顾揽大局,所以才向先帝推荐了他。

算起来,顾长风也算他半个徒弟吧。如今他这么有出息,陆行也很高兴。

“将军一路奔波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陆行却摆摆手:“老夫身体还没那么差劲,这点路算什么,你赶紧把状况跟我说说吧。”

顾长风只得遵命,仔细的将初战经过和结果跟他道来。

陆行听完,摸着灰白的胡子点点头:“长风,你做的很好,老夫来之前就听说过,匈奴的新单于好像不太好对付。这一仗对大梁太重要了,得稳着点儿来。”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陆行话锋一转。

顾长风慢慢的在大帐里踱着步子。“双方交战,粮草为重。一旦粮草出了问题,那他们就不战而败了。”

“你打算从粮草下手?”

顾长风点点头:“匈奴乃游牧民族,骑兵尤其迅猛凶悍。一个骑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两到三个普通士兵的战斗力。有骑兵自然也得有喂养战马的草料。这草料可关键得很。”

上一篇:佞臣之妻 下一篇:侯爷,黑化步伐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