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好家庭(478)

不能打砖坯,但是可以帮忙挖土、和泥、装车啊,这些活儿她们还是可以干的。

如今砖瓦厂规模扩大了两倍不止,不止本村的壮劳力,四外村甚至邻公社都有来的。这两年他们来砖窑厂还真不是为赚钱,就为赚粮食回去补贴家里人,让他们饿不死。

张够见莫茹回来,就聊了几句,正说着王金秋抱着春来回来,她脸色有些发白,看到她们就招呼一声。

莫茹正帮着张翠花做饭,问她,“四嫂,你咋了?”

王金秋小声道:“枪毙了,你们知道吧?”

第232章 汇款来

“谁枪毙了?”莫茹心里一咯噔。

不管是谁, 被枪毙总不是好事。

王金秋道:“跃进公社抢粮食的那几个人啊,春天他们围攻粮管所现在枪毙了, 正四处宣传呢, 妇女主任说的。”

农民围攻粮食这事儿, 莫茹和周明愈也听说过的。

不要以为先锋大队不缺吃的,外面就已经度过灾荒。

外面很多大队, 今年春天的时候饥荒比往年更严重!

为什么解散食堂?正是因为情况恶劣到无以为继, 买不到返销粮, 领不到救济粮, 所以食堂才不得不解散的。

有些地方收了粮食都是一粒不落的全交上去, 然后按照人口往下返口粮,据说是为了反瞒产,免得生产队私分。

结果返回来的口粮别说一个人一天一斤,连半斤也没有, 有些村干部过分的甚至可能会贪墨口粮, 导致饥饿严重。

于是就发生了农民围攻仓库、粮管所抢粮食的事情。

事发以后, 枪毙了不少人, 被关起来不少, 没想到,这些人还是被枪毙了。

张够几个也唏嘘一阵子, 在同情别人的时候又想到了自己。

张翠花道:“咱们没饿死, 知道要感谢谁吧。”

张够点点头, 很认真道:“娘说的对, 咱们村幸亏有他五达达和娘娘, 要不咱们怕是也捞不着好呢。”

抓虫子蚂蚱是劳模的功劳,拾棉花是劳模的活儿,泉眼是劳模挖出来的,红薯砖是劳模教的,蚂蚱窝窝头也是他们提倡的,造纸厂和砖窑厂磨房的也是他们弄的……

这么一想,自己村和人家村的不同,全都是他们俩带头干的。

不感谢他们感谢谁呢?

自从去年莫茹定期给她和二嫂几个红薯砖让送回娘家去,救了娘家一家子的命,张够对此已经坚信不疑。

当然,也有婆婆天天见缝插针洗脑的结果。

王金秋也听不少人说了,幸亏先锋大队开了个砖窑厂发红薯砖,如果不是他们,很多闹饥荒的人家就要饿死了。

他们都感慨多亏了先锋大队的红薯砖啊!

自从春天发生抢粮管所那样的事儿之后,周明愈就决定扩大砖窑厂和造纸厂规模,面向附近的大队、公社招工。

不给工钱,而是把红薯砖当工钱定期发给他们,让他们一星期回家一次,可以把红薯砖送回家去接济一家老小。

一个红薯砖有三四斤重,他们拿回去,就够家里人顶两天的。

可以说这红薯砖真的是救荒利器。

不但救了外村人,去岁冬天和今年春天也救了先锋大队自己的社员。

周诚志之所以敢答应公社把所有麦子都交上去,就是仗着囤的红薯砖呢。

去年冬天涝得厉害,粮食收成不好,他们也是靠着这批红薯砖挺过来的。当然还有莫茹从莫家沟顺回来的粮食掺进去,只是没让别人知道而已。

毕竟虽然红薯可以救命,可顿顿吃红薯,吃得烧心胃疼,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也因为这个,先锋大队现在已经养成每年都做红薯砖囤积的习惯,既能防饥荒,平时也能接济贫困的社员们。

莫茹看张够也挺累的就道:“三嫂,反正咱家也不缺那口吃的,你不如先不要去,让那些真正需要的去赚吧。”

张翠花也同意。

张够想想也是这么回事,等大家都不饿肚子的时候,她在凭力气去赚私房钱吧。

这话儿让周诚志知道,就直接说开了,让大家跟劳模学习。于是冬天和来年春天粮食紧缺的时候,先锋大队的女人们就不去帮工,把机会让给外村那些真吃不起饭的人家。

先锋大队的女人们不去帮工了,却不断地排队买砖瓦,有钱的直接拉够所有的砖瓦,等着来年化冻以后翻新屋子,钱不够的就先买瓦,直接把屋顶都盖上瓦片。

就算原本不想,买瓦的人家现在都忍不住,春天的时候人家都忙着盖瓦,他们没弄,结果夏天秋汛期的时候,下了几场雷暴雨,风大雨大的,很多人家都开始漏雨。

吃了亏就长记性,这会儿趁着外面来买瓦的少赶紧排队去买。

所以,只要有点闲钱就会想着盖瓦顶。

现在最抢手的就是粮食和先锋大队砖窑厂的瓦!

……

先锋大队的砖窑厂越做越红火,能申请到的煤炭数量也越多,加上周明愈和单腾飞的蘑菇鸭蛋生意又增添了砖瓦交易,能够从煤矿拉到的煤炭就更多。

单腾飞每次都让人特意给周明愈拉煤炭运到东关,然后让周明愈把砖瓦拉过去,两拨交换,也不用付钱,只需要等价交换即可。

不过总归是周明愈赚点便宜,毕竟他的砖瓦烧制要麻烦,而煤炭只需要挖出来简单加工就好。

单腾飞都会多给他一些煤。

这周到的服务,让东关煤炭厂的厂长都大呼羡慕得很呢。

有了源源不断的煤炭,先锋大队自己的煤炭加工也能办起来,把煤块破成煤粉,然后按比例加黄土、水摇成小小的煤饼,再卖给自己社员或者就近的大队。

社员们买了去取暖兼做饭,加上队里分的庄稼杆儿,一个冬天都不用再犯愁柴火的问题。

往年多少人犯愁没草烧呢。

煤炭多了,莫茹就和周明愈去县城托邱云去铸铁办预定一批铸铁炉子。这种炉子像个大花盆,底下三足支撑,炉体上小下大连成一体,上头有烟道和加煤口,底下有出渣口。

这是去年新时兴的简易两用炉子,改造自进口的洋炉子大花盆式样,改造以后炉体简单实用简单,既能烧球也能烧蜂窝煤,非常好用。

这种炉子比起以前的铁皮炉子好用很多,以前的铁皮炉子需要搪炉子,搪不好既难用又费煤,简直要人命。

比铁皮炉子更好的优势是烟道上可以装那种铁皮烟筒,一直通到屋后去,煤烟直接排出去,末端加了一个风斗,不至于被风倒灌把烟呛在屋里。

有烟筒和风斗,就不怕煤气中毒,安全又方便。

冬天处处都要用热水,莫茹就在炉子旁边加了一个铁皮水箱,这样就能随时有热水,洗脸洗澡都方便。

俩孩子被她给养成习惯,冬天也要每天擦擦,隔几天就要洗个澡,不洗就难受。不少妇女拿这个说嘴,暗地里嘀咕劳模好享受之类的,毕竟他们一冬天都难洗个澡呢,顶多洗洗脚和下面。

对于这种论调莫茹听见也当没听见,就算以后有人说,反驳起来也容易,除四害懂不懂?讲卫生懂不懂?

有了炉子不只是用热水方便,想吃点什么也方便,直接放炉盖上烤,或者把砂锅坐上热都行。

天不亮捅开炉子,把粥熬上,这都省了早起做饭。

他们预定的炉子是长期供货,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去提货,自己装一个,再给张翠花屋里装一个,周培基家也买个……和拉砖瓦一样,都排着队呢。

…………

莫茹在周明愈的怀里醒过来,睁开眼屋里黑漆漆的,因为窗户上挂着草帘子呢,也看不见外面是否有光亮。

炉子一夜未熄,房间里暖烘烘的,有水仙花的香气袭来,让人熏然欲醉。

在他怀里窝了一会儿,迷迷瞪瞪又睡着了。

最后是周七七要尿尿的声音给她叫醒的。

周明愈麻利地起身亮开手电筒,把闺女抱下去,又摸摸儿子,也抱下去小便。

上一篇:午夜布拉格 下一篇:锦绣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