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权臣宠妻日常(84)+番外

作者: 秦诜/霜色十字 阅读记录

虽说是早办,但陈景书觉得这年头大家族办事就算再怎么早,实际上也不会很早。

毕竟娶亲不是小事,何况陈景书也没有‘一切从简’的意思。

固然他自己觉得婚礼可能太过奢华,但那也只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的,在目前这个年代,陈景书的婚礼就该是这个样子。

再说了,这婚礼的场面不仅代表陈家的脸面,也是黛玉的脸面,因此陈景书便也由着家里安排了。

如此在与贾家商议之后,定下七月初九成亲。

就算这样,吴氏算一算也说时间太紧呢。

这回吴氏和陈孝宗来的时候本料想着这事,因此预备的东西也带了不少,但如今还是有不少尚在扬州,另外就是黛玉的嫁妆,贾家那里是不知能出多少的,陈孝宗的意思是,把目前归陈家管着的林家产业一并拿给黛玉。

虽然或许外人见着丰厚的嫁妆会以为那是贾家置办,认为贾家疼爱黛玉,但这不过都是虚的,黛玉真正能够得到的好处才是实实在在的。

那些东西由黛玉带进来,日后她见人自然是有底气的,因为她虽是孤女,却并非一无所有。

陈景书自然也赞同。

哪知道就在这会儿,陈孝祖那里却突然来信,说林如海还有十万两银子的东西放在他那里,叫陈孝宗下回多安排些人手,到时候一并送来京城。

陈景书知道这事的时候便愣住了:“这……大伯那里还有,父亲知道么?”

陈孝宗摇头:“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看来比起陈孝宗,林如海还是更加相信陈孝祖,因此还额外存了东西在陈孝祖那里。

这也是告诉陈孝祖,林家家产丰厚,陈孝宗便是想贪下一些,也只能拿走他们当初商量好的三成,或者就算陈孝宗真的做的过分,而陈孝祖也未能成功阻拦,但以林如海对陈孝祖的了解来说,放在他那里的十万两是必定能够一分不少的留给黛玉的。

对一个孤女来说,有这十万两,日后过的总不会差了。

陈景书叹了口气:“林大人这一笔埋的可真深呀,大伯也是,这么多年了,半个字也没告诉我们。”

陈孝宗道:“他若是那种人,林如海也不会把东西放在他那里了。”

只是这些东西都必须另做账目,到时候要一起给黛玉的。

而在正式成亲之前,陈景书得先操心自己的事情。

因陈景书这一科的主考官是程鸿光,因此甭管程鸿光以前有没有教导过陈景书,从这一天起,他都是陈景书的座师,陈景书见了他是必定要称呼老师的。

嗯,虽然史上和老师政见不同闹翻的也不少见,但到底不是啥光彩事儿,因此陈景书对程鸿光还是有几分担心的。

拜见座师算是惯例,不过其实多数人在座师那里是不会留下名字的,能留下的,也是会元状元之类的。

吴玉棠在殿试中是二甲十二名,总体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今年取一甲三人,二甲十五人,剩下的就算是三甲了。

除了一甲三人之外,二甲三甲每年的人数都是会变动的,全看皇帝心意,不过按照惯例,二甲最低不会少于七个,最多不会多于二十个,至于说三甲,那就随意很多了,反正剩下的都算三甲。

吴玉棠这回的十二名虽然是挂在尾巴上,但那也是二甲,和三甲就不一样,陈景书见了他自然也是一番恭贺。

大家一起去拜见座师程鸿光的时候,陈景书觉得自己之前关于程鸿光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老爷子年纪太大了,这大概是他主持的最后一次科举,而且似乎年纪大了精神也不太足,并没有与他们说很多话,也没有暗示什么他们都是他的学生,日后算他的党羽之类的意思。

嗯,若无意外,座师和学生之间基本就是天然的同盟,程鸿光却对这一科的进士们没有任何表示,显然是随着他们去了,并不打算把人往自己这边拉。

这倒是让陈景书松了口气,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和这官场上的大部分人是利益冲突的,因此他并不想把自己算作任何人的势力里头。

拜过了座师,自然就是同年们的各式聚会了,大的小的,今天请喝酒明天请看戏,陈景书只挑着去了几个。

他原本以为能遇上探花沈纯,结果却发现沈纯压根不参加这一类的活动。

嗯,至于说同年那位四十多岁的榜眼,陈景书压根没关注过。

说起来那天游街的时候,也是多数人看陈景书,少数人看沈纯,榜眼根本无人问津嘛!

也对,一个少年状元,一个青年探花,换了谁都不会愿意看那位四十多奔着五十走的榜眼的。

若是他能有陈孝祖那般的气质风度,大约还能吸引点眼球,可惜新科榜眼并没有这个技能。

几天的闲散生活过后,陈景书便正式入职了,他如今也有正式的官职了,每日是必然要去的。

翰林院总体来说不是很忙碌的地方,到了日子,陈景书换上发放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的官服,一时觉得十分新奇。

吴氏看着倒是很满意他的样子,只觉得陈景书穿上官服更俊了几分。

陈景书自己倒是没这感觉。

何况还觉得官服没他平日里的衣服好看。

真要说起来,穿官服显威风,多数是吴氏的心理作用吧?

大晋的翰林院主要负责起草诏书、文书一类,编撰修书,科举一类的事情也都归翰林院管。

到了这会儿就看出差别来了。

如陈景书这般的新人来了当然要先从学习开始,算是入职培训。

这可这也是有不同的。

虽然都是老人带新人,但人家是教你去旧书堆里修书呢,还是让你学着草拟诏书呢,这可是大有不同的。

陈景书不知道是对新科状元的特殊照顾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竟然是掌院学士亲自带的。

嗯,掌院学士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官职,但也确实是整个翰林院的大BOSS了,何况翰林嘛,品级上确实不起眼,但与皇帝亲近呀!

寻常六品小官,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见皇帝一面,但六品的翰林却是日常能见皇帝的,这比之其他官职自然不同。

陈景书头一日分配到的任务就是看。

看以前翰林院草拟发布的各种诏书,文件一类。

尤其是皇帝的旨意最是重要。

陈景书拿到的稿子包括了方方面面,民政,经济,文化,教育,甚至还有一些与军事相关的内容。

陈景书也不多话,问过说可以抄写但不许带回家之后,他便干脆的铺开笔墨开始抄写。

过笔不忘这种技能,不就是这会儿用的吗!

头一天是看各种诏书,心中大致有点概念,第二天便开始正式的讲解学习,能中状元的,笔下功夫自然都不会差了,因此写作文采方面是不说的,要说的是写诏书的要求和忌讳。

除此之外,发往各部门的文件也得从翰林院出,这个陈景书也得学。

说起来,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那位姓徐的掌院学士叫他开始练习写的便是这个。

陈景书觉得其实这些只要用心学,都不算难,毕竟徐掌院教的细致认真,这事本身也不是太困难的技术活儿。

可平日里这些东西接触的多了,所见所写皆是家国大事,也能看到旁人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建议和最后皇帝如何处理,这其实才是在翰林院最大的收获。

在翰林院小半月之后,陈景书终于和他隔壁的外卖兄……哦,也就是探花沈纯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沈纯今年三十四岁,池州人,早已成家,如今已经有一子一女,不过要说起来,沈纯家里也是池州巨富,祖父也曾是进士,父亲也考中了举人,到了沈纯这一代,竟还出了个探花,也算光宗耀祖了。

话是这么说,但沈纯并不是那种刻板的性子,相反,陈景书觉得沈纯是个相当活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