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刀(159)

作者: 梁白开 阅读记录

狄松亦低声道:“独孤一刀任你处置。”

罗成笑道:“我必亲自护送狄姑娘上岸。”

狄松道一声多谢,勉强站起身子,解了狄珩穴道,将她送入素云怀中。

郑竟成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三声响头:“我郑竟成愿以性命相抵,求阁下放我爱女清宁一条生路。”

清宁惊道:“爹爹胡说什么!”跪下道:“求罗大侠放了我哥哥,为郑家保留血脉。”

罗成冷道:“郑竟成与人谋反,乃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你的性命值什么钱?”

郑竟成一张脸几乎完全贴在地上,抬也不敢抬起,跪行数步道:“郑某老来糊涂,犯下滔天之罪,死不足惜,然我妻女对此全不知情,还求阁下成全。”

这边,郑清欢与秦筝站在一处,秦筝听到郑竟成说“放我爱女清宁一条生路”,悄悄握住了他的手指。清欢脸上一红,小声道:“小风筝,我有一件事骗了你。”

“你骗了我什么?”

“我骗你耳上有一颗痣。”

秦筝捏捏耳垂,忽想到他说这话时的模样,眼泪蓦地滚落下来。清欢道:“你哭什么?莫哭了,往后可都不要哭了。你哭起来真是难看。”

秦筝抽着鼻子,并不说话,清欢却又笑道:“多亏你此刻陪着我。我可不想死在这些臭哄哄的糙人手里。”秦筝还不明白他是何意,忽觉身上一沉,清欢低下头靠了过来。

秦筝一愣,慌忙摸他脉搏,再感受不到任何动静。

她茫茫然抬头,听得罗成冷笑,循声看去,郑竟成知救人无望,哀嚎一声,拾起长剑暴怒而起,撞开身边众人,直冲罗成袭去。吴应简眼疾手快,三箭齐发,洞穿其背,将他打入海中。清宁大哭着向海中扑去,被士兵按倒在地。

秦筝再去试探清欢鼻息,身子一歪,清欢打她肩上跌落下来。她蹲下身去抱他,瞧见他太阳穴中插了一枚针,心道:哦,原来他在自己太阳穴中插了一枚针。

他二人都静悄悄的,阿笙与传志全神戒备罗成,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阿笙的匕首仍旧抵在白思思颈上。

罗成道:“我已答应了,你怎还不放人?”

阿笙道:“你不要耍花招。”

罗成苦笑:“小阿笙,你连这一点也与那人很像。”

说罢自怀中取出一只虎符,高举过顶,朗声道:“众将士听令!秦筝、狄珩、陈素云三人,与反贼之祸全无关系,此后只要她三人守口如瓶,便不可与之为难!”

阿笙这才松了手。白思思又哭又闹,问他这是为何。罗成一掌敲晕了她,对阿笙道:“临死前还要将我一军,不愧是你——来人!将这些反贼拖下去,就地处决!”

作者有话要说:只是大概查了资料,战船火炮的细节请不要当真

☆、雪上空留马行处

狄珩自昏睡中醒来,浑身都是刺鼻的腥甜之气。她想叫一声爹爹,却觉抱着自己的双手柔软纤细,与平日全不相同,惊道:“你是谁?我爹爹呢,爹爹!”

她挣扎着想要起来,素云险些抱不住,忙将她的脸按在怀中,柔声道:“是我,是云姨。莫怕,莫怕……”

狄珩安静下来,仰起苍白的小脸看向素云。见她满目悲戚,泪流不止,好奇发生了何事,也循着她的目光看去。这一看,却是撕心裂肺,险些要了她的命。

狄松、郑清宁、南宫碧、传志、阿笙五人,都被绑了手脚,立在船边,身后各立一名手持□□的士兵。罗成道:“可还有话要说?”

五人不言。

罗成一一扫视过几人面容,合上眼睛,将他们模样印在脑中,道:“还请诸位到了黄泉,切莫怪罪在下。”

他高高举起手来,准备下令。

船上响起一道声嘶力竭的哭喊:“且、且等一等,再等一等!”

狄珩扑倒在地,头上兜帽落下,露出她的面容。阳光照在她近乎透明的苍白皮肤上,沾了血的白发散落在背。她拼命挣开素云,匍匐着爬向狄松。她太过恐惧,已经没有力气站起身了。士兵们都被那可怖又可怜的模样震慑,一言不发地望着她。

狄松皱眉:“珩儿起来。”狄珩颤抖着摸向怀中,去找一样东西。狄松道:“珩儿莫怕,我们狄家的孩子从不求人,你起来。”

狄珩哭着摇头,拿出一块玲珑剔透的玉佩,爬向罗成,举起手来:“我、我有一样东西,它贵重得很,我从来不曾拿出来过……我把它给你,求求你,求求你放了我爹爹……”

罗成低头看去,待看清那东西是何模样,惊诧不已,急忙将她扶起:“这是你的东西?”

狄珩哭道:“是我的,是我的……我一出生,它便挂在我的脖子上了,你认得它吗?你若认得……”

罗成没有接过玉佩,反当即跪下,恭敬道:“属下有眼无珠,胆敢对长公主殿下无礼,还请殿下恕罪。”他一下跪,满船士兵皆随之跪下。传志等呆若木鸡,素云亦对此闻所未闻。

狄珩擦去眼泪,微微一笑:“你怎一眼便认得了?太好了,你还认得。我将它送给你,你放了他们,好不好?”

罗成不敢抬头,道:“长公主的玉佩,属下不敢妄动。殿下有所不知,这玉佩本是一对。圣上与殿下各执其一。您自从……这十八年来,圣上每日都将它带在身上,向佛祖请愿早日与殿下团圆。”

狄珩喃喃道:“皇帝他……我哥哥,哥哥他,他还记得我?倘若我向他求情,放过我爹爹、朋友和恩人,他会答应吗?”

罗成沉默片刻,道:“一切听从殿下吩咐。”

狄珩粲然笑道:“那可太好啦,那可太好……我随你去见他,求他放人……”她话未说完,力竭昏倒。罗成忙将人接在怀中,吩咐下属安排房间,要狄珩好生歇息。

战船不日靠岸,罗成快马加鞭,将王雅君、刘大人、传志等悄悄押送回京。王雅君与刘大人被秘密处死,外人只知宋亲王官拜平江军节度使,与江宁知府刘大人率军镇压海盗时,意外身亡。传志五人与秦筝在大牢中关押三日,罗成亲自率人前来释放,与白思思、素云一起,将人连夜送出城外。

长公主不曾前来,素云带来了她的口信:“孩儿在宫中一切安好,爹爹不必挂念。我拿出那玉佩时,即知此生再不能与爹爹相见。只恨十八年来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纵使不能相逢,知道爹爹好生生地活在世上,也心满意足。望爹爹千万珍重,长命百岁。”

狄松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听罢,道一声“后会有期”,上马离去。

传志心头发苦:“不知狄大侠想要的,是一直都做狄姑娘的爹爹,还是如今这样。”

阿笙道:“只要性命还在,总有重逢的时日。”

几人相顾无言,各自嗟叹。片刻,罗成问:“我还有一事要问阿笙,你猜是何事?”

阿笙道:“张三不在地道中,说他是为天下苍生谋害方家。我那时便想,他或许不是江湖中人。他要将江湖搅得腥风血雨,我爹爹理应猜得到,却不加阻拦,想来是知晓、且认同他的理由。落梅庄中,你一再回护白姑娘,赠银赠马,我始终猜不透是为何。到后来晓得你也是官府之人,才恍然大悟。张三不为了朝堂大计,被关在地牢一十八年,白思思是他的遗孤,你良心尚在,定会保她性命。”

罗成苦笑,怅然道:“张三不是我与简弟的授业恩师。我二人快要饿死街头,他捡我们回去,给饭吃,给床睡,给衣服穿,教我们习字、练武,视若己出。他身为人臣,一生藏在暗处,劳苦功高却从不为人所知,到头来……我还是晚了一步,没有救出他老人家。”张三不盗尽天下武功,是要习武的娃娃们各有所长,以免与人交手时泄露身份。

十八年前,他还是个武功刚有所成的毛头小子。一夜在院中练武,忽听屋上有人笑道:“你小子将来怕比我更厉害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