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才气闺秀(卷一+卷二+卷三)(42)

作者: 简尘 阅读记录

八月十三是荀太夫人的七十寿辰,往日由福乐郡主一手包揽,现在失势之后,把这份差事交给风光得意的沈老夫人操办。回府之后,沈老夫人和顾子衿立刻投入七十大寿的操办之中。在庄子上时,已着手安排,回来得晚了些,却不影响进程,不过是忙碌的侯府变得更忙了些。

回来之后,成靖宁得到荀太夫人的允许继续上闺学,不过眼下太夫人寿辰加中秋,已经放假了。清晨请安时见到三个月没见的姐妹,纷纷上前来问候。寒暄之后,说起太夫人寿礼之事。小姐妹们七嘴八舌的说自己准备的礼物,有送玉佛的,有送衣裳的,有送字画的,有送镯子的。询问之后,成安宁问道:「六妹妹,你准备了什么?」

成靖宁卖关子道:「现在还不能说,等寿辰那日你们就知道啦。」

「妹妹准备了什么好礼要藏着?要给老祖母什么大惊喜吗?」成安宁不依,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图。

「这个嘛,秘密!」成靖宁坚持道。

永宁侯府再不济也是当今皇后的娘家,无论如何也要给几分面子,因此八月十三那日,京中大半的勋爵贵族都上门拜寿。荀太夫人穿着一身黯红色的袄子,头戴黑色镶翡翠的抹额,头上是一套吉庆有余的金首饰,显得喜气洋洋,富贵非常。端坐在太师椅上,接受来客的拜贺。

荀太夫人身边坐了好些个头发花白的贵老太太,年纪相仿的老人坐一起天天说地,氛围融洽。眼尖的夫人忍不住夸赞太夫人今天的打扮,荀太夫人笑容满面,指着侍立在一旁的成安宁,止不住夸道:「我今天穿的这身衣裳是安丫头亲手做的,这绣工是没话说,难得她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思。不是我夸自家丫头,所有曾孙辈里,安丫头最得我心。」

一番话说得成安宁不好意思,连忙谦虚道:「是老祖母气度好,这衣裳您穿上了才让它有光彩。」说完之后,垂首站在一旁,十分乖巧。

京中最喜贤惠端方的女子,何况成安宁还有一副上好的皮相?诸位夫人心里的好感更增添了几分,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叹息,无论模样还是性情,成安宁都是一顶一的好,只可惜摊上那么一个爹,如果继位的是二皇子,她的前程将不可限量。

诸位夫人轮番将成安宁夸了一遍,引来另几位姑娘的不满,故作嫉妒的上前围在太夫人身边。「老祖母好偏心,我们几个送的礼物也不差,您怎么能只夸四妹妹?我不依。」说话的是二姑娘成康宁。

成家的几个姑娘模样都十分出众,看着赏心悦目,忍不住羡慕荀太夫人好福气。不过想到大房的成靖宁,顿时有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思,成宜珍目光在厅里巡视一圈,摇着团扇,故作不解的问道:「怎不见靖宁那丫头?她送了您老人家什么大礼?」

荀太夫人再不喜成靖宁,此刻也得表现出一家亲的模样来,说:「还没来呢,准备了这么久,应当不会差才是。」

成安宁适时开口道:「前几日我问六妹准备了什么礼,她还卖关子不说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荀太夫人不阴不阳的道:「这丫头怪会做神秘的。」

京中贵夫人见过成靖宁的少之又少,加上之前京城传的那些流言,心下十分好奇,纷纷开始期待起来。

成靖宁今日穿了一身齐腰襦裙,桃红色上襦,月白色下裙,外罩一件粉色外衣,梳着垂鬟分肖髻,戴着米珠银饰,外加一支玉簪子,规规矩矩的上前来拜寿,「祝太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快起来快起来,到太奶奶身边来。」荀太夫人虚扶了一把,笑得和蔼可亲。

成靖宁一进门就引来众人侧目,直接的,偷偷摸摸的,有了一番衡量之后的夫人们开始咬耳朵。

「没那么不堪,规矩也恰到好处,模样还算清秀,看上去不像个病秧子。」英国公夫人中肯地说道。

宣平侯夫人拿着团扇挡着半张脸,小声道:「比起另外六位姑娘来,还是差了些。世子和世子夫人那样好的模样,可惜都没传给六姑娘。」

「这个不好说。」安定侯夫人也加入谈论。有的少时漂亮得像仙女似的,长大了却极难看,也有小时不好看的长大了反而漂亮的,她倒笃定日后成靖宁会变凤凰。

这时,已有下人将成靖宁准备的礼物送了上来,一架紫檀木屏风,绣着提篮观音。与平日所见的观音图不同,屏风上的观音仍是女相,但风格更偏天竺一些,身披水波一般的轻纱,身上缨络环佩,慈眉善目,神色悲悯,长身玉立,一手执净瓶,一手提着竹篮,遗世独立在浩淼如星河的水面,画风唯美,令人惊叹,一旁绣着《妙法莲华经》的《观世音品》,如若绣工再好上三分,绝不失为珍品。

屏风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夫人们三三两两的低声品评。成靖宁面带几分愧色,说:「我绣工不太好,做出来的东西勉强能入眼,太奶奶不要嫌弃才好。」

荀太夫人此时对成靖宁分刮目相看,道:「能做到这个份上,已是不易。这份礼我很喜欢。」虽不至于说送到心坎上,至少用了心,很实用。

成康宁虽有几分傲气,但此时也忍不住夸赞道:「原来六妹妹准备了这样一份礼,果然用心。不愧是顾大师亲传弟子,这画工十分了得,再过上几年,怕是会青出于蓝了。」

「老祖母喜欢就好,谢二姐姐夸奖。」成靖宁并不谦虚,「屏风上的画画好之后,我将其供在观音大士前九日。将其制成屏风,放在老祖母屋里可消灾辟邪。」

「好好好。」荀太夫人难得对成靖宁真诚的笑一次,命林妈妈给了一个大红包。拿着沉甸甸的红封,成靖宁再次跪拜道谢:「谢太奶奶。」

荀太夫人十分喜欢成靖宁送的屏风,当即让人摆在卧房之中。

从太夫人的景斓堂退出来,成靖宁和几个堂姐妹一起到梢间歇息,这时又有女眷过来,却是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其中两个好奇的打量成靖宁,一个大胆的姑娘走到成靖宁跟前问道:「你就是成家六姑娘成靖宁?」

面前的小姑娘长得英气,一张精致的瓜子脸,看上去活力十足,如三月暖阳般怡人,没有半分娇纵,虽是询问的语气,却很讨人喜欢。成靖宁忍不住心生好感,说:「我就是,你是谁?」

「我是英国公府的五姑娘,叫我英娘好了。你看上去挺不错的,看来都是外面那些人胡说八道。」英娘很好奇的打量成靖宁,显然也很欣赏她,直接道:「交个朋友吧,以后到英国公府来找我玩儿,或者我来找你。」

一旁生的秀美的小姑娘忙拉了拉她的袖子,让她说话婉转些,接着又对成靖宁道:「英娘就是这个性子,你千万担待。」她小小年纪,已初显风华,日后定是个大美人,加上这份世家贵女的气度,很让人心生好感,加上她待人和气,更让人觉得她气度高华。

「哪里,英娘小姐坦率真挚,是个难得的妙人,能和英娘小姐交朋友,那才是好事呢。」成靖宁笑道。

英娘已经快步走到成靖宁身边,如熟人般的挽着她的胳膊,笑道:「你这话我爱听。看看六姑娘这觉悟,子懿,你学着点儿。」

被叫做子懿的姑娘坦然一笑,自我介绍道:「我是宣平侯府的四姑娘,你和英娘一样叫我子懿就好。」说着,又为她引荐其他进屋休息的姑娘。成靖宁认人快,将所有人的名字一一记下。其中不乏忠敬侯府的姑娘,对成安宁姐妹很是亲昵,也乐得和成靖宁说话。

小姑娘之间的友谊总是发展得很快,加上有成安宁这么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在,气氛十分融洽。成靖宁性子幽默风趣,见多识广,也很快交到几个朋友,正午吃席时,几个新聚集在一起的小姐妹挨着坐,感情十分要好。

上一篇:入戏太深 下一篇: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