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白蛇传之谓道纪(18)

作者: 保保 阅读记录

许宣转向王致宁,“安置好家里,我再来拜访师伯。”

王致宁听到此处略一顿,“汉文,你已成家?”

“可不!”郝捕头快人快语道:“许老弟的娘子生的可真是……那得叫仙女儿下凡一般哪!”

这话说得许宣都害臊了,郝捕头只是照实说,因此他也不想再谦虚,只是陪着笑。

王致宁再陪着他们说了会儿话,许宣见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告辞。王致宁将他二人客客气气的送出药铺外十几步路远,才转身回来。

堂中有一个着俏皮粉裙的妙龄少女托着茶盘立在当中,见王致宁回来,小嘴一撅。王致宁看见,假装板起面孔,“不跟你娘学女红,跑到外间做什么?”

这俏皮的女子原来是王致宁的爱女王皓月。她面上生的洁白无瑕,真如皓月一般。

“爹呀,人家成亲了,你干嘛一脸惊讶,让人都以为你闺女恨嫁呢!”

“好好好!”爱女一使小性儿,王致宁就招架不住,连忙又笑成金丝菊,“爹以后板着脸对他!”

“嘁!我又不是单说他!”

“月儿,汉文是一表人才。”王致宁早看出爱女的心思,“但他已成家,往后爹再给你留意好的。”

“我才不稀罕呢!”皓月又把小嘴撅起来,“我在家里做老姑娘,陪着爹娘,哪儿也不去!”

“真是傻丫头!”王致宁爱怜的拍一拍她。

许宣告别郝捕头,想起到了苏州的际遇,心里乐淘淘的。脚下也不含糊,快步赶到约定处和白素贞、小青汇合。

时节已入冬,周遭一片萧索,单白素贞袅袅婷婷站在树下,面若桃花,真仿佛有几分仙气似的。

“官人,师伯那里如何?”

“师伯是个很和善的人,对我也极好!”许宣连忙把郝捕头与师伯对他的厚待说与白素贞听,白素贞听了也替他高兴,“我这里还有一桩喜要告诉你。”

“还有喜事?”许宣简直要乐晕头了。

白素贞抿着嘴不再往下说,小青上前一步,“姑爷,请随青儿走吧!”小青自从害许宣经历一场牢狱之灾,对他再没有什么挑剔,真把他当做自家姑爷来爱重。

三人没有去往客栈,而是由小青领着,走到一片街市。许宣抬眼看小青站定处后面的一间二层铺面,觉得有几分熟悉。

“官人,我们到了苏州,一切又要重头开始。”白素贞道。

“娘子,你是说,再把药铺开起来?”许宣惊大于喜,咬字有些艰难。

“不可不可!”他连连摆手,“我还是先到致宁堂帮手,开药铺的事过几年再说吧!”

并不是换了地方许宣就没了一展抱负的心思,而是先前临安府济安堂的挫败,让他心有余悸。那时尚有白府作支撑,他心里焦急归焦急,到底还有一分倚靠。如今双茶巷白府也被卖掉,他若还把家底拿去开药铺,生意再跟临安的济安堂似的,那可真是没有退路了。

“官人。”白素贞心里明白许宣的顾忌,劝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娘子,我明白你的好意,只是我们举家迁来苏州,不能草率!”

“姑爷。”小青也跟着劝道:“别的不说,你要是先去了致宁堂帮手,一年两年,哪还好意思再出来单干?有说的不好听的,会骂你是在致宁堂偷师。”

“哎……”许宣叹一口气,小青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他略争辩一句,“师伯不是那样小气的人。”

“他的为人你信得过。”白素贞道:“官人,怕只怕你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在临安府你若不是顾忌胡庆余堂,恐怕济安堂的生意也不会那么惨淡。我们既然来到苏州,一切从头开始,你也可以不再掣肘,一展生平所学,岂不更好?”

天下的男儿,但凡上进的,哪个不想建功立业?自家妻子又这样支持,许宣渐渐被说动了。

“娘子,我担心……”

“生活有苦就有甜,先苦后甜总好过坐吃山空。”白素贞替许宣说出心中忧虑,许宣双眉渐渐舒展。

胡庆余堂有一味铁皮枫斗入药的丸剂,是祖辈传下来的古方,滋阴补气有奇效。许宣曾研究过。俗话说居移气养移体,人的身体会因为所居之地不同而易换上不同的病症。江南湖泽遍布,水属阴,生寒气。铁皮枫斗性本寒凉,妇女小儿不宜多用。许宣看重它养阴生津的功效,经过多次试炼,以沙参、麦冬、黄芪等配伍,制成新的丸剂,可以祛风除湿,强肾固气,补五脏虚劳。

方子一出,小青就忙慌慌的带着老桂采买去了。留下许宣与白素贞在铺面里收拾杂物,许宣揽下所有活计,只说还有一重任要白素贞操劳。

“又要我取名字?”白素贞闻听许宣要他为新制的丸剂取名字,连忙推辞。

“这是你的心血,合该你取。”

“是我的心血,更是娘子鼓励,我才能研制出来。”

许宣执意要白素贞来取名,白素贞左思右想,试探着道:“不如索性就叫济安丸?”

“济安丸好!”许宣十分认同,“行医济世保人平安。而且说出去人家自然知道是咱们济安堂的,成了活招牌。娘子……你真是聪慧!”许宣说着,见周围无人,把脸凑过去在白素贞额上落下一吻。

济安丸制好后,许宣先送至致宁堂请王致宁帮着斟酌。王致宁看过方子后大喜,直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许宣新制的丸剂十分肯定。又由王致宁牵头,向他引见同业。济安堂开业那日王致宁还带着家眷亲去捧场。

白素贞见许宣的师伯真如他所说一般,在预备好的礼物上又着意添加了许多,由许宣一并送去。王致宁一家上下更是对他交口称赞,两家处的非常融洽。

时节入寒冬,平日体弱的人畏寒而不敢出门,因此愈发身子懒怠,纳差。有人买了济安丸回家服用,果然有改善,济安堂因此逐渐在苏州城有了一些名堂。

辛苦付出总算有回报,许宣自己没有增加什么花销,只先给妻子和小青置办。他也不懂女儿家的事,想着白素贞素日爱穿白色,他就尽选霜色的罗裙,素色的薄袄,粉白相间的斗篷。钗环首饰也以珍珠点缀居多。他不敢给小青做主,给她买些好吃好玩的小物件,余下的交由白素贞去帮她选看。

小青见许宣一趟一趟往家里搬回一堆堆女子的衣物,忍笑忍的好生辛苦。趁许宣又出门,她来到阁楼上白素贞的卧房里,见白素贞正对着斗篷犯愁,终于哈哈大笑出声。

白素贞与小青是不畏寒凉的,但为了不辜负许宣一番好意,还是将他买回的衣物连穿了好几日。小青常在楼下帮忙,略动一动就捂出一脑袋白毛汗。

“官人,我们应该开源节流,日子才能长久。”白素贞见许宣为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有些替他肉痛。

许宣只以为白素贞心疼钱,反劝她道:“钱财如流水来又去,千金散尽还复来呢!总之你欢喜,我就高兴。”

白素贞拿帕子抹一抹脖颈里的汗,心道:穿着薄袄坐在炭火屋里,你道我是高兴不高兴。再这样下去,双手整日汗津津的,绣活也做不成了。还是见好就收。

“快年下了,药铺要上货,我们还得留些结余,姐姐一家、你先生一家、苏州这边的朋友都还要走动。”

“哦!”许宣顿悟。这才算彻底刹住了往家搬东西的冲动。

这日有人请许宣上家里瞧病,药铺只得老桂与青儿看守。白素贞在卧房中收拾完毕,下楼来和小青说话。

“许大哥不在吗?”一个穿粉袄的俏生生的少女走进来,向白素贞与小青见礼。

“皓月?”白素贞一见是王致宁的爱女,连忙热络的招呼她。

皓月见许宣不在济安堂里,面上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失落。她把带来的竹篮交到白素贞手中,“快过年了,我娘说你们初来乍到怕准备的不周全,这些干货都是菌子腐皮一类的,你们拿来烧菜煮汤,很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