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王妃的成长日常(316)

作者:一故事一个坑 阅读记录

顿了顿,他又道:“边关匈奴不过是侵扰,没什么正儿八经的大乱,定国公带着大军也要回来了。之后怕就更没有好日子完婚了,陛下,您说呢?”

皇上眼神遽然一变:“你这是在威胁朕?”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实话实说,到时候忙忙碌碌的,连一个假都没有,更是没有时间陪卿卿了,微臣好容易成个亲,陛下该是不会这般残忍吧?”

言淮神色不变,甚而还带着了点调侃意味,让皇上也不好发作。

“这成亲可不是小事,采吉、纳礼,一项项下来很是繁琐,朕这不是怕小皇叔没准备好嘛,小皇叔若是忙不过来朕派几位得力嬷嬷给小皇叔,先将东西备齐了如何?”

“多谢陛下,这些个东西微臣早已备好。”

言淮是寸步不让,皇上是有气发不出。

“既如此,朕会同太皇太后商议此事的。”

“多谢陛下,微臣这便告辞了。”

言淮朝皇上躬身行了一礼便打算离开了,可刚刚转过身子他又停下了脚步,却是久久没有开口。

皇上难得见言淮这般踌躇模样,不禁出声问道:“怡亲王还有何要事?”

在他看来言淮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儿都成竹在胸,能让他静默良久的事儿几乎没有,这厢属实反常。

言淮启唇:“陛下,人心不古,不,不对,是识人不清该如何?”

他回过神子,黯淡无光的眼神直直对着坐在上位的皇上。

“陛下的心,还如昨日吗?”

他不知他母妃的事皇上知道多少,但他无法想象在皇上还是个小萝卜头,总爱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时,也是有所图谋。

那是他亲手护着送上皇位的人,饶是被毒瞎了双眼也没有反目的人,纵然他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定才不愿去争,但也是真心待这人的,才更不愿去争,也才愿在这时候回京。

可皇上后来的疏远又是确确实实的,许就是那时候他得知了过往真相。

皇上握着毛笔的手一紧,心头甚为慌乱,还有丝丝蔓延的愧疚和痛苦,像被人用针扎了一下般,自从先皇驾崩了之后他就再没见过他这副模样,双眼虽无神,可面上却是满满的悲楚。

他知道了什么?

但还不及他说什么言淮已经藏好了情绪,好似方才他瞧见的种种不过是他的幻觉般。

“陛下,希望您不忘您的赤子之心,体恤百姓,这样微臣才觉着微臣这双眼睛丢得也不算白费。这是微臣头一回这般同您提及这双眼睛的事,也是最后一回。”

“当然。朕是天下之主,自当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

皇上这话答道毫不犹豫,又像是在向鞭策自己的长辈许诺着什么,也期盼着能得到长辈的回应或是鼓励,可是言淮什么也没再说,只是微微一躬身同他行了个礼便告退了。

要言淮说,他觉着自己看人不大准,那就不多说了吧,说的话再漂亮又如何?要看他做的事才是真的,且看看将来吧!

第171章

皇上当日批阅了奏折后就去了长乐宫同太皇太后说了解封凤仪宫的事。

太皇太后思忖半晌,道:“哀家也听得了外面传言,还是查查是谁造的谣吧,不说敲山震虎,杀鸡给猴看吧。”

“皇祖母说的是。”皇上顿了顿又道,“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朕想着待皇后出来,过个几日,朕带着皇后去京郊的护国寺拜佛祈福。不知皇祖母可要同去?”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道:“哀家这把老骨头了,就不去了。只是这定国公就要回来了,他恐不是那般好交兵权的,不知皇上是如何打算啊?”

皇上心知肚明,这也是在问言淮的谋算。

“得亏怡亲王,查出容州赈灾银两被贪墨是岚县姓何的蛀虫所为,再顺着那条线摸到了他身后的户部右侍郎,定国公的儿子到底不够老练,又推了工部尚书出来。”

“吏部有哀家和皇后的母家撑着,他们插不进手,可这兵部他们可是没少插手,定国公那儿子可是在武选清吏司做管事郎中的,近年来在兵部安插了不少他们的人,定国公又是名武将,现下又手握着兵权。”

太皇太后端坐于榻上,同方桌另一头的皇上细细分析着朝中局势。

“皇上啊,你和十三可千万别意气用事啊,得小心谨慎才是,还有这刑部,他们也是有人的,都得慢慢给拔除了。”

“前儿怡亲王翻了桩旧案出来,刑部处理了一批人,现今刑部说不上实打实地干净,倒也好了许多,露了许多空职出来,朕已经一一安插上人了。”

皇上抿了口茶,眼神愈发悠远。

“皇祖母只管放心便是,这定国公府推着人出来顶包的做派已然寒了不少跟着他们之人的心,都慌了,就等着定国公回来将兵部的手一并给他们断了!”

上一篇: 妙手小王妃 下一篇: 偏宠京城小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