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338)

作者:山水蔚蓝天 阅读记录

“好!”

“讲得好!”

“啪啪啪啪啪……”

掌声如雷如海啸,席卷全场!尤为热烈激昂!

宁韶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双手按着椅子扶手,却没有力气站起来,怔怔道:“怎么会这样?”

饶是宁母也说不出贬低的话来,只挣扎着说了句:“韶儿讲得也很好!”

宁旭不言。他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他觉得沈照能讲得像他儿子一样好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没想到沈照直接超越了他儿子!

宁旭心口处如堵着一块石头,哽得难受。这是万众瞩目的,众人见证之下的比赛,是两方孩子的直接比较!是两方孩子实力与天资最直接的呈现!

他不想承认!一点都不想承认!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叫沈照的孩子天资卓绝,怕是超过了他家孩子。

知府夫人听着雷鸣般的掌声,看着台上的小娃娃,心下暗叹:难怪程大人会收他为徒!小娃娃着实天资非凡!

无论是否认同这个断句与释义,对于这份有理有据且合情合理的双含义讲解,在场的读书人皆给予了真挚热烈的掌声!

河湾村的百姓们更是拍得手都红了。娃娃争气!讲得真好!太争光了!

方远等人呱呱呱呱地鼓着掌,兴高采烈道:“漂亮!”“讲得好!”“以后这个师兄我认了!”

“合着以前你不认?”

“马上一群小师兄就要冲下来了!”

台上,沈照在小伙伴们的拥护下,一步步下了台阶。

一到场下,沈照他们便受到了众人热情的招待。小娃娃们的头发瞬间都变得乱蓬蓬的。

顾安、石头他们双手捂着头,“别摸啦,别摸啦!我们还要送班长上去比赛呢!”

光芒绽放的沈照更是受到了重点照顾,小脑袋被揉了又揉。用乡亲们的话说,“讲得好!咱们也沾一把喜气和机灵劲儿!”

台上,沈数神情振奋地说了串场词,然后请最后一名小选手——顾云淮上去。

宁旭一家人自我安慰:韶儿已经讲了最常用的意思;沈照还讲了两种;这顾云淮总该没什么讲了吧?

只要这顾云淮讲不出来,或者讲得和前面相似,就终究不如先讲者!

他家韶儿是必定要赢一个的!

宁家人紧张的坐姿微微放松。

宁旭想要放松,但心中又有点忐忑。沈照是程大人的徒弟之一,已有如此惊艳的表现。顾云淮同样作为程大人的徒弟,该不是也能讲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吧?不会吧?不会吧?

顾云淮在小伙伴们的簇拥上台。

石头他们急急忙忙扎好头发,理好衣襟,匆匆护送班长登台。他们一手背在身后,一手轻摇折扇,根据何乐他们的教导,极重礼仪步态,稚嫩的童声整齐划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一行人站于台上,合上折扇,齐齐朝台下行礼。

然后他们一一退开,露出最中间的顾云淮。

顾云淮朝台下行礼。石头、顾安他们则从两边有秩序的下台。

顾云淮抬首,望着台下目光灼灼的众人,视线从戒备的、忐忑的,或放松的宁家人身上扫过,不疾不徐地说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宁韶所讲。

也可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沈照所讲。

除此之外,还可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刚放松下来的宁母与宁韶瞬间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还有?!竟然还有新讲法!

宁旭心下一沉。

百姓们无不惊奇地竖直了耳朵。

读书人们也都面露好奇,有了前面两场讲述,犹如明珠在前,不知顾云淮还能讲出什么来?

顾云淮先是阐述如此断句的含义,“百姓,如果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行事,可任用他们;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关于民,论语记载有多条。比如,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这里面都涉及到了对民的一种态度,就是敬民,爱民。

但同时也包含着对上位者的建议,上位者如何管理民生、役使民众的应有态度。比如,兵役徭役,役使民众,要有规矩,有法度,合乎时宜,不要在农忙的时候征召役夫和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