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337)

作者:山水蔚蓝天 阅读记录

台下的于县丞隐隐松了一口气,这么一群猴孩子,机灵是机灵,惹事也是真能惹事!不过,好歹算糊弄过去了。

沈照不愧是程大人的徒弟,果然聪慧机智!

台下的百姓们一脸赞同地点头。

沈照讲得这个释义,感觉比刚才宁韶说的还要贴切些。最起码大家听着心里很舒坦。

沈照师承林举人和程夫子,讲起课来也引经据典。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孔子:怎么能让百姓对上恭敬,且尽忠竭力,还相互勉励呢?

孔子说:你治国庄重有仪,对百姓没有怠慢,百姓自然对你恭敬。

你对上孝敬父母长辈;对下慈爱,不冷酷且慈和关爱,那你的德行自然就可以作为表率,你的举措也能够得到民心,百姓自然也会效忠你。

对于德才兼备的人,你举而用之;对德性能力比较差的人,也不放弃,而是教他为善,帮他进步。大家看你这样,自然也相互帮助,相互勉励。

从季康子与孔夫子的对话,尤其是‘教不能’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来,孔夫子是希望教化民众的,而非直接放弃。”

台下的读书人,有面露赞许者,也有沉思者。

张梓若悄悄给照儿比个大拇指。沈照眉眼弯弯,清脆的小声音带着欢快。

“孔老夫子还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就是,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虽然免受刑法,却失去了廉耻之心。

因为百姓只是出于畏惧之心,怕得到刑罚,而不敢做坏事。但是他们依旧不懂什么叫廉耻,为恶之心依旧存在。

而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整顿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人心也会归正。”

“看,这两则论语里,孔老夫子的主张都是教化百姓。所以未必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啪啪啪啪……”

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无论百姓们,还是读书人们,都对沈照极为赞赏。

读书人们小词儿一套套的夸,百姓们就直接多了,“好!”一声大吼震天响。

沈照精致瓷白的小脸上飞上两团红霞,背着小手,瞅瞅台下的沈明珠与张梓若,再看看站在最边缘的沈数,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话。

如同雷鸣的掌声中,沈数只看见他的嘴动,却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

宁旭望着台上的小娃娃,即便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聪慧的孩子,没有辜负程大人的教导。

最通用的释义明明已经被韶儿讲了,他还能不急不慌地讲出另一层含义,这份心性也远非寻常孩童可比。

能做到这份程度,也算是能与他家韶儿一比。

台上,站在沈照两侧,昂首挺胸如同小侍卫的小家伙们齐声大呼:“莫急!莫急!还有后续!”

身为主持人的沈数和前排的观众们听清他们的话语,顿时大惊不已。

“竟然还有?!”

宁旭一家人难以置信,一个小娃娃做到这个地步,已经顶天了!竟然还能讲?!

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地死死地盯着沈照。

主持人沈数抬手下压,示意众人保持安静。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肯定,但我们的沈小夫子还没有讲完,请大家先不要着急鼓掌,我们继续听讲!”

主持人的话一层层传下去。众人惊愕又惊喜,还有后续?

第243章 这顾云淮总该没什么讲了吧?

在万众瞩目之下,沈照粉粉的小脸上洋溢着欢快的春光明媚般的笑,稚嫩的小声音如扑棱棱腾空而起的雀儿也透着轻快。

“其实,同样的断句,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不过要结合上文来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的修养,由《诗经》启蒙兴起的,人的立身之道在于礼,性情所成在于音乐。

在孔老夫子看来,诗、礼、乐这三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把第1句和第2句放到一起来看,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

诗、礼、乐这三样东西都是应当具备的、教育民众的基础。如果百姓们掌握了诗礼乐,那很好,应该让他们自由去发挥。如果百姓们还不知道不具备这些,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诗、礼、乐。”

“这就是我讲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啦!”沈照小脸儿酡红,“这回真的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