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恶名昭著的我总在救世(120)

作者:人癫路平气顺 阅读记录

“本宫没兴趣听你诉苦。”

赵归晚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重,“给你两条路。

一,三日内,粮饷军械,如数筹措到位,送到李将军手上。本宫记你一功,保你沈家富贵。

二,本宫现在就派人去你府上,还有你那些江南‘故交’府上‘清点清点’。

若查出半点猫腻…”

她微微倾身,素白的衣袖拂过冰冷的金砖,声音轻得像叹息,

“沈家九族,正好给北境将士祭旗。”

沈万金如遭雷击,瘫软在地,面无人色。他知道,这位监国公主绝非虚言恫吓。

她那双眼睛里,是货真价实的杀意和漠视生死的冷酷!

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敢说个“不”字,下一刻抄家的缇骑就会踏破沈府大门。

“臣…臣…臣遵命!臣…臣就是砸锅卖铁,也定将粮饷筹齐!”

沈万金几乎是爬着出去的,肥胖的身躯狼狈不堪。

青鸾上前一步,低声道:“殿下,沈万金此人贪鄙,恐会狗急跳墙,与魏相那边…”

“无妨。”

赵归晚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和飘摇的白幡,“他不敢。他比任何人都惜命,也比任何人都知道魏光辅保不住他。本宫要的,就是他这‘狗急跳墙’。

他为了凑钱,必会疯狂催逼江南豪强,甚至动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这怨气,自然会算在魏光辅头上。让咱们在江南的‘眼睛’盯紧了,搜集证据。”

“是。” 青鸾心领神会。

“李崇那边如何?”

赵归晚问道,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窗棂。

“李将军已持殿下监国令符,调集京畿三万精锐开拔。河南、河东两道府兵也在征调集结。

但…大将军似乎对粮草能否及时到位,仍有疑虑。

且…勋贵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以定远侯为首的一些老将,似乎对殿下监国颇有微词,私下与魏相府走动频繁。”

青鸾的汇报清晰而精准。

“疑虑?”

赵归晚唇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那就让他看看本宫的手段。至于那些不安分的勋贵…”

她眼中寒光一闪,

“北境战场,是个好地方。刀枪无眼,马革裹尸,正是忠烈归宿。传令给李崇,先锋军,就用定远侯那一系的人马。告诉他,本宫要的是胜利,不计代价的胜利。若先锋不力,延误军机,军法无情!”

青鸾心中一凛。

这是赤裸裸的借刀杀人!

用魏党在军中的势力去当炮灰,消耗敌人也消耗异己,同时逼李崇表态站队。

好狠辣,好精准的算计!

“崔浩那边呢?”

“崔相正在草拟安抚民心的诏书,同时联络清流门生,准备在朝议上为殿下监国正名。但他门下的御史中丞周正,是出了名的‘铁骨铮铮’,恐会在朝堂上直言犯上,质疑殿下监国之位。”

青鸾语气带着一丝担忧。

“铁骨铮铮?”

赵归晚轻笑一声,带着一丝嘲弄,

“本宫最喜欢‘铮臣’。周正…他不是有个独子,在江南游学么?听说染了时疫,病得挺重。让太医院最好的太医,带上最好的药,快马送去。务必把人给本宫救回来。再告诉他,本宫体恤他爱子心切,特许他告假十日,专心照料幼子。”

青鸾瞬间明白了。

这是明晃晃的挟制!

用他儿子的命,堵住他的嘴!

这位监国公主,行事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却又精准地卡在“情理”的边缘。周正若再敢“铮铮”,他那宝贝儿子的“时疫”,恐怕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高德禄有何动静?”

赵归晚问起了那位深藏不露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高公公一切如常,约束内廷,井井有条。只是…”

青鸾顿了顿,“昨夜子时,楚王府的管家,从角门进过宫,递了份‘节礼单子’给高公公。”

“楚王赵炽…”

赵归晚的眼神变得幽深。

这只老狐狸,终于忍不住要下注了?

节礼单子?

怕不是传递密信的暗号。

她这位皇叔祖,历经三朝,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宗室更是唯他马首是瞻。

他看似超然,实则掌控着最大的变数。

他此刻的动作,意味着宗室力量即将从观望转入实质性的博弈。

“盯紧楚王府和高德禄。他们的一举一动,本宫都要知晓。”

赵归晚语气凝重。

宗室的态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君未立的关键时刻。

“是。” 青鸾应下。

“珩儿和璟儿呢?”

赵归晚的语气稍稍缓和。

“二殿下在灵前守孝,悲痛过度,方才晕厥了一次,太医已诊治,无大碍,只是需要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