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玛格丽特忽略了后面这几个问题没有回答自己。
将注意力放在纸上。
帕特森爵士哪里拢共还剩七篇稿,圣诞前已经加班加点写完了剩下的四篇,还剩三篇没有写。
谢天谢地,感谢帕特森爵士,至少她可以拿他的名义做伪装和掩饰。
她已经想好了,要用自己的方式把真相揭开。
用一个作家的方式。
‘雪埠河岸的钟声再一次响起了,这预示着黎明将至。’
‘天亮之后,你能听见城市里四处蔓延着有节奏的机械嗡鸣,共振,别为此感到焦躁,更不要恐惧。’
‘它并不会伤害你。’
笔尖一顿,玛格丽特回过头在这句前情提要上写下小标题,《匿名.上》
‘皮尔斯小姐从旅店的套房中醒来,她旅行至此处,是受邀参加一场上流人物的生日宴。’
‘临出门前,皮尔斯小姐在套房门口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件,里面只有一句话。’
‘亲爱的皮尔斯小姐,欢迎你来到这座城市,我写信不为别的,只想为你讲个故事。’
玛格丽特低头,眼神飘忽了一会儿,决定将自己的视角隐匿。
‘皮尔斯小姐已经几个月没有破案了,她手有些痒,看见这封信,顿时来了兴致,但翻到后页,却是一片空白。’
玛格丽特继续写,皮尔斯小姐居住在旅店的期间,每天都能收到一封只有两段话的碎片描述。
一场原因复杂的凶杀案细枝末节逐渐浮现在皮尔斯小姐面前。
夜晚出没的鬼魂,裹尸袋上的血渍,忏悔室中的呢喃,上流人物的下流情爱,储藏室里满布灰尘的画像,私奔的小姐,重蹈覆辙的先生。
而皮尔斯小姐作为大名鼎鼎的侦探,正受这座城市里所有名流的邀请,参加聚会和晚宴。
皮尔斯小姐莫名在身边的环境中,找到了信中“故事”的许多原型人物。
她忍耐着不去寻找寄件人的真实身份,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门口收信,来回梳理这些细节之间的关系。
一天,她最后一次收到了匿名人的信件。
‘皮尔斯小姐,故事中凶案的真相,就在你身边。’
……
临近中午,天气阴,但庄园里斑驳的石砖地面上已经没有积雪,四处湿漉漉的,只剩高处的屋顶和树叶上挂着白色。
玛格丽特穿着一身红斗篷,缓步从排屋里走出来,她站在屋檐下抬头看了看天色。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五个多小时。
不过还好,她已经将《匿名》这案件的初篇写完了。
要讲清楚这整件事,必然要花上比其他案件多几倍的功夫来叙述。
剩下两篇稿件的额度,她打算用来写《匿名》的中篇,以及下篇。
上篇是匿名信人视角对这整个案件的插叙,以及皮尔斯小姐对原型人物们的浅度认识。
中篇,是皮尔斯小姐根据这些线索,找到死者真相和故事里的真实人物,并且探明这些角色各自的视角中,事件真相是什么样。
末篇,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也就全都借文章之手展示清楚了。
玛格丽特心想,作为匿名信的寄出者,就让她永远匿名,不被发现,写成开放式的结局吧。
刚好,这个故事完成,就能把帕特森爵士那里的任务清零。
虽然比原本计划成稿的时间要快许多,但出版社一周一期的出版速度无法改变。
这个故事走到索伦的眼前,还需要整整的三个月,到三月末,她得等待。
玛格丽特现在算是不着急离开庄园了,三个月后一切自然真相自然在他眼前大白。
她决心要留下来,留在这里完成后面的稿件,完成《玛德娜夫人》为了去伦敦做准备。
此时此刻,玛格丽特怀里抱着包裹,与其他要回小镇的人一道离开庄园。
玛格丽特在小镇那座石桥边下了车,她等到没人看见的时候,才去驿站把信寄出去,然后又来到梅兰妮的杂货店。
似乎大家都在犒劳自己准备度过圣诞夜,就连最穷的佃农家也去肉店宰了一只鸡打牙祭,不少人都来梅兰妮这杂货铺里。
玛格丽特来了,直接到柜台后,还帮忙招待两个客,卖了两瓶糖粉,姐妹二人这才有空搭话。
梅兰妮进屋从没人知道的柜子里把帕特森爵士的信件拿了出来,递给她,说道:“这是今早刚送来的。”
玛格丽特接过来,躲进后面的仓库里,闻着一股肉桂味儿打开这封信。
帕特森爵士信上,先是向她一顿抱歉,写了长长一大篇感动的废话,玛格丽特直接略过,翻到了最后一页。
‘是我太焦急了,一心只顾自己的名誉,而没有顾全你的处境,是我考虑不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