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799)+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这已是顾瑶登基后,举行的第七次科举考试。

自从元祐二年减少荫封入仕的官员后,大越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逐年增加。

今年参加会试的贡生甚至超过了五千人,竞争十分激烈。

很多贡生都是第二次,第三次参加考试了。

不过今年科举,顾瑶并没有亲自出题,而是让两位曾经的一甲进士担任考官并出题。

这两人分别是元祐二年的一甲第三名程浩,元祐五年的状元司马煊。

二月初十,顾瑶来到了金陵贡院。距离科举会试还有十二天,但负责出题的考官需要提前半月进入贡院博楼封闭式管理,考官在出题期间,不能离开贡院,更不能接触外人,直到科举考试结束,阅卷放榜后,考官才可以离开。

顾瑶来到了波楼。

司马煊和程浩见皇上来了,赶紧出来行礼。

“臣等拜见皇上。”

顾瑶抬了下手,道:“两位爱卿辛苦了,朕过来看看。考题都出好了吗?”

往年都是自己出题,这一次她放手让下面的官员去出题,但心里还是不放心。

这考题出得好不好,将决定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出题是科举考试最关键的一步。

“皇上,会试题臣和程大人已经出了,正要呈奏皇上批复。”回话的是司马煊。

“拿过来,朕瞧瞧。”

一会儿后,顾瑶看到了这两位才子出的考题,看完后,她点了点头,道:“两位果然是我大越的大才子,这题目没问题。”

顾瑶看完考题后,还算满意。

这次的考官是她考虑了许久才选好的,两人不仅有才学,而且这十几二十年来,两人在地方为官政绩突出。

所以去年,她便提拔了两人。程浩现在是翰林院大学士,司马煊则是户部侍郎。

“谢皇上肯定,臣等定将认真筹备,严格阅卷,确保这次科举能选出一批最优秀的学子。”

“辛苦了,两位忙吧,看到了考题,朕也就放心了。”

——

从贡院回来,顾瑶召见了工部尚书吴苌,工部左右侍郎何友良,张若瑾。

顾瑶看着这三人,因为平时都是丞相理政,她更多的是管军务,所以三省六部的一些官员,她其实不太熟悉,这三人中,她熟悉也就是工部尚书吴苌。

“朕今日召你们来,是想问问南北大运河修建的情况。”

这运河项目是元祐五年启动的,当时的工部尚书是张元庆,但十几年过去了,工部已经换了三位尚书,原工部尚书张元庆也于几年前病逝了。

现任工部尚书吴苌站出来回道:“皇上,南北大运河还在修建中,现在南段从澄海县到湖州一段共计一千七百六十五里已经修好了,预计今年六月放水试航。现在修建的主要北段,北段从龙安到平河一段已经挖好了,现在在修建连接河岸的桥梁。从富洲到龙安一段目前正在开挖,预计要两到三年才能挖好……”

第1204章 楚大将军快不行了

“那这么说还得有个十年八年才能修完啰?”顾瑶有些无语的回道。

这条运河修的可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她担心自己干完了这三十年,这运河还没修好。

“皇上,臣估计快的话,元祐二十七年可以全段通航。”工部侍郎张若瑾说道。

顾瑶长叹一声,记得前工部尚书张元庆给自己呈的奏折里,说到二十年可以挖通这条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但现在看来,工程会延期。

她想了想,回道:“朕会让户部每年多拨款两百万两,这运河得加紧时间挖。工部多派人手下去监督。不过不能为了赶工期而忽略了质量。该修的护陂,桥梁等都必须按照规格和标准修好,也不能强迫出工的百姓增加劳动时间。”

顾瑶希望在自己离开这里时,可以看到这条运河全线通航。如此大规模的人工运河,不仅造福千秋万代,还会载入史册,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之一。

“臣等遵旨。”

得到旨意,工部的几位官员一起离开了。

随后,吴公公走了进来。

“什么事?”顾瑶随口问道。

吴公公走到皇上的身旁,行了礼后,小声道:“皇上,楚大将军快不行了。”

顾瑶一顿。

她眨了眨眼睛,然后吸一口气。

她知道吴公公说的“不行了”三个字,是指楚太傅要离世了。

“楚家来人了吗?”顾瑶问道。

朝廷有规矩,在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快离世前,是要通报宫里的。

“回皇上,刚刚楚家派人来了,说楚大将军已七日未进食,五日前已不能开口说话,恐时日无多。”

顾瑶愣了愣,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还是有些难受,胸口好像堵着什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