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771)+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不过顾瑶最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在金陵城,以及金陵周边几个州县,这两年出现了一些手工作坊。

这些作坊规模有大有小,他们多是金陵的富商投了银子买了地建起来的,大的作坊有十几栋屋舍,里面请了两三百个人在里面干活,主要是做棉衣、弹棉被,一个月能做出上千件来。朝廷这次采购的棉服和棉被,有七万多件就是从这些作坊采买的。

古代的棉衣棉被特别贵,大量的田地都用来种粮食了,棉花产量低,所以一件厚实的棉服要卖到将近一两银子一件。相当于现代两三千块钱买一件棉衣。

棉被就更贵了,一床十五斤重冬被要卖到将近二两银子,很多老百姓一个月的工钱也才二两银子,一床棉被钱就要花掉他们一个月的工钱。

不过看到这种现象,顾瑶很高兴。

民间开始不断兴起一些作坊,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有一些早期资本萌芽的现象。

这是顾瑶所希望看到的,她希望这些手中有大量钱财的乡绅、富商们不再将他们的钱财用来买田买地,炒作粮价,导致普通老百姓活得水深火热,而是能将钱财用来投资建一些类似工厂一样的作坊,带动民间经济的发展,这样老百姓有地方出工赚银子,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税银。

顾瑶正想着时,有人敲门了。

“皇上,丞相求见!”

“让他进来吧。”顾瑶随口回道。

她现在很少召见大臣,除非有重要的事情,而平日里来南书房也就是丞相和枢密院的官员了。

第1161章 朕有个法子修运河

得到旨意后,马伯恩来到南书房。

他进来后,将一份折子递到了皇上的面前,道:“皇上,这是工部提交的一份关于明年运河项目的请折。”

顾瑶蹙了蹙眉头,回道:“既然是六部的折子,你批阅就好了,不必拿给朕批。”

顾瑶现在并不管三省六部的事,这些政务她都交由眼前这个丞相处理了,自己只管理枢密院和主导国家大政方针。

她若是什么事都要管着,那会累死去。

“皇上,工部请求朝廷明年拨款五百万两修建白河县到泸州一段的运河。这数额巨大,臣也不敢独自下批,还得皇上朱批才行。”

“五百万两啊……”

顾瑶低低咳了一声。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几年朝廷每年都会拨一笔银子下去修南北大运河,但都是两三百万两,这五百两可是巨额。

顾瑶于是打开折子看一下。

看完后,她想了一下,回道:“丞相,目前国库里的银子只有八千多万了,明年北边和西北还会战事不断,朕想运河项目或许有办法回点本钱回来。”

马伯恩顿了一下,不大明白皇上说的意思,于是问道:“皇上,臣愚钝,不知您说的回本钱是什么意思?这运河还要修十几年呢,就算要对过往的船只收船税,也得十几年后。”

“是啊,等到收船税得等到何年何月。朕有个法子,丞相召集户部和工部讨论一下是否可行。”

“皇上的意思是?”

顾瑶接着道:“这样,明年拨五百万两银子给工部用于运河项目,不过其中的两百万两用来挖运河,剩下的三百万两嘛,用来在在已经挖好的河段两岸修建商铺、客栈、酒楼等屋舍。每隔个五里路修几栋,修好后对外出售,卖给民间的百姓。那些乡绅富商们不是有的是银子吗,他们现在不买田了,自然会买其他的。”

马伯恩听完皇上说的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还是皇上想得周到,如此甚好。运河一通,这运河沿岸必然会车水马龙,成为最繁华的地方,到时候商铺酒楼林立,朝廷又可收不少税银啊。”

马伯恩没想到皇上想到了这么个法子。

他之前都没有想到。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道:“是的,所以这运河沿岸得好好开发,这商铺酒楼建好后,卖个好价钱,这样朝廷就不用等到运河全线贯通才能收回投出去的银子。”

顾瑶想到了现代的房地产,开发商拿一块地,建了个几层楼就开始卖期房,等房子建好了,房早就卖出去了,这样早早就收回了成本。

这南北大运河也可以这么干,一边挖,一边建酒楼、客栈、商铺等。建的时候就开始卖,等建好了已经卖完了。这样赚来的银子再用来挖运河。

如此,运河就不用每年靠着朝廷的投资才能挖下去。

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才是最好的方式。

“皇上,臣明白了,臣这就召集工部和户部商议。”马伯恩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只是他没想到皇上长年深居宫中,却还有如此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