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605)+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至于是交粮食还交银子,就得看你家有多少口人,有多少地了。如果你家是十口人,拥有的农田不超过五十亩,那就按四十税一,每亩田交六斤粮食,如果超过了五十亩,官府就不收粮食了,改为收银钱,每亩田收一百文钱。”

儒生耐心的向这些乡亲们解释这告示上田亩新政的具体内容。

百姓们听后,恍然大悟,刚刚喊话的大爷激动道:“那这么说,咱们这些家里地少的老百姓比以前还要少交一些税粮了,这新政可是好政策啊。”

“老先生,可以这么说。”儒生回道。

这时一位妇人问道:“那第十一条是什么意思?”

儒生随即看向第十一条,回道:“十一条是指女子户籍计入其出生的娘家,就是说缴纳田亩税时要根据你家人口数来算人均所拥有的田产,你的妻妾们不算进你家的人口数,但你的女儿、姐妹不管是出嫁还是没出嫁的都算是你家里人。”

“这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条令,哪有女子出嫁了还属于娘家的。”妇人很是惊讶的说道。

很快其他女子便回道:“是啊,这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怎么女子出嫁了还算娘家的人呢。”

人群中百姓们议论纷纷,都不大明白朝廷这些制定这些条令的目的是什么。

儒生这时摇了摇头,道:“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但这是朝廷的旨意。咱们老百姓也管不了。大家只需要记得,家里田地的少的,以后每亩地可以少交两斤粮食就是了。”

虽然看不懂告示上的内容,但听到这句话,百姓们一起拍手欢呼道:“皇上圣明!皇上万岁!”

——

昭和宫。

已经办完差事的女官周玲回宫复命。

“皇上,臣已经去金陵城各个街口看过了。”

“哦……民间反应怎么样?”

顾瑶问道。她已经吩咐礼部向全国各地下发告示,告知民间百姓即将推行的田亩新政,以及新政的条令。

“回皇上,百姓们都夸皇上圣明,都拍手称赞呢。”周玲回道。

“如此甚好!”

得到这个回答,顾瑶很是满意。

“不过……皇上,一些百姓好像不大理解为什么女子出嫁后仍算作娘家的人,而不是夫家的人。”

第907章 皇室宗亲的地也要纳税

“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顾瑶看着这位年近三十的周女官。

这条令是她这个帝王加上去的,政事堂拟定的新政条令中并没有这一条。

周玲深鞠一躬,行礼道:“皇上,恕臣愚昧,臣也不大明白皇上为什么加上这一条。”

顾瑶抿嘴一笑,她转了转手里的笔,回道:“周玲,这女子出嫁后算娘家人还是夫家人,这里头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礼俗,还有利益。这新政中明确规定,人均田亩数不足五亩的人家,可少交田亩税,并且只要交粮食。这样的话,不管是谁家,都希望自家的人口数是越多越好、这样人均田亩数就越少。若女子出嫁后算夫家人了,那百姓们将会更加不愿意生女孩,毕竟生了女孩,一旦出嫁,好处都是夫家的。”

“朕加了这一条,就是要保住那些出生就有可能被丢进水盆里淹死的女婴的性命。”

顾瑶知道民间因为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在杀害女婴,这一点从每年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皇上圣明,如此民间百姓在生了女儿后,或许不会那么嫌弃了。”

周玲还没有忘记母亲曾因为没有生下嫡子,被父亲嫌弃,后来父亲连纳了两房妻妾。

——

金陵城。

告示张贴出来后,满城的百姓都知道了朝廷将要试行的新政,许多百姓开始口口相传新政的内容。

大家都对新政议论纷纷。

百姓们绝大多数都是开心的,因为新政实施后,他们每年可以少交一些税粮。

但也有犯愁的。

梁国公府的当家主母梁夫人在看到朝廷的告示后,火急火燎地赶回了家。

回来之后,她便去找自己的儿媳妇,当今皇上的妹妹文馨公主。

顾馨月正在院子里赏花、吃点心,见到婆母来了,她也没有正眼看。

旁边的丫鬟使眼色提醒她,但顾馨月依然没有起来。

她是公主,金枝玉叶,这府里所有人都得向她行礼,包括她的公婆和丈夫。

梁夫人看得出来,儿媳妇并不想见自己,但她还是得来。

“公主,我今日来是想跟您说事的。”楚夫人主动开口说道。

“婆母想说什么就说吧。”顾馨月淡淡回道,随后又吃了一片糕点。

梁夫人顿了顿,心里有些不悦,但却也不想和这个儿媳妇闹矛盾,她想了想,说道:“不知公主知不知道朝廷马上要试行的田亩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