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瑶看着这位梁国公,心想这老家伙胆子变大了,敢在朝廷上怼他了,难道是他的儿子娶的是自己的二妹文馨公主,他变成了皇亲,所以胆子大了。
“梁国公,在朕眼里,任何人皆是百姓,没有区别,包括你,也包括顾家的皇室宗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是天子,掌管一国疆土,怎么,这大越国还有土地是朕不能管理的吗?”
第891章 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包袱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您误会了。臣不知皇上为什么要打破千百年来的祖制,对勋爵人家征税。”梁国公再又质问道。
现在楚太傅不站出来说话,如果自己也不站出来,那么皇上根本不会把他们这些勋爵人户放在眼里。
“问得好,那朕就跟你们解释一下。”
顾瑶站了起来,她看着大殿中十几位站出来反对的勋爵,说道:“历朝历代,皆不向权贵征税,所以呢,权贵大户们不断地将银子换成田地,他们的田地不用缴纳一文钱的税,所以不停地买地,买田。将百姓手里的田变成他们的,将原本的农户变成佃户。权贵大户们这么做,地方乡绅为了少纳税,则勾结地方官员,隐瞒田亩数。最后这天下的田地都在尔等权贵乡绅手里,百姓无田,变得你们的佃户,靠着一点租粮过日子。这样的国家能强大吗?”
“当所有的田都被权贵乡绅圈完了,朝廷到哪儿去收税,这个国家又怎么运转。”
“皇上,您要这般牵强附会,臣无话可说。”梁国公看着大殿上的君王,这还真是一个泼皮无赖一样的君王,并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强词夺理。
顾瑶冷笑一声,好一个牵强附会,这是在骂她。
不过她也懒得生气,而是怼道:“梁国公,你如此害怕新政,想必你家中有不少田地吧,让朕猜一下,是几千亩,还是几万亩。若是几万亩,新政实行后,你梁家每年就得缴纳三五千两田税银子。不想缴纳田亩税可以,回去把田产卖了便是。”
“皇上……”
梁国公还想说什么,但顾瑶不想听对方废话了,直接摆手道:“退下去!”
顾瑶不想搭理这些人,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他们并不考虑这个国家,更不会在意国家的兴衰,只在乎他们自己家族的利益。
这帮勋贵退下去后,顾瑶再道:“列位臣工,朕允许你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新政是国策,质疑国策便是质疑朕,质疑朝廷。朕希望大家和朕是一条心,如若不是,早点告老还乡也是一种选择。朕不会修改田亩新政的条令,只要是大越国境内的田地,不论是谁家的,谁名下的,都得挂牌。就算是公主、王爷,甚至朕名下的田地,也要挂牌,没有例外。”
说完这句,顾瑶走下了金銮殿,从侧门出了承光殿。
见皇上出去了,王公公赶紧宣道:“退朝!”
原本应该开满一个时辰的朝会,仅仅一刻钟就结束了。
一些官员走出承光殿时,忍不住地摇头。
还有的则神色凝重,好像要大难临头一样。
苏墨是最后一个走出承光殿的。
他看着手里刚刚接的圣旨。
这一道圣旨下来,算是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包袱。这田亩新政是自己的儿子、女婿去推行,而自己这个中书令,必须全力的支持儿子、女婿去办好这个差事。
自己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这一次,得罪的可是这些权贵。
第892章 朕看起来很可怕吗?
顾瑶回了昭和宫。
而昭和宫的女官周玲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皇上,青州知府许崇山已经在偏殿候着了。”
“让他到南书房来。”
顾瑶回话后南书房。
得到旨意,周玲去了隔壁的偏殿。
许崇山见偏殿的门被推开了,连忙转过身来。
“周大人,可是皇上下朝了。”许崇山此刻心里直打鼓,他是上个月突然被皇宫的几个侍卫带到金陵的,侍卫只说皇上召见自己,却没说是因为什么。
而上上个月,都察院的御史去了青州查了青州这两三年的税册,查完后,也没说有没有问题,就走了。
所以,这一个多月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许大人,皇上让您去南书房,你随我来吧。”
南书房内,顾瑶看着进来的地方官。
一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男子。
许崇山进来后,赶紧跪下,叩拜道:“臣青州知府许崇山拜见皇上。”
“起来吧。”顾瑶淡淡回道。
她能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官员此刻是很紧张的,那手都在发抖。
“谢皇上!”
得到旨意,许崇山赶紧又起身了。
起身后,他看了一眼眼前的君王,然后马上又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