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司马煊看到此题后开始再草纸上计算。很快他便算出了此题的第一问,然后在答题纸上写上答案:六百零六日。
紧接着他又花了半刻钟算出了第二问,并在答题纸上写上:修建此路官府需花费五万七千五百七十两白银,故朝廷拨付银两足够,当地衙门可贪墨的银两为四万两千四百三十两。
答完这题后,司马煊长吁了一口气。
他就就考完了两科。
此次会试有五科:经科、算术、史学、律科,以及策问。
明天将考史学和律科,后天则是策问。
仔细检查有无漏题或者错字后,司马煊将答卷反过来盖住。虽然答完了,但是他得保护自己的答卷,以免沾水打湿了或者被风吹走了。
一会儿后,发放午膳的官兵来了。
“都停笔,用饭了。”
走在前面的官兵一边发一边喊。
很快司马煊拿到了一个饭盒,他将盖子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小碗红烧肉,一小碗白菜以及一碗白米饭。
朝廷这次还真是大方啊。
他忍不住地感叹道。
博楼里,几位考官也在用午膳,不过他们除了红烧肉和白菜,还有鱼和豆腐。
几人刚刚才拿到明日考试的题目。
皇上为了防止试题泄露,不愿意提前一天把试题给他们,这就导致他们拿到试题后,必须马上安排誉录官抄写。
“这考官当起来可真是累啊。”副考官林世宏一边吃饭一边小声说道。
他这是第二次做副考官了,要被关在这博楼了一个多月不能出去。
“这一次咱们可得看四千多份答卷呢,考试科目也更多了。皇上发明了什么考分制,所有学子都按所有科目所得的分数相加确定名次。这样一来,可就不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就能考中啰。”另一位考官张清源说道。
“是呀,看这次的试题,经科只考四道题四十分,算术四道题六十分,律科十四道题六十分,史学四道题四十分。策论一篇一百分,满分是三百分。”林世宏再道:
“记得十五年前我参加会试,那会只要文章写得好就能高中,一篇辞赋,一篇策论,可比现在的考试容易啊。”
第822章 望子成龙,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哎,一朝天子一朝臣啊。现在的学子要想高中要读的可就多了去了。”
第二日上午。
钟声响起后,考生们拿到了今日考试的试题,一共是两份试题:史学和律科,考试时长同样是五个时辰。
七十二考舍的陈平之拿到史学试题后,看向上面的题目。一共是四道题:
考题一:胤王朝上元十七年,边疆多地爆发少数族裔叛乱,问当时在位的胤太宗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平息叛乱?后胤太宗皇帝推行了哪些政令以解决中原民族与少数族裔的矛盾?
考题二:六百五十年前,周王朝曾推行府兵制,此政策推行后周王朝走向了强大,但百年后,盛极一时的府兵制却逐渐衰落,直至被后世所弃用。请分析此种兵役制的优缺点,以及其最后衰落消亡的原因?
……
陈平之一边看题一边紧张到腿脚发抖。
这些试题可太难了,没有一道题是书本上有答案的。
这皇上出的题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
元祐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虽然考试还未结束,但贡院外的马路上已经站满了人。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百上千人在外头等着。
这些人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世家大族的权贵。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差不多两个时辰,这些着急的家属就已经在外头候着了。
甚至马车都排到了三五里外。
人群中忠安伯爵府的钱夫人站在了最前面,他有两个儿子参加的今年的会试,为此,她可是跑遍了金陵城的大庙小庙,光烧香拜佛的钱就花了上千两,为的就是求菩萨保佑自己的两个儿子能一举高中。
在她身后的是光禄大夫裴正的妻子,陈娘子,她也有一字正在考试。
“也不知他们考得怎么样了?”钱夫人一边揪着手绢,一边望着那关闭的贡院大门。
贡院里有几千名学子在考试,但却非常的安静。
“应该挺难的,据说试题都是皇上亲自出的。”陈娘子回道。她这心里也很紧张。
“听说元祐二年的策问就是皇上出的题,没有听考生说很难呀。”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不远处有御林军来了。
两排御林军跑向了贡院的大门,他们一边开路,一边将这些守在外面的百姓赶到路边上去。
“都站边上去。”御林军手持长枪,将一众百姓全部赶到马路边上。
不一会儿后,一辆马车缓缓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