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525)+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而此刻他的眼中有一丝期待。他知道女子若怀孕了,也会出现呕吐的情况。

“回信平君,皇上没有大碍,只需多休息就好了。”张太医回道。

他并没有说皇上可能是怀了身孕。

第785章 南北大运河

五日后,早朝会。

因下大雨,朝会推迟了半个时辰。

一些官员甚至淋湿了头发和衣裳,不得不在宫里临时换了衣裳再来上朝。

顾瑶今日比这些大臣们先到。

她坐在金銮殿上,等到人来得差不多后才开始主持朝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们一起行礼。

“平身!顾瑶看着这些官员,发现有的人还穿着湿衣服后,说道:

“今日天气不好,朝会耽误了些时间,要换衣裳的先去偏殿换衣裳。”

现在农历五月下旬,按理说北方应该少雨的季节,但这雨竟然从昨晚下到了现在。

但皇上说完后,百官们并没有动,就是衣服湿了的官员也没有去换衣裳。

一会儿后,工部尚书张元庆站出来。

他从袖口中掏出了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奏折,行礼后说道:“皇上,臣有本上奏。”

“呈上来!”

王公公下去取了奏本。

顾瑶将这厚厚的奏本打开,一看发现竟然写了七八页,至少两三千字的折子。

“这折子有点长,朕先看会。”顾瑶随口回道,随即认真看了起来。

下面的官员们不知道这位工部尚书上了什么折子,于是乎大家都在等着。

而这一等就是半刻钟。

顾瑶花了十几分钟才看完,看完后,他看着工部尚书张元庆,道:“你建议朝廷修一条从南到北,长达四千二百里大运河。这是你这个工部尚书的个人主张还是整个工部的建议。”

顾瑶问道,在古代没有机械运作,修这种大运河可是个十分庞大的工程。

“禀皇上,此是臣自己的主张。”工部尚书张元庆回道。

“我大越虽然河流湖泊众多,但绝大多数河流都为由西向东流,导致南北交通不便,南方产的大米、食盐、茶叶、丝绸等等物资多数都走的陆运,不仅运输不便,成本也十分高昂,若能修通南北大运河,则这些东西都可以走水运。所以臣建议修建一条从南到北,连接北方十八郡、江北、江南、广北、广南的运河,让我大越通过这条水路实现南北互通,一个月便可从南到北行四千里路。”

顾瑶看得出来对方对修建这条运河应该是计划有一段时间了,这折子里连怎么开挖,经过那些地段都写出来了。

顾瑶于是再问道:“张尚书,这人力挖运河可是巨大的工程,你折子里没写,需要多少银子,多少人力。”

这个才是重点。

“皇上,臣对此做过估算,需要至少两千万两银子,五百万青壮年参与。”

张元庆说完,顾瑶皱了皱眉头,没有接话。

但很快有其他人站出来了。

先站出来的是御史邱泽。

“皇上,张尚书的这个建议,臣不赞同。当下我大越与戎国和南云国都在交战,每年都要耗费无数的银钱和粮食。这个时候再修如此浩大的运河工程,会掏空国库,对朝廷来说,是个巨大的灾难。”

很快礼部尚书杨东庭也站出来了,说道:“皇上,臣也不赞同张尚书的提议。两千万银子去挖一条运河,就为了省些路费,如此劳民伤财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第786章 臣绝不是为了私利

张元庆见许多同僚都站出来反对自己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对着大殿上的帝王在鞠一礼道:

“皇上,臣承认修建运河劳民伤财,但这是千秋万代,造福亿万百姓的利国利民的大工程,若能修成,万万年后,后世的百姓也会记着皇上的丰功伟绩。”

“什么利国利民……”吏部尚书孙锦成也站出来了,他看着平日里和自己就不和睦的工部尚书,怼道:“工部怕是许久没有肥差,就又把这个馊主意提出来了。”

“孙尚书,你什么意思?”

张元庆扭头看着这个吏部尚书,自己和对方应该是没有仇怨的,但对方这样说,明显是针对自己,针对工部。

“什么意思张尚书自己明白。七年前,你还是工部侍郎的时候就向当时文宗皇帝上了奏本,提出要修什么南北运河,被文皇严厉的驳斥了。现在你又向当今皇上提出这个荒唐的建议,你什么心思你自己心里最辛苦。”

一直没说话的顾瑶在这时冷咳了一声。

他看着这些站出来的官员,冷声道:

“好了,都冷静一些,勿在这朝堂上吵架。”

顾瑶感觉这些文官是真能吵,吵起架来跟那个市井泼妇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