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521)+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这铜鼓街在他看来是金陵最糟糕的街道的之一,卖的都是一些便宜杂货,来这里的也都是一些普通百姓。这里甚至连个茶楼都没有。

第779章 普通百姓的生活

“走吧,咱们去看看。”

顾瑶可没觉得这里差。

这里之所以显得乱,主要是路两旁有许多摆摊的,所以显得路上有些拥挤。

顾瑶来到了一个摊位前,发现一位大伯在卖竹制品,有篮子、背篓、簸箕等等。

顾瑶看着这些东西,在现代也有这种用竹子编织的东西卖,尤其是在农村里,还有一些老人会编。

“姑娘,要买篮子吗?”

大伯看到有位姑娘站在了自己小摊前,忙高兴地问道。他今日还没开张呢。

顾瑶弯腰,拿起了一个十寸大小的篮子,在古代没有塑料袋,这种篮子是提东西最好用的工具。

“这个怎么卖?”顾瑶笑着问道。

大伯伸出了五根手指,用有些沙哑的声音,回道:“五十文。”

“五十文……”

顾瑶点了下头,不知道这算贵还是便宜的她,想了想后问道:“大伯,您织这样一个篮子要多久?”

顾瑶对这种手艺活是真没不大了解。

大伯回道:“这种一天织两个,一个大概要三个时辰。”

顾瑶听后淡淡一笑,心想这一天织两个,一个能卖五十文钱的话也不少了。

“那您一个月能赚二三两银子,可比得上宫里那些宫人的月俸了。”顾瑶随口回道。

然而大伯却摇了摇头,回道:“姑娘,这怎么比得了宫里那些宫女、太监的月俸呢,我这一月织二十天,另外十天出摊卖货,卖了货一成的收入得给街道上的管事交地租呢。”

“哦,这街道还有管事?”

顾瑶之前并没有在街道上看到什么管事。

大伯:“当然有,那些管事的说,这是朝廷允许收的,我们所有的小摊小贩都要交这个钱才允许出摊卖货。我们也没有办法,这要收地租,咱们也只能把价格提高一成。”

大伯很是无奈道。自己辛辛苦苦一个月,但真正到手赚到的钱,一个月也就1700文左右。

顾瑶轻叹一声,这种情况确实苦了百姓,但这应该算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活动,现代社会出去闹市摆摊也要收租金。只是不知道收的这些钱是被人贪墨了,还是真的上交了朝廷。

“姑娘,您买一个吧,我这的篮子可比别家的耐用,您用个五年十年的都不会坏。”

大伯见这位姑娘一直问自己却没买,心里顿时有些急了起来。

顾瑶扭头看向了一旁的楚奕,她伸了伸手,示意对方给自己银子。

楚奕从兜里掏出了一两银子放到顾瑶的手中。

顾瑶笑着将银子递给了这位大伯,道:“就买这个。”

大伯愣了一下,然而他却没有去接这两银子,而是摆了摆手,道:“姑娘,您没有铜钱吗?或者碎银也行?”

这一给就是一两银子,他得找950文钱给对方,他身上都没这么多铜钱。

顾瑶随即又看向秦萧,然而秦萧也摇头了,他也没有带碎银子的习惯。

见两人都没碎银子,顾瑶便大方的将银子直接放在了一个篮子里,道:“大伯,这个就赏你啦,不用找了。”

说完,顾瑶提着篮子走了。

第780章 现实好像不是这样

往前走了几丈远后,顾瑶进入了一家粮铺。

这家粮铺看着不小,是两间铺子打通的,有六十个平方那么宽敞。

顾瑶进去后,看到有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在买米,买盐。

顾瑶便也走了过去。

只见每个米缸上面都挂了木牌,上面标了价格。

顾瑶见一位妇人正在买米,便走到对方的身旁。看着对方拿着一个木勺,将米舀到一个布袋里。

妇人舀了五六勺后便停下了。

“大神,就买这么点够吃吗?”顾瑶琢摸着对方就买了十斤左右。

“这米价太贵,只能先买一点填饱肚子了。”妇人随口回道。

顾瑶于是看向这个米缸上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着玄米八文一斤。

顾瑶想八文一斤应该不算贵,之前马伯恩跟他说的是米价是十二文一斤。

随即,顾瑶看了看缸里的米,这米看着碎碎的,而且颜色有些发黄,并不是白米,应该算比较差的米。

“八文钱一斤很贵吗?好像往年也是这个价:!”顾瑶看着这位四十多岁的妇人,疑惑道。

妇人没想到这女孩说出这样的话,于是反驳道:“姑娘,您是还没出嫁,没有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或者你是富贵人家的姑娘吧。咱们普通老百姓,一个月只能赚个一二两银子,为了全家能吃饱饭,这银子都得省着花,要不家里孩子都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