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最后一行写着:
第741章 元祐三年赋税收入
(元祐三年,全国三百三十州合计上缴赋税一亿六千三百二十八万两)
看到这个数字,顾瑶先是睁大了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她露出了满脸的笑意。
“好啊!竟然比元祐二年多了两千多万两。”顾瑶有些激动地说道。
下面的一些官员听到这话,有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有的则看向户部尚书马伯恩。
不知道这个家伙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多收了这么多税银。
顾瑶也看向了马伯恩,这个前年才由丞相推荐给自己的人才,她笑道:“马尚书,你这差事办得不错,朕记得元祐二年全国收上来的税银只有一亿四千两,去年竟然多了两千多万两。”
顾瑶想,两千多万两,这可够她打好几个月的仗了。
马伯恩站在殿前,他不紧不慢地回道:“皇上,这是您的智慧,您登基后,用铁血手腕严惩贪官污吏,那些原本靠官商勾结而少交税不交税的商人们,现在都老老实实把税银交上了,再加上您出台的政令,开放边境,允许百姓和外邦商人直接做买卖,更放开了官府对食盐、茶叶、白糖、丝绸等几类物资的管控。所以现在民间商贸繁华,于外邦的商贸往来也越来越多了,税银自然也就多了许多。”
马伯恩将功劳归给大殿上的帝王,然而这些建议都是他给皇上提的,皇上只是采纳了而已。
顾瑶抿嘴一笑。
心想,这家伙果然是个狡猾的。
表面上是在夸她这个帝王,实际上是给他自己站台。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能多收上来这么多税银,这个家伙就是有能力的。
顾瑶于是想了一下,说道:“朕出的政令再好,也得执行得好啊,户部是好样的,朕就喜欢你们这样能办事,能办好事的臣工。”
“臣代户部谢皇上夸奖。”马伯恩深鞠一躬回道。
顾瑶接着又道:“户部这次有功,朕赏罚分明,有功就当赏,凡户部当差的官员不乱官职大小,一律赏白银两千两,稻米两百担。”
听到这条旨意。
下面站着的户部的官员们都不淡定了,随后,户部的两位侍郎,以及户部主事等其他官员也都站了出来。
他们一起跪下,行礼道:“臣等谢皇上隆恩。”
顾瑶看着这些官员,记得两年前户部可不是这些人在当差,当时的户部还是陆丁元那个奸臣当道,贪赃枉法,监守自盗,联合刑部、工部、三司等十几位官员,贪墨朝廷几千万两银子。
铲除了这帮贪官污吏,国库才有了银子。
顾瑶于是又看向马伯恩,她还没有忘记,这个家伙两年前还在海洲当个八品芝麻官,现在看来,此人是真有才,而且有魄力。
“马伯恩,朕听闻你在金陵还没有购宅子,是租的宅院,是吗?”
“回皇上,臣买不起金陵的宅子。”马伯恩直言道。
金陵的宅子可是金子做的呀,随随便便一套两进两出的宅子都要上万贯钱,他现在虽是户部尚书,但一年的俸银也不过三千两,养着一家老小几十口就差不多了。
第742章 无才无能的官员朕不会提拔
顾瑶笑了笑,随即开口道:“朕赏你一套,白兰山下的梨园就给你住了。”
马伯恩:……
马伯恩顿在原地,愣愣的看着大殿上的君王。
“怎么,给你宅子你不想要?”
顾瑶看对方傻愣在那里,呵呵笑了一声。
马伯恩回过神来,他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同僚,发现大家都用不太正常的眼光看着自己后,他吁了口气,随后跪在了地上,对着大殿上的帝王,说道:“皇上,这梨园也太大了,臣不要这么大宅院。”
梨园他知道,那可是皇家的财产,皇上一般只会拿来赏赐给皇亲国戚或者功勋贵族的。
自己虽是二品官,但眼下若得了这等赏赐,可是要被人眼红的。
“宅子自然是越宽敞住的越舒服,朕就赏你了,待会下了朝,找女官周玲要钥匙,改日便搬过去吧。”
顾瑶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
她是君王,她要给出去的东西,谁也不能拒绝。
“臣……谢主隆恩。”马伯恩知自己不能拒绝了,于是只得应声谢恩。
只是住那么大的园子,怕又要多养一二十个下人了,到时候家里开销更大。
顾瑶看着满朝的官员,发现一些人的神色果然有些变化,于是他再道:“朕说过尔等只要差事办得好,朕就会给你们机会,不仅仅是赏赐,还有升官的机会。”
“朕知道,你们有些人真本事没有,但阿谀奉承、攀附权贵却玩的很溜。但这一套在朕这里没用,不办实事,无才无能的官员朕不会提拔,更不会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