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333)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

一个月后,研究院迎来首次成果展示。

大厅中,各国学者齐聚一堂,观看各项新技术的演示。

一架由波斯与大唐工匠共同研制的飞行器模型腾空而起,在空中滑翔了一段距离后平稳落地,引起阵阵惊叹。

“这……竟然真的飞起来了!”一名日本遣唐使瞪大双眼。

另一侧,太医署展示了新研发的复合药剂,能够快速退烧并缓解疼痛,效果远超以往的汤剂。

最令人瞩目的,是信息组带来的“机关报文台”。只需输入指令,便可自动记录、分类、传送消息,大大提升了效率。

房凝雪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

夜晚,她回到东宫书房,翻阅着各国送来的最新研究报告。忽然,一封密信被悄悄递到了她手中。

信中写道:“太子妃,我们在西北发现了一批疑似古代机关术的残片,与您之前收集的符号高度吻合。请速派人前来确认。”

她眉头微蹙,正欲提笔回复,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沈墨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太子妃,刚刚收到消息,有一批吐蕃工匠在回国途中遭遇不明身份之人袭击,随身携带的图纸全部失踪。”

房凝雪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

“查是谁干的。”她冷冷道。

沈墨点头:“已经在追查。”

房凝雪深吸一口气,望向窗外的夜空,心中隐隐觉得,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正逐渐浮出水面。

而她,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掌握主动权。

第202章 航天探索计划

夜色如墨,长安城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房凝雪站在东宫书房窗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吐蕃工匠被袭、图纸失踪的消息让她心头沉重,但她知道,眼下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等着她去推动。

沈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太子妃,工部主事和几位国子监博士已在议事厅等候。”

房凝雪将密信收起,转身披上外袍,眼神沉静而坚定:“走吧。”

议事厅内,气氛比往日更加肃穆。工部官员、太医署长官、国子监博士以及数位来自波斯与大食的学者已落座,见房凝雪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李承乾坐在上首,目光落在她身上,低声道:“你昨晚一夜未眠,是因那封信?”

房凝雪轻轻点头,在他身旁坐下,随后环视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昨日研究院成果展示后,我便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我们的科技合作已经初具规模,但若要真正引领世界,就必须迈出更远的一步。”

她顿了顿,取出一份卷轴,缓缓展开。

“我要提议一项新的计划——航天探索。”

此言一出,厅内一片哗然。

“天……天上的事?”有大臣瞪大眼睛,满脸惊愕。

“这岂非妄想?我们连飞鸟都无法驾驭,如何飞向苍穹?”

“太子妃莫不是玩笑?”

房凝雪并未理会众人的质疑,而是继续道:“你们或许认为这是异想天开,但我想提醒诸位,一年前,谁敢相信一架木制之物能腾空而起?谁能想象机关竟能自行记录信息?可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现实。”

她抬手指向墙上的星图:“古人仰望星空,写下无数传说。而今,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仰望,而是亲自踏上那片未知之地。”

李承乾轻咳一声,目光扫过众人:“太子妃所言极是。大唐若想真正立于万国之上,就不能止步于地面之争。我们必须看得更远。”

一位年迈的工部老臣皱眉道:“太子妃,即便真能造出飞天之器,所需材料、人力、资金皆为天文数字,朝廷未必能长期支撑。”

房凝雪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这是我与各国学者共同设计的‘飞天塔’初步构想图。它并非一次性飞行器,而是可以循环使用,并逐步升级的技术平台。初期目标并不高远,只是尝试将探测器送入高空,获取大气数据、观测星辰轨迹。”

她将图纸递给老臣,“至于资源问题,我会设立专项基金,由朝廷拨款与商队资助相结合,并鼓励民间参与技术开发。”

一位波斯学者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确实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是一次伟大的机遇。如果能成功,我们将改写人类对天空的认知。”

大食工程师也点头附和:“我们可以借鉴水力机与风车原理,改进动力系统。”

房凝雪见众人态度开始转变,继续推进:“接下来,我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研究团队,涵盖天文学、机械工程、火药制造、机关术等多个领域。工部负责选址建造实验基地,太医署协助研究高空对人体的影响,而国子监则要尽快培养一批精通数学与物理的学生,作为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