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314)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她眯起眼,低声对赵子昂道:“盯着那人,别让他跑了。”

赵子昂应声而去。

房凝雪则继续主持会议,面上不动声色。

但她心里清楚,真正的猎物,才刚刚现身。

---

深夜,一间偏僻的茶馆内,一名男子低声对另一人道:“她已经开始动手了。”

对方冷笑一声:“早该来了。”

男子迟疑片刻,又道:“你觉得,她知道多少?”

那人沉默片刻,缓缓道:“比我们想象的多。”

男子皱眉:“那怎么办?”

那人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口气:“既然她想查,就让她查下去。查得越深,摔得越惨。”

话音落下,茶盏轻轻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哒”声。

窗外,一只夜枭悄然掠过,带起一阵风。

第188章 治安状况改善

深夜的茶馆内,那道身影消失在窗外风声中。

赵子昂已不见踪影,房凝雪站在东宫书房窗前,目光沉静如水。她知道,自己已经触到了某根看不见的线,而这根线,正通往更深的迷雾之中。

但眼下,长安城的治安整治行动,必须继续推进。

---

清晨的长安街头,阳光洒落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温暖而有序的景象。巡防营士兵们整齐列队,穿梭于街巷之间,百姓们的脸上多了一分安心与期待。

“太子妃真是神了!”一名老者坐在茶摊边,端着热气腾腾的茶碗,感叹道,“这才半个月,那些横行霸道的地痞流氓就不见了,连赌场都关门了。”

旁边一名年轻人附和:“可不是嘛!前些日子我还听说,有个豪强仗着有后台,逼着小商户交‘保护费’,结果第二天就被抓进大理寺去了。”

另一名妇人低声说道:“听说是太子妃亲自下令,不管是谁,只要犯事,一律严办。”

“哎哟,这可真是咱们老百姓的福气。”老者点头,眼中泛起一丝激动。

而在不远处的一条小巷里,几个曾经混迹街头的小混混正低头蹲在墙角,彼此交换着不安的眼神。

“老大,咱们怎么办?”其中一人小声问。

被称作“老大”的男人咬牙切齿地低声道:“还能怎么办?现在整个长安都被盯得死紧,稍有动作就有人来查,再不跑,迟早被抓进去。”

另一人压低声音:“听说杜德昌跑了,他可是有靠山的……”

“嘘——”那人立刻打断,“别乱说,小心隔墙有耳。”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几人猛地抬头,只见一队身穿黑衣的禁军士兵缓缓走来,眼神凌厉,步伐坚定。

他们对视一眼,悄悄散开,消失在人群中。

---

与此同时,大理寺大堂内,几名涉案官员已被押解至公堂之上。

“跪下!”衙役一声喝令,几人瑟缩着跪倒在地。

房凝雪并未亲临,而是由李承乾派来的钦差大臣主持审理,但她早已将证据整理清楚,并命赵子昂亲自监督此案进展。

“你们可知罪?”钦差冷声问道。

一名年长的官员抬起头,试图辩解:“草民虽有疏忽之责,但也并非有意纵容……”

“疏忽?”钦差冷笑一声,翻开案卷,“挪用赈灾银两、勾结地方豪强、私设赌坊、贩卖人口……这些也是疏忽?”

那官员脸色瞬间惨白,低下头不再说话。

另一人颤声道:“请大人明察,我们只是听命行事……”

钦差冷冷扫过众人:“听命于谁?”

几人沉默不语。

钦差拍案而起:“来人,押入天牢,待进一步审讯!”

随着衙役上前拖人,大堂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人群中有人大喊:“太子妃万岁!”随即更多人跟着高呼。

“太子妃万岁!”

“太子妃万岁!”

呼声如潮水般涌动,传遍整个大理寺门前。

---

数日后,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已难觅昔日的混乱景象。

原本猖獗的盗匪团伙纷纷销声匿迹,不少甚至选择远走他乡。赌坊、妓院、地下拳场等非法场所相继关闭,许多曾受压迫的百姓终于敢挺直腰杆走路。

东宫门前的“百姓申诉台”依旧热闹非凡,状纸堆叠如山。

房凝雪每日都会亲自翻阅部分案件,从中筛选出重点线索。

赵子昂走进书房,递上一份新的情报:“太子妃,泾阳那边传回消息,杜德昌确实曾在一处偏远山村短暂停留,但目前已无踪迹。”

房凝雪接过情报,略一浏览,淡淡道:“继续追查,他不可能凭空消失。”

赵子昂点头:“属下明白。另外,柳延之最近频繁出入长孙府,似乎在密谋什么。”

房凝雪眼神微眯:“看来,他们已经开始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