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凝雪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另外,我们还要提前规划好航线,与海外诸国建立联系。可以先派使者前往周边国家,洽谈贸易事宜,签订贸易协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会议开得十分热烈。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禀报:“太子殿下,太子妃,门外有一位自称是海外商人的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房凝雪和李承乾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些疑惑。李承乾说道:“让他进来吧,看看他有什么事。”
不一会儿,一名穿着奇特服饰的男子被带了进来。他拱手行礼,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在下来自遥远的国度,听闻贵国欲开展海外贸易,特来寻求合作。”
房凝雪和李承乾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不知贵国盛产何物?有哪些商品可供交易?”
那名商人介绍道:“我国有珍贵的香料、精美的珠宝以及独特的手工艺品。这些商品在贵国应该会很受欢迎。”
房凝雪和李承乾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他们与这名商人进一步交谈,了解了他所在国家的情况和贸易需求,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送走商人后,房凝雪兴奋地说:“没想到计划刚得到批准,就有海外商人主动找上门来,这真是个好兆头。”
李承乾也笑着说:“看来海外贸易的前景一片光明。我们更要加快筹备的步伐,争取早日开启这一伟大的事业。”
夜幕降临,太子府灯火通明,房凝雪和李承乾仍在忙碌地商讨着海外贸易的各项事宜。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们有信心和决心,将海外贸易计划顺利推进,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89章 造船难题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太子府的屋檐上,房凝雪和李承乾便早早起身,带着满腔的热忱奔赴造船厂。温暖的晨光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他们的衣角,似是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踏入造船厂,只见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巨大的木材堆积如山,工匠们有的挥舞着斧头,砍削着木材;有的手持锯子,将木材切割成合适的形状;还有的在测量尺寸,确保每一块木板都精准无误。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锯木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火朝天的劳动之歌。
房凝雪和李承乾径直走向造船的核心区域,那里摆放着一艘初具雏形的大船龙骨。龙骨坚实而粗壮,像是这艘船未来的脊梁,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希望。李承乾伸手轻轻抚摸着龙骨,眼中满是期待:“凝雪,这龙骨看起来甚是坚固,假以时日,必能造就一艘无比出色的海船。”
房凝雪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不错,这龙骨乃是船只的根基,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过,我们此次要建造的是能够远航海外的船只,还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两人随即与造船工匠们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工匠们围拢过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皱着眉头说道:“太子殿下,太子妃,要造能远航的大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的不说,就这船帆的设计,普通的船帆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很容易被吹破或者失去控制。”
另一位年轻的工匠也接着说:“还有这船体的结构,要承受长时间的海浪冲击,现有的设计怕是不够稳固。”
房凝雪和李承乾认真倾听着工匠们的意见,心中也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仔细研究造船的图纸,不断地比划和讨论。房凝雪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拿起笔在图纸上圈圈点点;李承乾则双手抱臂,眉头紧锁,目光在图纸上来回扫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升高,炽热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全然不顾。然而,尽管他们绞尽脑汁,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工匠,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造船的进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滞,每一个难题都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房凝雪望着那艘尚未完工的船只,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海外贸易计划寄托着太多人的期望,不仅关乎大唐的经济繁荣,也关系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如今造船遇到如此大的阻碍,若是不能及时解决,整个计划都可能会泡汤。
李承乾看着房凝雪焦虑的神情,心疼地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道:“凝雪,莫要太过着急,这难题只是暂时的。我们再仔细想想,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