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凝雪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清晰:“诸位大人,我们并非是盲目冲动地要开展海外贸易。经过这几日的筹备和调研,我们有了更为详尽的规划和应对之策。我们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在海外必定会大受欢迎。就拿丝绸来说,其精美绝伦的质地和绚丽多彩的图案,在海外贵族之中向来是梦寐以求之物。若能将这些特产大量运往海外,必定能为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引进一些我们大唐稀缺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比如某些特殊的矿石,可用于打造更加精良的兵器;还有海外的一些农作物,也许能适应我大唐的土地,从而增加粮食产量。这对于提升我大唐的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承乾也紧接着补充道:“父皇,儿臣认为,海外贸易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往来,更是文化的交流。我们大唐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贸易,能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文化,从而提升我大唐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如同当年佛教传入我大唐,经过融合后,成为了我大唐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吸收海外文化的精华,让我大唐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他目光炯炯,继续阐述着海外贸易的意义:“再者,如今我大唐海军实力日益强大,完全有能力保障海上贸易的安全。我们可以组建护航舰队,沿途保护商船,防止海盗的侵扰。而且,我们还可以与友好国家建立互助机制,共同维护海上秩序。”
随着房凝雪和李承乾的娓娓道来,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开始认真思考他们的观点,朝堂上的气氛也逐渐有所缓和。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待房凝雪和李承乾说完后,他起身走下龙椅,在朝堂上缓缓踱步。
他走到那些反对的大臣面前,说道:“朕知道你们的担忧,皆是为了我大唐的安稳着想。但朕也看到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决心和努力。海外贸易确实存在风险,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摔倒就不敢走路。”
然后,他又转向房凝雪和李承乾,说道:“你们所言有理,但此事毕竟重大,朕需综合考量。海外贸易若能成功,确实能为我大唐带来巨大的利益,但稍有不慎,也可能会引发诸多麻烦。”
李世民回到龙椅前,重新坐下,目光扫视着整个朝堂,说道:“朕经过这几日的深思熟虑,认为海外贸易利大于弊。如今我大唐正值盛世,理应开拓进取,不能固步自封。朕决定支持太子和太子妃的海外贸易计划。”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支持海外贸易的大臣们面露喜色,纷纷称赞陛下英明;而反对的大臣们则满脸忧虑,小声地议论着。
房凝雪和李承乾激动不已,连忙跪地谢恩:“多谢父皇(陛下)圣明,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让海外贸易为我大唐带来繁荣昌盛。”
李世民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就交由你们二人全权负责,不过要切记,务必谨慎行事,制定周全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儿臣(臣妾)遵旨!”房凝雪和李承乾齐声答道。
散朝之后,房凝雪和李承乾走出朝堂,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之情。
“凝雪,我们成功了!父皇终于支持我们的计划了。”李承乾难掩心中的激动,紧紧握住房凝雪的手。
房凝雪笑着说:“是啊,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接下来,我们可要好好筹备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太子府走去。路上,他们遇到了几位支持海外贸易的大臣,大臣们纷纷上前祝贺,并表示愿意为海外贸易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到太子府后,房凝雪和李承乾立刻召集幕僚们开会。幕僚们得知计划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也都欢呼雀跃起来。
房凝雪说道:“既然陛下已经批准了我们的计划,那我们就要立刻行动起来。首先,我们要加快造船的进度,确保有足够的船只用于海外贸易。”
一位幕僚说道:“太子妃放心,我们已经和造船厂那边沟通过了,他们会尽快调配人手和材料,争取早日造出适合远航的船只。”
李承乾接着说:“除了造船,我们还要选拔优秀的船员和商人。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商业头脑,还要对海外贸易充满热情。”
另一位幕僚提议道:“我们可以在民间发布招募公告,吸引那些有冒险精神和相关经验的人加入。同时,也可以从军中挑选一些水性好、武艺高强的士兵担任护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