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普通朋友(45)CP

作者:曹无瞒 阅读记录

秦惟宁再度看了一眼那号码,归属地是北城,没有备注,也没有通话记录。

像是许久没有听到回应,那边有些迟疑地又问一遍,语气也有点低落了:“当歌姐?我是林奕。”

秦惟宁只能回应:“你好,我妈妈她不在,手机落在家里忘了拿。如果有事的话我可以代为转达。”

电话那边顿了顿,像在留有思考时间,不过又很快反应过来:“哦,是小宁啊。”

秦惟宁皱眉,这个女人口中的称呼都太过熟稔,若没有很深的交情是很失礼没有分寸的。

“对不起啊突然打电话过来,你妈妈是不是没和你提起过我。”秦惟宁觉得对面似乎有点失落,林奕很快又继续:“我是许静则的妈妈。我打电话来是想问问,你妈妈有没有时间给小则补补课呢?”

“是许静则告诉你我妈是数学老师的吗?”秦惟宁的语气一瞬间冷下来,他还是对许家太掉以轻心了。

这回轮到对面惊异,林奕停顿半分钟后才说,声音很轻:“我和你妈妈是大学室友呀。”

“……私下补课是违反学校规定的。”秦惟宁心底浮现了种不安的预感。

林奕有些失望地说了句“这样啊”,受到了这样明确的拒绝,下一步似乎也只有客套后挂断。

“那你呢,阿姨看到你数学是考了满分吧。你能帮阿姨一个忙,给小则做家教吗?”

第23章

到了学校李当歌才发现手机不在自己身上,借了同事手机拨给自己号码,是秦惟宁接了电话,借由电波传送的声音像匹丝绸,有着冰冷却华贵的质感。

秦惟宁说李当歌的手机在家里,也许是刚才坐在沙发的时候从口袋里滑出去了,他让李当歌不必担心,手机没有丢。停顿后又说他代接了个电话。

李当歌不便拿着同事的手机长聊,便说回家后再细说,电话那头秦惟宁说好,让她先忙。

她将手机归还给同事,同事关切问她手机有没有丢,李当歌微笑摇头说没有,手机在家,是她儿子接了电话。

同事有些惊讶,问她儿子多大。她回忆秦惟宁出生年份并与现在年份相减后才得出答案,同事笑着说没想到她儿子这么成熟懂事,刚刚他在一旁听着都没往那边想。

接着又恭维是她基因遗传得好,母子二人一脉相承的冷静沉着和高智商。

李当歌回到自己办公桌前批改试卷,想到同事的话突然心绪复杂。

她和秦惟宁之间好像从来没有如电影桥段般煽情的亲情时刻,连小时候的秦惟宁都不会在题为《母爱》的作文中写“半夜发高烧打不到车妈妈背我去医院”的滥俗作文桥段。

秦惟宁似乎从很小开始就会照顾且规划好自己,不需要他人的指点帮忙。起初是不需要,后来是不屑于接受。

秦惟宁会从逻辑推导中缜密地获取行动方案,如遇到暂时迷茫就借助工具和书中经验,翻越重重山峰阻碍,仿佛一切问题只有“暂未能解决”,而没有“无法解决”。

李当歌也承认自己并非那种温情脉脉的传统母亲,作为重点高中的优秀教师,她看过太多天才神童,其中有人化作恒星,更多人的光芒在少年时惊艳四座,却由于自身意志力不足或父母师长未能好好管教而迅速消散。

秦惟宁的光芒暂无消散迹象,但若想要维持则需要长久而艰苦的努力。因此与其他大多数家庭不同,家中常对秦惟宁的成功鼓掌欢呼的是秦源,李当歌更多持冷静态度。

这种平衡在秦源入狱后被无情打破。李当歌突然之间发觉自己对秦惟宁其实并不了解,也不足够亲近。

秦惟宁对他人的保持理性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有时也被称为冷漠。爱的反面有时并不是恨,而是漠不关心。

似乎从未有人让秦惟宁展露出喜欢或讨厌的鲜活情感。

李当歌突然想到之前在家里碰见的名叫许静则的男孩子。那男孩子长相漂亮又充满亲和活力,好像天生可以活跃周围气氛,吸引他人目光与支持——这点也许遗传自他母亲。

从李当歌育人无数的丰富经验看来,这男孩子额外拥有难得的领袖气质,如能保持并多加磨砺,他日前途或不可限量。

秦惟宁能在转学后结交到这样的朋友是很不容易的,何况秦惟宁极度在意个人隐私边界,不会轻易让他人登门拜访,更不可能到其他人家里过夜。

可是李当歌又因为一些陈年往事而在心底产生抵触,认为秦惟宁不该和许静则太过紧密地交往。

李当歌陷入纠结,不知道是否该阻碍这段友情,又该如何向秦惟宁阐述理由。

李当歌回到家时,秦惟宁正在做数独游戏,李当歌的手机在客厅茶几上安然摆放。

上一篇: 守护甜心横滨分店 下一篇: 又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