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71)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压在心上的石头,他正在努力一点一点的击碎,目睹一切的孟古青也为他高兴,高兴的同时心里不免生出一丝隐忧,若真到了跟靖王一派彻底撕破脸的时候,她这个东胡亲贵出身的皇后又该何去何从呢?孟古青想着自己的心事,手被人握住用力捏了捏,回过神对上一双湛然带笑的眸子,有些惊喜,“你醒啦?”

第028章 龙凤双烛

太后特意吩咐要回来过重阳节,还要宴请内外命妇,宫里便以最高规格准备了一场宴会,结果皇帝失踪,幸而有惊无险,峰回路转,平安归来,不过重阳也错过了。最高领导两个都病在床上,皇后便遵旨将宴席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供奉先帝祖宗宗祠灵前,一份按照等级给朝臣们发下去,以表恩宠。

孟古青在凤仪宫打点赏赐的时候,阳娥公主也在,她这一次也是吓的够呛,本来一开始太后去上林行宫就打算带她一起去的,中途突然反悔叫她在京里等一段时间再说,要不是她从小在太后跟前长大,差点以为太后终于看不过她跟驸马闹的不成样子,要失了恩宠了。乃至太后传信安排她过去,却是跟着靖王妃跟何夫人一道,叫她一路上多看顾点,明知她跟何夫人不对付,还叫她看顾靖王府家眷?阳娥公主深想了想,没想清楚太后的意思,但也明白太后不会无的放矢,原本对靖王府的三分留意增添成了七分。

到了上林行宫,才庆幸这并非她多此一举,太后好像突然之间跟靖王妃亲近起来似的,将靖王妃、何夫人妻妾二人安排在距离松鹤堂最近的兰花院,每一日用膳赏玩,总邀着一起,极尽恩宠。直到皇上出关的消息传来,阳娥公主立刻反应过来,太后对靖王妃的恩宠,不如说是一种监视跟防备,她懊恼自己突然变的迟钝,娘家的事情竟然都被母亲跟弟弟排除在外了,这一下再不敢自怨自艾,将精力跟心神都放在了太后身上。

其实并非皇上跟太后疏远了阳娥公主,一来这一切事情的主导都是赵东临,他觉得无关紧要的地方连太后也瞒着,何况八面游走的阳娥公主,都说事以密成,告诉了阳娥公主等于告诉了个大喇叭,他又不蠢。再者,他信赖的是皇后,尤其这一段时间是他们心灵最契合的时候,他不愿任何人插进来破坏这种相依相偎,事实证明,皇后也做得很好,经过这一次,他能明显感觉到她态度的软化,再接再厉,磨着她留宿皇极殿,每一日同床共枕,同桌而食,他处理朝政便叫她在一边陪着,相信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

孟古青却实在不适应他这样黏糊,念在这人伤势未愈,立功归来,勉强敷衍了两日,趁着他召见外臣的功夫,从皇极殿溜回了凤仪宫。还是不得清净,阳娥公主看过太后,溜溜达达过来了,阳娥公主是这次被排除在外吓到了,觉得自己有必要多关心太后跟皇弟,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她怎么也算个得力的自己人啊,皇后处理宫务,她跟在太后身边耳濡目染,最知道太后的喜好了,提点的几句连掌事姑姑们也点头。

这几日秋雨绵绵,一直下着,似有还无,民间说这样的羊毛细雨连灰都打不湿,却一直不停,孟古青在凤仪宫侧殿的暖房里见人,还不到用碳取暖的时候,但也燃了三角兽鼎炉,撒一把百合香,驱逐空气中的湿意。

阳娥公主跟前跟后,热情的很,身手不打笑脸人,孟古青不好赶她,便将人请进暖房喝茶,阳娥公主自觉该帮皇后分忧,斟酌道:“这几日杨夫人进宫勤快,贵妃娘娘沉寂不出,都说是被古太妃造的谣言吓到了,其实娘娘送给杨家的恩赏倒可以丰厚一点,安他们的心,不然这话越传越远,往后大皇子懂事了,知道了多不好,——古太妃也是,竣弟弟那个样子,太医早就说过寿数不长的,她怎么就看不开呢?徐贵妃绝没有她说的那样的。”

阳娥公主到底还是护着徐贵妃的。

古太妃的事情,太后、皇上回宫后,作第一批大事就报了上去,本来这种在宫里擅用秘药的行径是很叫人忌讳的,还牵三挂四将皇后跟贵妃都扯了进去,太后跟皇上都念着已逝先帝、赵竣的份儿上,不肯叫死人不安,从宽处置。人死如灯灭,过去的也随着人常埋地下算了,只草草将古太妃下葬了事,其他的能大事化小,尽量避免兴狱。

如此一来,徐贵妃却不能安了,何况古太妃还将‘殉葬’一说抖落出来,赵东临回宫并未做任何解释,不是坐实了确有此事?阳娥公主跟徐贵妃相交多年,情同姐妹,值此风雨飘摇之际,不能不管,说起来,还真是一片热心肠。可这却给孟古青出了难题,给杨家厚赏不算什么,问题是安不了人家的心不说,杨夫人那个性子,还真有可能当她来炫耀的,那不是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