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69)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你没有害过竣儿,你还敢说你没有害过?皇上被摄政王带去行猎失踪,你明知道竣儿身体不好,受不得寒,我好不容易才瞒着,你把他约出去,让他跟着你去找,他回来就病倒了,这不是你害的吗?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起过来床,你以为你没亲自给他一刀,就不算害他吗?你喜欢皇上,你徐家觉得皇上奇货可居,你就该跟我的竣儿说明白,你一边把他当做退而求其次的退路,一边叫他看着你跟皇上暧昧,徐婉,你太狠心了,他哪里对不起你。”

徐贵妃被古太妃一通痛骂,脸上的表情实在不好,可想到赵竣,也心有戚戚,“我并没有利用过他,我一直当他是玩伴的,我喜欢皇上,我也跟他说的很清楚,他还说祝福我的。”她理解古太妃的痛苦,却也不愿意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那他就要走的那一日,我三番四次派人去请你,你为什么不来送送他?让他就这样带着遗憾死不瞑目。你不用狡辩,我知道,你怕皇上知道猜忌吃醋,你就是这样对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所以你的真心也被人弃如敝屣,这都是你的报应。”成功看到徐贵妃变了脸色,古太妃心里总算好受了些,转而将已经涣散的目光望向皇后,“徐婉跟皇上我本来都不打算放过的,我要送徐婉去地底下跟我的竣儿道歉,要叫皇上跟喜欢的人离心离德……皇后,你的运气太好了……怎么就叫你识破了呢?我这辈子第一次算计人……”

古太妃未尽的话没能说下去,孟古青无法直视她充满怨恨不甘的双眼,叫来王宁先找人将古太妃的法身送回她自己的宫殿,又招了光禄寺的人来,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录了一份口供,等皇上跟太后回来也能有个交代。

转而又想到,赵东临还不知能不能回来,而徐贵妃似乎还对所谓‘遗旨’存有疑问,她最想知道的,恐怕就是古太妃说的‘殉葬’相关的真实性。这个事情,孟古青不想掺和进去,所以也没办法回答她,只能是一种避而不谈的态度,满怀心事地回到凤仪宫,心里一会儿气一会儿急,一会儿就纠结,她也只是个普通人,视死如归的勇气并非人人都有,赵东临实在是给她出了一个难题。

她当真要为了保全自己而去朝徐贵妃下手吗?刚拿到‘遗旨’的时候信誓旦旦不肯做刽子手,可现在徐贵妃也知道了这道旨意的存在,会像她一样不肯伤及无辜吗?她真的不敢赌,明知道现在最好是照着遗旨做,用王宁的话说,就是先下手为强,可那种决心却迟迟下不了。

孟古青一直纠结到晚上,月上中天,望着天上皎洁、亘古不变的月亮,心里倒一下子平静下来,想到《春江花月夜》里的那句‘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亮能不能照到下辈子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如果自己在这个月光如昼的夜晚杀了人,那么往后每一个这样的夜晚,她都不可能良心安宁了。古太妃最后那一句‘这辈子第一次算计人’的莫名语气,焉知不是一种计谋没有成功的庆幸。

她吐口气,再不肯摇摆,“算了,就这样吧,与其在这里想怎么杀人,不如祈求老天让皇上平安回来,所有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这都第三天了,明天无论如何该有个结果吧,“老天爷,他到底怎么样,你快告诉我吧。”

“老天爷并不能告诉你答案,我倒是可以。”

听见这声音,孟古青是真的无语了,猛地窜到竹帘门口,并没有望见人影,但不保证采薇跟扶桑什么时候会到后头来找她,只得小心谨慎回身,压低声音,“世子殿下,你怎么又来了?我知道你艺高人胆大,进皇宫跟自己家似的,但我没有得罪过你吧?你有必要一直吓我吗?”

而且这人耳朵还真是尖啊,她那么小声的嘀咕他都听见了。萧朔本来心情还可以,被她这一问噎的不知该怎么回答,脸上很快便阴云密布,“皇宫不是我家,难道是你家吗?你以为你皇后的位置坐的很牢固?”

这个人果然什么都知道,问题是现在可不是聊这些的时候,孟古青只想叫他赶紧走,“是啊,我的位置本来就不牢固,哪还经得起你来撼一撼,你就大发慈悲,当可怜我吧,被外面的人发现你,我还有活路吗?”

“我既然来,就不会被人发现。”

听他冷哼中带丝不爽的语气,可能觉得被她小看了,像他这种‘高人’应该最不喜欢被别人怀疑本事了,而且他来了京城六年,想必也不是近一年才开始出入皇宫的,要发现早发现了。连她那么低声的自问自答都能听见,一个普通人的脚步声应该不会错过,孟古青放了一点心,忙道:“我知道你武功高强,少有敌手,如你所说,我这个皇后当的也没那么稳,你要看上了这里,你就待着吧,我还有点事,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