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59)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说来,时下确实极为崇尚文人墨客,若有好诗好文章,大家争相眷抄传阅,洛阳纸贵的盛况也时有发生,而且哪怕天潢贵胄,给人比下去羞愧都来不及了,如再有报复的行径传出,那可是惹人唾弃的事情,所以赵东临被骂才会那么忍气吞声。

孟古青懒得去辩黄娴的真实用意,不过第二天几位闺阁小姐的诗作不知是谁传到了太后跟前,太后叫拿去看,还真是以黄娴的最好。太后虽更偏爱东胡亲贵,那也是藏在心里的,对几个闺阁女儿的诗作倒是公正严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黄娴立在太后身边羞涩道:“这是我们乱作的,难登大雅之堂,我听人说,宫里贵妃娘娘才学才是真的好,这一次无缘得见,本来想瞻仰皇后娘娘的墨宝,娘娘不跟我们胡闹,倒无福得见了。”

孟古青看在太后跟前唱作俱佳的黄娴,这下是真无语了,难道不幸叫扶桑这丫头言中了?幸而太后很知道侄女的斤两,一双洞明世事的眼睛依然清醒,笑道:“我们东胡的姑娘都不耐烦这些诗啊干啊的,很是少了些南方姑娘的文静贤淑,幸而她们弓马娴熟,崇拜的都是先帝时期金诚公主那样的女中豪杰,我们先帝也常说,我们老家的姑娘不比男人差,同样能上阵杀敌,安邦治国,倒很不必把她们拘在后宅里。”

太后这一套言论,明显跟黄娴的成名路背道而驰,这话一出,成老王妃几个人都点头表示赞扬,黄娴年纪还小 ,没控制住表情变了变,不过很快恢复如常,附和称是。

孟古青心里给太后点了个大大的赞,有这一番话,黄娴以后在太后跟前应该不敢再提她家里信奉的那一套了,说不定顾忌太后,连成名的那些东西也不会写了,这可是大功德一桩。至于黄娴,如今还翻不出什么大浪,孟古青又是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若再邀她作诗什么的,到真有存心捉弄的嫌疑,黄娴哪里还敢明目张胆,只好用心侍奉太后。

八月到来,中秋将至,太后还没有回銮的打算,皇上听说太后不回来,便打算来行宫陪太后过中秋,同时,也经过留给孟古青的护卫给她送了一则消息,靖王近来被他派出了京城,他一直打算的那件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第025章 等我回来

赵东临来的那一日,是一个艳阳高炙的好天气,得到了消息,一大早用过早饭,孟古青领着一众命妇、宫娥等在行宫高耸巍峨的大门前,官道上远远可见明黄的旗帜露出冰山一角,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皇帝的御驾终于出现在眼前。

赵东临等不及,在皇后率领众人迎上前去,先行跳下了车,拉住皇后的手,“这么热的天其实不用来接的,就在里面等着好了,你看你脸都晒红了。”

其实她也没在外面晒着,一直坐在棚子里,左右还有人打扇呢,又见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亲近,心下好不自在,捏了捏他的手,“没事的,皇上一路舟车劳顿,快进去吧,太后等着呢。”

浩浩荡荡到了松鹤堂,命妇们都是赵东临奶奶辈的人物,不用避讳,一大群的年轻小姐倒是纷纷躲在了屏风后面,满屋脂粉香气萦绕,赵东临听见后面细小的交谈声,朝孟古青看了一眼。孟古青没理他,因为皇上登基十一年了,今年又为了给科举让步推了选秀,宫里只那么几个人,有不少人就打上了主意。

比方说这次行宫避暑,随命妇们来的就有七八位名门闺秀,听说皇上要来陪太后过中秋,几位年长的命妇,又给家里去信,送了年轻小姐来。行宫如今二十几位,走到哪里都是叽叽喳喳、莺莺燕燕。孟古青旁观着,看得出来,太后很乐见其成,尤其看好黄娴跟两家高门小姐。

一个是开国元勋忠义侯史家的二小姐,一个是先帝时候就跟着打天下、如今官拜威远大将军的樊将军家里的小姐。这三个人,一个家是东胡亲贵,一个是实权将军,再有黄娴这个书香门第出来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考虑到了,不过这只是太后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枉顾了儿子的喜好,所以在此三人之外,她还有好几个看好的人选,待这些人一视同仁,就看哪个运气好,被赵东临看上,即刻便可迎进宫封妃。

太后身为大家长,站在大局的角度给儿子选妃其实无可挑剔,孟古青历来看事也喜欢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入手,这样才看得清、看得远,她明白太后的用意,心里虽然有点迟疑,也只是感叹皇家亲眷跟普通人家不同而已。太后却顾忌她的心情,想将几位小姐介绍给儿子,但不能戳皇后的心,于是聊了没一会儿,便吩咐孟古青去看看宴席准备的怎么样,今儿晚上可是要给皇帝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