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不能说的太明白,还得照顾少年敏感别扭的自尊心,孟古青微笑道:“我觉得凤仪宫挺好的,又宽敞又大,那么大的暖房够我养许多花了,太后说我养的比内府养得好,叫我养好了往寿成殿再送点,我才又种下了好几种新鲜花卉。徐贵妃如今正在养胎,老是去打扰她也不好,至于太后跟皇上宫里,不过多走几步路,这点耐性我还是有的。皇上恩典,我也不想推辞,但既然已经花费巨资将凤仪宫修缮好,好端端的不住,又花钱去修永福宫,前些时候太后还说国库紧张,后宫能减省的也该减省些,我怎么好意思再为了自己的私欲花钱呢。”
赵东临自小就是个聪明孩子,太后也时常教导他,跟人交谈来往,要看人做的别看人说的,听话要听内容,不要听语气。皇后恭敬有礼,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不愿意去前头,他心里有点生气。
幸而他是个很懂得隐忍的人,先是给摄政王当了十年的傀儡,现在又被摄政王党几个王叔把住兵权,将他挤在一边当光杆司令,他照样不咽下了这口气。虽说生在皇家,还不如个普通富家小公子过得舒坦,连那些外人都能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皇后好歹是他的结发妻子,是要一生相守的人,他还不能给她点时间适应吗?
第013章 皇后,朕好痛
谭瑛跟徐嫱的婚事定在了景泰九年的腊月十二,黄历上说这一日青龙在渊、名堂日照,是个诸事皆宜的黄道吉日。徐家给皇上跟皇后都发了烫金的请帖,孟古青翻开看了一眼,叫扶桑准备一份礼品送去,至于她就不去了。说起来,进宫也快半年了,孟古青确实对墙外的热闹很感兴趣,而徐嫱的婚事能成,她也算半个红娘,于情于理该去观礼,可那到底是徐贵妃的娘家,徐贵妃的肚子已经五个多月了,太医建议多走动,妹妹出嫁她肯定是要回去送嫁的。
贵妃省亲,多荣耀气派的时候,她这个皇后何必硬凑上去压人家一头,还是不要太讨嫌了。
到了这一日,将小皇帝跟徐贵妃送出月华门,望着那游龙般的长队逐渐远去,孟古青忍着伸懒腰的冲动,转身去太后的寿成殿,正巧有人也在太后宫里做客,还是一位稀客,便是小皇帝的姐姐阳阿公主。阳阿公主二十七八岁,出嫁已经十年,母妃早逝,据说生前跟太后关系不错,所以幼年丧母的阳阿公主便由太后抚养长大,跟亲生女儿没多大区别。
孟古青这是第一次见阳阿公主,她嫁进宫来的时候,阳阿公主的婆母去世,公主跟着驸马扶灵回乡,是以小半年不见踪迹,也是听说太后圣体违和,赶在年前回京,一回家便赶紧进宫来看望太后。母女俩小半年未见,见面便说不完的话,还小小哭了一场,有人禀报皇后来了,方破涕为笑。
听采薇打听来的消息说,阳阿公主跟徐贵妃交情很好,徐贵妃不得太后宠爱,她还帮着在太后面前说好话,太后不准徐贵妃进宫,她便将徐贵妃接进自己公主府,再邀请皇帝弟弟去赴宴,给两个人制造见面的机会。太后虽不满女儿撮合,也没有真的生气,足见这对不是亲生的母女,胜似亲生的,感情很好。
一般来讲,跟徐贵妃交好的,都不大可能喜欢鸠占鹊巢的皇后,孟古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进门跟阳阿公主寒暄了几句,看这位大姑姐表情淡淡的,情绪不高,就知道她对自己感官怎么样了,她是无所谓的,毕竟连人民币都有人不喜欢呢,人家不喜欢她,她也不坐在这里碍眼,说了没几句,以去看太后的药膳为借口,遛了。
阳阿公主嘟了嘟那张跟小皇帝颇为相似的嘴巴,暗暗朝殿门翻个白眼,扭头就被太后抓到了,叹气道:“你这丫头,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时候一个样,什么都表现在脸上,皇后又没得罪你,跟你说话你怎么不理?好歹是皇后,后宫之主,将来你靠她的时候还多着呢。”
阳阿公主嘻嘻笑,拉住母后的手撒娇,“我有母后,还要别人看顾做什么?谁有母后这么疼我爱我,母后要活一百岁才行。”
太后脸上也露出笑,阳阿公主确如她的亲生闺女,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跟儿子被分隔两地,幸好还有公主在身边,给她带来了很多欢笑,陪她熬过漫长的岁月。阳阿公主为人也聪明识趣,虽跟徐婉交好,到底对徐婉的母亲杨夫人不假辞色,知道这个人是太后心里的一根刺,跟太后统一战线,很懂得分寸。
原本她夹在太后跟徐婉中间,还挺为难的,现在徐婉身怀有孕,太后的芥蒂也消散了许多,阳阿公主只有高兴的。她这次回来,给太后带了不少外地的特产,也不忘蒹葭宫,从太后宫里出来,就叫人送过去了,一时间想到太后的话,确有几分道理,太后年近五十,身体不好,说句大不敬的话,也不知还能护着她几年,跟皇后搞好关系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