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怀里这个人,也似乎早已经习惯他的行事,最后他还是没有坦白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作用,因为他发现她还是不安内疚的,觉得是自己害他不得不出手吗?真是傻丫头,既然她怕,那这小小隐瞒也不算什么,萧朔非常心安理得,胃口都没影响到半分。
孟古青已经从萧朔话里推测出,宇文泰实际的身体状况已经很糟了,听说是直接死在王贵妃床上的,而得知消息的人,从宫内到宫外的大臣一个个没有半点怀疑惊惧,仿佛早有心理准备,她也就不用想那么多。当然她相信,小变态在其中肯定做了手脚,不然没办法解释这种巧合,可他是为了她啊,她只有感动的。
萧朔要住进皇宫处理宇文泰的丧事,还有接踵而来的登基大典,孟古青也不愿意他每天宫里宫外跑,就收拾收拾陪他住进去了。他们居住的这一处名叫清凉台,位置很高,位于皇宫的中轴线上,早晚都很清凉,孟古青很喜欢这里。
刚开始大家还不适应萧朔身边怎么突然冒出个女子来,往前也没听说新找回来的皇子成亲了啊,说不定就是个宠姬之类的人物,名不见经传,总不可能是未来的皇后吧?抱着这样的心态,宫里宫外的人依旧观望,尤其是家中生有出色女儿的,先皇宇文泰选美,他们恨不得一天就将女儿嫁出去,未来的这一位皇上却是龙章凤姿,神仙般的品貌,谁不爱啊?
不但家长们在观望,待字闺中的小姐们同样期待,先皇的丧葬仪式庞大、隆重,出殡的队伍几乎横穿整个青龙大街,到了皇陵又是各种仪式、典礼。萧朔虽然找回来有一段日子了,但并未频繁在人前露过面,大家都只听说这位前皇后的儿子生的比母亲还要美貌绝伦,犹如天神下凡。
这一次的送葬,堪称他第一次在上京人民面前露脸,令人意外,立刻掀起了狂潮,要不是这是先皇的葬礼,随行人员全部一脸哀戚,掷果盈车的场面恐怕就要发生了。孟古青也跟着萧朔去送葬了,还磕了头,不过可能她的身份有点微妙,大家一概敬而远之,哪怕看见萧朔亲自扶着她上下车会露出惊奇的目光,也还是不肯放下心底那一丝念想俯首。
给孟古青的感觉,她就是继萧朔之后的另一道奇观,没人理她也不在意,彻底将宇文泰送入皇陵安葬之后,打道回府。
第二天是萧朔的登基大典,一改前一日的沉闷哀戚,整个皇城喜气洋洋,孟古青一大早就被从被窝里挖起来,梳洗打扮,她这段日子不知怎么回事,非常嗜睡,每天都迷迷糊糊的,直到凤冠霞帔加身,乘坐上皇后御用的轿辇,来到宣平门前的明光宫,被萧朔牵着一步一步走上最高的瞭望台,焚香、祭拜、礼成,大监宣读封后的诏书之后,将诏书交给春月,才从早起的迷蒙中清醒过来。
准确的说,完全是被吓醒的,他的登基大典,怎么就变成她的封后大典了,而且,他竟然都没有跟她说,孟古青捂着嘴小小打个哈欠,通过凤冠的冕旒看向他,“我以为你只是叫我来观礼的,你就这样一声招呼都不打定了后位,朝堂会同意吗?”
“我娶媳妇,关他们什么事?”萧朔满不在乎一甩袖子,看她实在困倦,低声道:“回去休息吧,这几日累着了。”
孟古青其实一开始做好了他给她封妃的准备的,毕竟一个半路找回来的皇子,肯定会受到很多的制约跟掣肘,他的后位恐怕早就被某些人盯上了,看这些天天在宫里无人搭理的场面就可见一斑,谁知他竟然如此强悍直接。认真想想,也能说得通,宇文家的皇帝多多少少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标准来衡量,瞧瞧宇文泰,宠王氏姐妹宠的自己子孙都快断绝了,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王氏姐妹的罪名罄竹难书,他硬是死不悔改,堪称死了都要爱。
萧朔只是一上位就定了合心意的皇后人选,跟他爹比起来,完全小巫见大巫,大臣们在宇文泰在位时磨砺出的大心脏,完全接受良好,而且萧朔一看也不是个任人摆布的性子,好
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周朝时局,还是别再节外生枝了。有人想着退让,就有人不服气,孟古青没想到第一个来拜访她这个新皇后的竟然是王皇后。
因为登基匆忙,最初定下来的也就是萧皇后的太后之位,王皇后还没着落呢。王贵妃自从宇文泰死在自己床上,知道没人护得住她了,当机立断自杀,追随而去,外面既然瞒着宇文泰的真实死因,王贵妃去世的真相也不能不粉饰,倒是得了个甘愿殉葬的好名声,借妹妹的光,王皇后至今还居住在皇后的宫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