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158)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难道他心里怨怼她将他送走吗?萧皇后心里苦极了,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自从分开后,她如何思念他到半夜睡着都会流泪,每年他生日她都会准备一套新的衣服,幻想儿子穿上合不合身,她极力想尽快填补这些缺失的时光,希望他们能像真正从不分离的母子那样亲密。

她需要儿子,需要儿子洗刷她这么多年所背负的罪名,讨回她曾经受过的委屈,以牙还牙将她受的苦跟难都报复回去;儿子也需要她,她虽然被废了这么多年,毕竟还是扶兰的公主,又还有一个儿子在朝堂上有些支持,只要他们母子齐心协力,什么王氏姐妹,什么王家,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没有想到相认的第一步就跟她想象中不同,她哭的这么难过,而坐在她对面的那个人更多的却是沉默,仿佛事不关己,他只是这一场闹剧中的一个看客。萧皇后有些失望,儿子不能感同身受她的委曲求全跟苦楚,往后还有可能跟她一条心吗?幸好现在只是刚开始,他们还有很多的时间去了解彼此。

道场认

亲之后,光明正大恢复周朝皇子身份的宇文朔总算进宫看了萧皇后两回,但每回也都是淡淡的,萧皇后失望至极,她看出来了,这个儿子似乎在民间待的太久,养成了冷淡的性子,连对她这个亲生母亲都是一副疏远的脾性。

她早已经过够了被忽视、被践踏的日子,她要借助儿子成为太后,成为能影响政局的太后,萧皇后不想再被任何人抛下,她想跟儿子亲近一点,可问题是儿子很冷淡,这要怎么办?

正在思索无果之际,儿子又来看她了,还带来几张药方子,说是儿媳给她准备的,萧皇后心里隐隐失落,儿子娶亲竟然没有跟她提过,可转头又觉得欣慰,——新媳妇至少挂念她的身体跟眼睛,连药方子都送来了,她试着服用了两剂药,眼睛里长年的酸涩感竟然减轻了不少,同时也找到了一丝亲近儿子的曙光。

萧皇后眼睛不好,耳朵却因此而变的灵敏不少,她清楚记得那一日儿子拿出药方,提起自己的妻子,虽然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淡,但话语间的柔和她却是不曾忽略的,既然儿子在乎儿媳,这对她来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吗?

当即她便决定宣孟古青觐见,自从萧皇后所生的七皇子被找回来,又是那样一个绝世无双的人物,宫里的风向就有些变了。王氏姐妹再能笼络宇文泰,再得宠,没有孩子也是硬伤,萧皇后再被欺压,如今手上有两张王牌乃是不争的事实,宫人们最懂得趋利避害了,何况王氏姐妹残暴,萧皇后温良,支持谁对自己更好,不是摆在眼前?

不敢在明面上亲近萧皇后,但萧皇后如今吩咐下去的事情却很少有人违逆,所以孟古青一进宫便有专人接待,一路将她带到萧皇后所居住的宫舍。

萧皇后是废后,顶多一个萧妃的位份,但因为王皇后的忌惮,其实过得连美人都不如,一直居住在永巷最偏僻败落的宫舍,也幸好还有一个二皇子宇文弗惦念着母亲,不至于过得太差,但因为母子俩的病花销巨大,手头上也不宽裕就是了。

如今居住的这间宫舍,还是萧朔被认回来之后,宫里的管监怕得罪这位皇子,顶着王皇后的压力给换的,并不如前头的屋子敞亮簇新,还算俨然通透,孟古青在内侍的带领下进门,就看到一个消瘦的夫人倚在门边,迷茫的眼神毫无焦距,只是无意识望着空中。

不过她的听觉跟嗅觉确定很灵敏,孟古青刚走到阶下,她已经笑出了声,“是朔儿媳妇吧?快别多礼,进来坐吧。”吩咐身边一直扶着她的大宫女去扶孟古青。

孟古青忙站起来谢绝了,跟着进了门,谢坐,在萧皇后的下首坐下,微微抬眼看萧皇后,果然跟萧朔是亲母子俩,生得很像,不过五官更柔美,岁月的痕迹更深刻些,眼睛确实是看不见的,似乎眼珠上蒙着一层白雾雾的东西,眼角发红像是发炎,孟古青心里有了点数,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子。

萧皇后也‘看着’虚空,柔声问道:“听说你是武朝人,父亲还是高昌王?你跟朔儿是在武朝认识的?”

孟古青一听,就知道萧朔没有将她真实的情况告诉萧皇后,不过这个事情迟早瞒不住,现在赵东临还不知道萧朔就是宇文朔,一旦周朝丢失的皇子找了回来,最后还继承了皇位,这么重大的消息肯定不会被周围的国家放过,赵东临只要稍微留心,他本就机警,肯定就能明白前因后果,依照他的性子,孟古青很怀疑他会遣使责问周朝,更有甚者或许会催逼周朝将她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