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113)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孟古青的这个理由是很充分的,采薇跟扶桑一想也是这个理,她们俩的家人,每家十几口都是跟着郡主来的,孟古青也计划着提前叫他们回高昌。这一日下午,三个人关上门,躲在屋里唧唧哝哝商量了许久,最后决定还是找中人去寻卖家吧,一来人家清楚行情市价,二来那些人交际广阔,手上肯定有优质卖家。

中人这个行当虽然属于下九流,其实多少达官显贵也要跟人家打交道,且已经发展的很成熟饱和了,一般的良心厚道中人在市井跟官府也有不小的名气,轻易不肯砸自己的招牌。孟古青原本想借助阳娥公主的名头出去找个可靠的人,又怕被公主知道了坏事,谭瑛也是皇上跟前的熟人,一般有事不肯瞒着皇上,帮不上忙,没办法,还是决定找个时间叫扶桑的兄弟来见一面,商量具体的细节。

这一日晚上,太后不但邀请了高昌王,也宣了孟古青过去,还有皇上,算是一家四口的家宴。高昌王跟太后坐在上首,回忆年轻时候的人跟事,孟古青坐在父亲身边,对面就是赵东临。

他们又有一段日子没见了,再次面对面,能清晰的感知到曾经的熟悉感在一点一点剥离,而她对他的感情似乎也逐渐在从心里淡去,都说人跟人之间活的是缘分,而不是关系,现在她也深有体会。她还是他的静妃,却再也回不到曾经那样亲密无间的状态,即使她能感觉他看她的眼神依然炽热专注,她却寻不回半点对他的怜惜跟喜欢了。

饭后,孟古青扮演着一个被废的皇后落落寡欢、沉默不语的姿态,她自从搬进禁苑,面对后宫诸人一直是这个样子,她知道她们想看什么,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低调点还是有必要的。太后跟高昌王转移了阵地,在起坐间继续说话,隔着一道帘子,孟古青起身走到大殿门前,看太后廊下鲜艳的红梅,有点像她凤仪宫后院的,不知道是不是她搬走之后移过来的。

她在这里沉思,身后有人为她解答,“你要是喜欢,以后等你回来了,选定了宫殿,我叫人再给你种。”

还真是凤仪宫的啊,孟古青有点意外,随即又明白了,太后从来不愿意多事,就是喜欢凤仪宫的红梅也不会在皇后前脚搬出去,后脚就叫人去挖的,必然是宫里某些人为了讨好太后,当然也为了杜绝皇后再回来,连凤仪宫院子里的花草都不放过。而眼前这个人,并没有阻止。她倒不是因为赵东临没有护着一个不再属于她的宫殿而生气,只是感叹,他们真的渐行渐远了,各个方面的。

而他似乎不愿意接受改变,而是固执地站在原地,她也不愿意再给他希望,“就是种满一院子,不是凤仪宫的,不是原来的又有什么意思?从搬出来开始,我就知道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我也不想回去。我不留恋凤仪宫的花,也不留恋凤仪宫的人。”

“也不留恋我,是吗?”他唇边溢出一丝苦笑,“从一开始,就是我在强求,是我一直在追着皇后,求你什么时候能将感情施舍给我一点,我以为皇后愿意跟我在一起,会慢慢地感受我的喜欢,像我喜欢你一样喜欢上我,可是你一直在后退。你不愿意要孩子,不愿意当我的皇后,甚至不愿意留在京城,你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今好不容易坦诚一次,却是为了让我放你离开。”

的确,她之所以表明态度,还真是为了劝他放手,别阻止她回家,孟古青不忍看他沉痛的双眼,说起来,感情方面她确实亏欠他良多,可为了他的皇位,她不是也诸多忍让吗?她以为他们两个之间是可以两清的,她叹道:“你还叫我皇后,你明知道我再不可能当你的皇后了。”就算太后为了东胡着想,再挑一个东胡贵女,那个人也不可能再是她,而南人大臣们也不可能轻易答应,短时间内再选后,照样腥风血雨。

“为什么不可能?”她的态度让他嗅到了一丝动摇,立刻抓住救命稻草般攀上去,“你再等等我好吗?我知道这一次你受了委屈,我会想办法恢复你的后位的,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明珠儿,别走,行吗?”

她真的不想惹他不开心,还想好言相劝,好聚好散,可也真的没有心情再陪他闹了,直言道:“可是淑妃都怀孕了,你再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她以前一直很怜惜他,明明孤立无援很需要帮手,却为了信守对她的承诺,将其他后妃拒在一边,自己苦苦支撑,也一度觉得很愧疚,放弃他,她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好不容易走到现在,他的帝王大业正在一步一步走上正轨,而她也求仁得仁,马上就可以过上舒心自在的日子,多么美好的愿景,她不怨他选了江山放弃她,因为这个问题摆在一百个人面前,九十九个人都会跟他做同样的选择,人之常情罢了,可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