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112)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她刚过来生病那两年,高昌王每一日不管多忙碌、疲累,总要看过女儿,过问她的饮食、作息,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才会去休息。送她出嫁的时候,也很舍得给嫁妆,生怕她一个人在京城吃亏受委屈,高昌王看着是个高高大大的胖子,或许比不得别的父亲才名远播、战功赫赫,叫子女们提起来就骄傲,可他爱护儿女的心不比任何人差,一看见孟古青浓黑的眉毛便扭了扭,“明珠儿,你怎么瘦成这样了?明儿连马也爬不上去了。”

孟古青一腔的欢喜顿了顿,低头看了自己一眼,其实她这两年又长高了一点,十四五岁时候的婴儿肥褪去,自然看着就更苗条了些,但不至于连马也爬不上去,“我不大习惯这边的饮食,换季的时候尤其不大有胃口,但是没瘦多少。马鞭子倒是许久没碰过了,可能生疏了许多,不过等跟着父亲回了家,多练练就好了。”

高昌王眼睛亮了亮,“你愿意跟父亲回去?不留恋皇上了?”

谁说她留恋皇上的?可不能叫父亲觉得她还喜欢皇上,不愿意回去,原主的结局就摆在那里呢!孟古青忙道:“再留恋不还是被废了吗?父亲肯定知道我为什么被废,里面牵扯的人和事都太多了,我以后肯定是没有机会再亲近皇上了,我也舍不得父亲跟哥哥,我想回家去了,我好久都没见过骜儿了,哥哥嫂嫂有没有再给我添侄儿侄女?我想亲眼回去看一看,父亲若是觉得女儿丢了家里的脸,我不回高昌,去我外祖家住就是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你若真的跟皇上没有希望了,自然还是回去好。”只是他今儿刚在太后跟前说了要带女儿回老家的话,太后未答复,皇上就来了。那孩子还是亲热地喊他舅舅,比三年前他送女儿来的时候还要有一家人的感觉,去年底他的请罪书送到京城,也很快收到回复的旨意,却是言语温和,丝毫没有问罪的意思。他又不傻,皇上以前一向待他不温不火,突然看重,肯定是因为女儿的缘故,即使废了女儿的后位,还是很有情谊的样子。

这样一来,他倒犹豫,若是就这样把女儿带回去,拆散了一段良缘却是不妙。太后也说,其实明珠儿很懂事,她身边没有娘家的小辈,留

着侄女陪伴也是她的愿望。那母子俩似乎都不希望女儿回去,若一味坚持己见,把话说死了也不好,这才来探探女儿的口风,哪想女儿却跟他的意思一致,这可麻烦。高昌王坐下,呷了口热茶,转而说起家乡的事情,又召见了女儿的两个陪嫁丫头,问了些闲话。

孟古青留了父亲吃饭,听说太后那边请高昌王晚间过去赴宴,为他接风洗尘。总得留点时间出来休息、收拾一下,于是将父亲送到门口,心里有点担心,因为父亲要接她回去的态度倒是有,口吻却有些吞吐,看起来倒有些无可无不可的意思,如果父亲本来就不坚定,皇上那边再一阻挠,她不是更走不成了?她周旋这么久,处处退让,不就是为了离开吗?要是离不开,那可气死了。

她从来不是将命运交给别人摆布的人,就算有所妥协,那也是一时的,原本的担心在见到父亲之后化为实质,孟古青不愿意坐以待毙,转身回屋叫扶桑将她的账簿册子拿出来。当初从凤仪宫往出来搬,东西多的要命,现下的这处院子又小,很多东西都压在箱子里,箱子又都叠在一起统一放在一个房间,要找什么东西不容易,扶桑道:“郡主这个时候找账簿做什么?这才一年刚开头,是要检点去年的收成吗?”

有些打算,也得叫两个丫头清楚,不但可以一起合计,也叫她们有个心里准备,“不是,我是想将庄子跟田地那些换成银钱,方便储存跟携带,你们俩刚才也听见了,王爷要带咱们回高昌,总不能叫每年大批的管事跑到高昌跟我报账吧,我打算都处理了。”

其实三年前来的时候,她就只打算将带来的那些活物卖了将钱存起来的,但那个时候田庄、土地难得便宜,据说是好些前朝的遗老维持不了京城的高消费,打算变卖家产回老家,所以才会处理原本肥沃的土地跟地理位置上佳的铺面,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孟古青很是低价收购了一批。店里原本的掌柜跟伙计也没遣散,两三年过去,世道日渐和平,京城的土地价格也早涨了上来,除去其中经营的收益,就是现在卖出去也是稳赚。

她的东西太多了,以前一直以为可以光明正大的离开,一应的衣食住行都不愿意将就,置办了最好最喜欢的,想着可以一起带走。一旦赵东临不愿意放她离开,非要将她留下,她总得为自己打算一条后路,外面的那些不动产就要早早的料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