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体会到夏天的一切优点:可以穿得很单薄清爽, 让皮肤尽情感受夏风;可以去海边,夏天的海是一年四季里最蓝的;这个季节走进山里可以观察到更多动物,因为夏天是动物最活跃的时间。
还有一点永恒不变,在夏天郑千玉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冰淇淋球,作为应季甜品,冰淇淋的种类也会推出更多,其中就包括他最喜欢的薄荷巧克力味。
在郑千玉失明之后,夏天这种迅猛、多变的特质成为他触碰这个世界真实一面的窗口。即使看不见、不出门,在黑暗之中郑千玉包裹住自己的心,使自己躲进更深的黑暗之中,夏天让他仍旧听到蝉鸣、雷声和暴雨。
随着它们的到来与渐隐,四季在他的黑暗之中流转,郑千玉想要忘记时间,但夏天让他无法真正做到。
在这个夏天,郑千玉出的门比以往要多一些。他作息健康,起床较早,如今几乎和一同睡觉起床的人进入同居生活。
他们会早起出门,趁太阳还没有爬到最高处散发强烈的光和热,走去附近的市场买菜。
清晨的空气清新,余留夜风的凉爽,郑千玉拿着盲杖,和叶森走进清晨就略显热闹的市场之中。对于应季的蔬菜是什么,天气如何影响鱼类和海鲜,以前的郑千玉一概不知,因为他从来没有买过菜,也几乎不会做饭。
以前他的生活总是转得太快,郑千玉计划着上学,画画,恋爱和家庭,要走去很远的地方,于是他无法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停留,或者说,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研究一些“小事”。
那时他的男朋友也同样如此。在他的世界里,分界线比郑千玉的要更明确:有必要的和没有必要的。
工作是有必要的,和郑千玉见面,关心、满足郑千玉是有必要的,让郑千玉把注意力多放在他身上是有必要的,让郑千玉说喜欢他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都是没有必要的。
现在郑千玉走进菜市场里,听着叶森在买菜。这种感觉实在奇妙,他以为叶森是只会线上买菜的类型。但来到真正的菜市场,他对这里同样了解。
也是,一个真正会做饭的人,怎么会不了解食材呢?
叶森挑选的时候依然安静,而菜市场的摊主大都热情,喜欢和顾客交谈。他们看到郑千玉拿着盲杖,没有问他的眼睛,只是问他们是不是兄弟。
叶森直接答:“不是。”
郑千玉被他吓得一激灵,怕他口吐惊人之语。好在有人结账,摊主又忙着去称重。
叶森选完,也结了账。又去了几个海鲜摊和肉摊,摊主全都很热情地推荐,叶森是很有主见和选择性的,有在认真筛选,挑了一些,有的摊只是看看,没有买。
走远了之后,郑千玉悄悄问他:“怎么不买呀?”
叶森答:“天气不好,鱼不新鲜。”
他的语气平直,全是筛选,并无抱怨。对郑千玉这样没上过菜市场的人来说,很难知道买菜的标准。他道:“你好熟练啊。”
也只有和郑千玉,叶森的话才会多一些。
“我这几年经常买菜。”
郑千玉笑:“为什么?其实我觉得你不像会做饭的人。”
叶森:“是的。
“但这几年,我觉得我需要一些改变。”
他解释道。
又到了郑千玉不敢继续和他聊天的时候。倒不是因为叶森在有意触碰些什么,而是当两个人的交集越深,就不免要提起过去。
郑千玉总是忘记了这一点。
叶森对他的话题不避不让,坦诚相待。当郑千玉因畏惧而噤声时,他也随之沉默,甚至甘愿成为一道界线,不让回忆侵蚀、围猎郑千玉。
他们牵过手走过夏天的清晨。太阳和城市都刚刚醒来,郑千玉听到店铺刚刚开门的声音,车声,自行车路过的铃声,还有赶路上学的学生的说话声。他们经过郑千玉的身边,谈论着期末和暑假。
郑千玉还闻到早点摊的味道,他们停下,叶森低声向他转述菜单上的种类。郑千玉上学时经常在上课前这样买早点,连这样的小事对他来说都是久违。
买了刚出蒸屉的包子,其实出门前已经吃过早餐,所以完全谈不上饿,郑千玉凭着手感掰了一大半分给叶森,有些烫,差点要掉到地上。
不过叶森的手就在下面接着。郑千玉给自己留了一小半,两口吃掉,又用发烫的指尖捏了捏耳垂,像两个口袋里没什么零花钱,所以如此分享早点的中学生。
他们的家离得很近,有时候早上从郑千玉家出门,买了菜,走着走着回到叶森家。因为擅长下厨的叶森要洗手作羹汤,在他自己的厨房会更顺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