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现在宝华楼后厨有四位法国厨子、两位日本厨子,再加上孙毓可和刘易两位美国厨子,报纸甚至用《鬼佬云集,堪比联合国食堂》来形容宝华楼的后厨。
不过谁也没料到,这部片子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圆仔速食面。观众们从片中捕捉到一个信息:立德食品拥有全港最新、最全的食品检测设备。
记者们闻风而动,采访了崔慧仪。崔慧仪带着记者参观了立德食品的实验室。
她说,硼砂事件以及后来崔记味业的卫生问题,让她深感警惕,决心一定要把控好产品质量,因此立德才建立了这个实验室。目前,这个实验室由宝华楼、崔记和立德共同使用。
这几家公司每天的常规检验之外,还会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穿着从头套到脚的防尘服的记者,跟着崔慧仪参观了立德食品的生产线。这才让大家了解到,立德不仅生产速食面,还帮岳宁的宁小厨加工新鲜的米粉和面条,这些米粉和面条还供应给鸿安旗下的卖场。
这次采访勾起了公众对硼砂事件的回忆,港城食环所再次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检查结果不容乐观,硼砂面条、硼砂鱼丸再次出现,而且依旧很普遍。
民众又一窝蜂地跑到卖场去买面条。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了好几天,陆培德和苏菲也回来了,苏菲玩得十分开心,还兴奋地说她有机会体验了国宾馆。然而,陆培德的心病却仍未解决,陆育德和他二叔彻底闹翻了,搬进了新单位的宿舍。
因为这件事,他二婶也和二叔吵了起来,就连已经出嫁的女儿回来劝说,也无济于事。二叔只顾着教小儿子陆明德。陆培德说,明德在扬州当了四年徒,淮扬菜做得很好,二叔还打算找机会派明德来港城学习。听到这个消息,陆育德越发觉得自己成了家里的弃子,这让本就紧张的关系更难修复了。
这能怎么办呢?当初是陆二叔让陆育德过来,可陆育德不愿意,陆培德才来了。选拔赛上,也给了他机会,可他自己在汤里加了味精,导致味道失衡,说到底还是手艺不够到家。可即便如此,他却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别人。事已至此,岳宁也只能劝陆培德放宽心。
陆培德回来后,岳宁便收拾行李,带队回内地。
行程只有半个月,而且目前与他们联系的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粤城、上海,北京的客户只有一家。不过岳宁觉得,既然来了,就该跑一趟北京,带着大家爬爬长城、逛逛故宫,也算是让大家度个假。
一大早过了关,岳宁先带大家到乔君贤的益美厂待上两天,让大家逐个工位了解,对工厂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益美厂后面又在建造新厂房了,这栋新厂房是用来生产微波炉的。乔君贤自从在电饭煲上取得了成功,就彻底放弃了最初做收音机的想法。
上次他哥结婚,大堂哥请他们帮忙,乔君贤帮忙联系了PN公司。他在宁宴请了PN公司港城的总经理,大家本就相熟,再加上鸿安虽然由百货公司转型成了名品折扣城,但旗下的大卖场经营得十分红火,原本就和PN有业务往来。酒过三巡,那位被派驻到港城的日籍高管话也多了起来。
这位高管和他们分析了看似风光的PN所面临的困境,提到公司上层一直给他们这些派驻海外的职员施压,要求开拓新的市场。
他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日本国内家电市场近乎饱和,增长已经停滞。我们的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原本,欧美市场是我们的重要阵地,可近年来,美国对我们的家电产品设置了重重障碍。1977年,美国强制要求我们接受电视机出口自主限制,规定1977-1979年这三年间,每年对美电视机出口量不得超过175万台。这对我们的彩电产业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创,大量的生产线被迫闲置,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乔君贤一边为对方斟酒,一边好奇地追问:“那后来呢,难道就一直这样受限制吗?”
日籍高管苦笑着摇头:“哪有那么简单。美国的贸易保护手段层出不穷,除了出口数量限制,他们还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就拿彩电来说,一旦被裁定为倾销,就要面临高额的反倾销关税,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飙升,竞争力锐减。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在政策上对本土家电企业大力扶持,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诸多好处,进一步挤压我们的市场空间。如今,我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日子越来越艰难。”
美国对日本家电产业的反制措施环环相扣,让日本企业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