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662)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后来丁胜强开了胜华楼,也向他购买猪肉。丁胜强出事之后,他有两个月的肉钱都没收到。

幸亏岳宁依旧把送猪肉的生意交给他做。宝华楼需要的肉品种虽然繁多,但货源都由宝华楼自己联系,他只需准时到本港的定点屠房取货,然后按照要求送往各家门店。

他不需要垫付资金,只需按要求送货,每个月都能准时结款,从不拖欠。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的日子就宽裕起来。

“前两天碰见卖鱼荣,想跟他打招呼,他却侧过头不理睬我。”猪肉强感慨道,当年他们几个人,也多亏了岳宝华照顾生意。

“你日子好过了,他还在为了一点生意奔波,谁也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落魄。他当初能把我爷爷预留的老鼠斑卖给丁胜强,坑我爷爷;如今我做的生意更大,要是竞争对手给他点好处,指不定他会做出什么事来。我自然也不可能用他。”岳宁对他说。

“我没这个意思,就是感慨一下。”

验货的职员切下两块肉,放进塑料袋里,贴上标签,稍后会把这些抽样材料全部送往立德的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

自从上次硼砂事件之后,崔慧仪陆续添置了各种测试设备,如今立德的食品检测设备可以说是全港最齐全的。

宝华楼下属的店面每天都会现场取样送检。

拍摄完验货过程,摄制组跟随岳宁进入后厨。

里面的清洁工正在忙碌。透明厨房固然好,可又有几家酒楼敢真正做到透明?单是保证大玻璃的清洁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每天晚上晚市十点结束后,店铺会进行初步清洁,而深度保洁则安排在每天早上五点到八点。

八点左右,朱莉玲祖孙俩和刘易在蔡致远的陪同下来到宁宴陆府。

此时清洁工刚刚退场,侍应生开始上岗准备摆台。一组人员开始布草:两个人铺好桌布,另一个人拿着熨斗过来,若桌布上有折痕,就仔细熨烫平整,同时检查桌布的四个角是否对齐,以及椅子到桌子的距离是否合适。

花店配送来了当日的鲜花,侍应生在每张桌子上摆放上不同的插花。

戴着白手套的侍应生开始摆放餐具,他们会对着灯光再次检查,确保每个玻璃杯上都没有水渍。

岳宁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刚刚写好的菜单。

她亲自把每张菜单放在对应的桌子上,并向祖孙俩介绍,这一步是陆培德提出的要求,当日主厨必须亲自书写菜单并放置在桌上,以此表示对每一桌客人的情况都了然于心。

“哇哦!这么讲究?”孙毓可看向她奶奶说,“奶奶,我以为您已经够细致了,没想到还有比您更注重细节的酒楼。”

“细节决定成败。”岳宁说道,“高档餐厅和中低端餐厅的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中低端餐厅的客户大多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没有其他目的;而高端餐饮大部分做的是宴请,宴请不仅仅是吃饭,更是顾客为了达成某个心愿或目的的场合。所以,高端餐饮要致力于提升客户的体验……”

闲聊之间,厨师们陆续到岗。

第290章 去内地

《宁宴的一天》在HTV的生活娱乐频道播出了。

电视里岳宁稳稳当当地展示了她做的扒海羊,但她自己也坦言,十次里有八次成功,仍会有两次失手。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功夫,还需勤学苦练。

不过,她还向大家演示了一种绝对不会翻车、普通人也能扒出完整菜肴的技巧——箅扒。

电视里的刘易见状高兴地大叫:“原来还有这个办法!”

他又疑惑地问:“既然可以这么简单,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功夫学那种技巧呢?”

岳宁向他解释:“大师傅们为了精准掌控那细微的火候,才练就了大翻勺这门手艺。后来学手艺的人越来越多,对技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翻勺便成了鲁菜大师傅的考核标准。”

当天宁宴还有吴志海大厨坐镇,他的大翻勺技艺堪称炉火纯青。

刘易站在一旁仔细观看,看得两眼发直。尼古拉斯走过来对刘易说,大翻勺固然厉害,但他的好朋友范秀琴的手艺更绝,范秀琴能把拉面拉得比头发丝还细。

这话一出,立刻得到了宫本拓也的赞同。大家纷纷让范秀琴展示一番。好在当天的菜单里正好有鲤鱼焙面,范秀琴便为大家表演了一次。

这下,刘易觉得周师傅“不香了”,一心想改投宝华楼门下。

他的这个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岳宁和朱莉玲公开表示,两家未来将开展合作,互相派员工学习。朱莉玲还透露,他们派出的第一批到宁宴学习的学员就是孙毓可和刘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