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岳宁拍了拍大黑的狗头,站起来。
“爷爷,我给您买了好多东西。”
乔君贤看她已经调整好了,便说:“宁宁、爷爷,我去工厂了。”
岳宝华让开了门口,让乔君贤出去。他心里却是千回百转,以前一直看见孩子们上报纸,在外亲密的照片,毕竟没有亲眼看见两孩子这样。
“宁宁啊!你和君贤感情很好,其实也到了岁数,与其到时候……”岳宝华不知道怎么把“未婚先孕”四个字说出口,他没养过女孩子,从西北把宁宁接回来之后,里里外外都是宁宁做主。
港城男女只要满十八岁就能结婚,现在结婚说是早,也没什么不行。他说:“我去找你乔爷爷商量?”
“爷爷不会的啦!我们俩有分寸。什么时候结婚,我和君贤自己安排。我还要读书呢!”岳宁拿出给爷爷买的礼物。
岳宁拿着从华侨商店买的衣服,让爷爷去试。岳宝华已经习惯了,跟孙女说两句,最后他总是不了了之。
岳宁在外头跟岳宝华说着这次回去的事,说到让更多内地的厨师来交流。
岳宝华走出来,岳宁早就熟悉爷爷的尺码,这件真丝衬衫尺寸刚刚好。
“这么多的人,我们能吃下吗?”岳宝华问。
“新店要开,还要人。再说接下去新加坡和台湾要开店,肯定要派港城的厨师过去。”岳宁说道,“而且,我不是要跟学校联合办班,让厨师提高学历、提高文化素养吗?现在的厨师也不能一直这样高强度地工作,他们也要有时间和精力进修。到时候,还要送陆哥和锦莹姐去法国,读高商……”
爷孙俩正说着话,电话铃声响了,岳宁接电话,听见蔡致远的声音,她笑着说:“恭喜致远哥哥抱美人……”
“别开我玩笑了,你在机场说的话,被人抓到把柄了。”
岳宁仔细想,她说什么了,还有把柄?
“对家电视台刚刚发了一条新闻,怀疑港城大学内定了名额给你,所以你才能这么确定自己一定能进港大。”
岳宁:“……”
第264章 提出挑战赛
岳宁放下话筒,打开电视机。他们家的大黑抓只老鼠都够港城的电视台报道半天,更何况这种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新闻。
港城的这些口水新闻,不追求真相,只要够劲爆、吸引眼球就行。
这家电视台还请了深谙大学录取规则的相关人士,煞有介事地说:“全世界各地的名校,都为社会名流子弟留有特殊通道。蔡家更是和港大有渊源,乔家也是港大长期的资助方,宝华楼管理公司创办之初就与港大密切合作,宁小厨项目的市场开拓和管理团队中有四人是港大在读学生。”
屏幕上又打出一张照片,是港大橱窗里宝华楼招募暑期实习生的启事。这位专业人士解读启事里提到的“协助宁小厨市场拓展团队,整理日本新店选址资料,为新店选址决策提供详实的分析数据”。
切换到下一张照片,内容是宁小厨项目的详细介绍,和港大深度合作,吴教授作为导师,大一学生杨志杰担任Leader,项目团队暑期即将去日本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
这位人士称,岳宁来到港城经营宝华楼的这一年,将其从一家岌岌可危的粤菜老店,发展成为覆盖高中低三条产品线、齐头并进的餐饮管理公司,成为行业标杆企业,这本身就非常了不起。
她进入港大就读相关专业,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对学校和学生而言有很大益处,能与这样同龄且具有商业视野的人一起学习,是非常好的机会。
他理解岳宁作为极具天赋的商业人士,忙于事业,确实无法与全心冲刺高考的学生相比,他认为岳宁参加高考,就有点像又想……话太难听,他便没说下去。
这位最后提到,幸亏港城已成立考试局,按未来趋势,两所大学及几所专上学院的考试会逐渐由考试局介入,类似现象将减少。
现在学生成绩尚未公布,这种舆论攻势势必迫使大学出来澄清。可澄清有什么戏剧性?到时候考分公布,人们可能还会说,她考那么高的分数,肯定是提前知晓了考题。
岳宁拿起电话给蔡致远打过去:“哥,你在电视台吗?我马上过来。”
“行!”
*
一个小时后,正值港城下班高峰,堵在隧道口的司机们听着亨通旗下电台对岳宁的采访。
她说:“新闻业的前辈沃尔特威廉姆在《记者守则》里写道:‘我相信,新闻记者只须写出其心目中认为真实的事物。’今天,记者们追寻真相的脚步到了我面前。这一年来宝华楼与港城多所学校有深度合作。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提出质疑,我认为是合理的。但如今的质疑让我陷入困境,即便届时我以高分被港大录取,大家会不会怀疑是学校事先漏题给我?我不希望学校因此被质疑。我想到一个办法,希望能得到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