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480)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四太太看见这个情形,仰头跟陈德祥说:“你也不要怪锦龙误会,你自己看看他们俩这样,像是没什么吗?”

“锦莹大学毕业进店里,刚好也是吴志海进来的时候,她那时候就带他了。要有什么早就有了。”陈德祥说道。

吴志海发现师傅就带了一个小号的行李箱,他有些诧异,师傅不是说来了就不走了吗?这哪像搬家的样子?

陈锦莹说:“我就拿了一个小箱子,你帮四太太提一下行李。”

“好的。”吴志海也不多想了,接过四太太的行李箱,四太太拿的是一个三十寸的大箱子。

他伸手示意,请他们一起出机场。

陈锦莹边走边和他聊:“才来没多久,就当上宝华楼的大厨了?”

吴志海点头:“那还不是从您这里学的手艺,才能让我一进宝华楼,就有这样的机会。”

“电视里说你的新师傅是那个刀工特别好的马大厨?”

“嗯!阿星其实不止刀工好,他其他方面一会儿很好,教了我好多。”他笑着说,“阿星说,我和他年纪差不多,不让我叫他师傅。”

陈德祥略带嘲讽地笑了一声:“他这是不想教你真本事,找的借口。”

吴志海摇头:“这倒不会,别说是阿星,就算没有带教关系的同仁,都会互相分享技巧。我刚刚从宝华楼过来,陆大厨的师妹正在教大家做炸酱面,大家都教得很尽心。”

陈德祥一下子着急了,问:“他们教你个炸酱面,你不会把我们的绝活教给他们了吧?”

第206章 坛烧青衣头

陈锦莹站定,看向她爸:“爸,阿志的绝活是炒菜的火候把控,能整鸡脱骨,还会调出九转大肠独特的味道,这些哪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我是说,人家是骗他传授技艺,他又不是只在宝华楼待一天两天。”陈德祥在教徒弟这件事上,永远和女儿说不到一块儿。

“锦莹,你爸爸说得没错,手艺是咱们家看家的本事……”

眼见他们要在机场吵起来,吴志海连忙打圆场:“不是这样的。我们的那些绝活,宝华楼的师傅们也都会!宝华楼里火候比我好的大有人在。阿邦的火候堪称一绝,在鲁菜技巧方面,陆培德陆大厨除了家传手艺,还拜在大陆鲁菜大师黄炳刚老先生门下。谁不知道陆家菜做燕鲍翅拿手,吊汤更是绝技,我做清汤柳叶燕菜时,还承蒙他的指点。”

陈德祥一时语塞,沉默着往前走。

吴志海与陈锦莹并排走着:“师傅,中午我给你们订好了位子,咱们中午去宁宴,晚上去宝华楼总店。”

“等等,宝华楼的总店在旺角吗?”四太太问道。

“是啊!”

“我们不是住鸿安大酒店吗?走两步不就是鸿安名品折扣店吗?里面不是有宝华楼分店吗?为什么中午不在那儿吃,晚上再去宁宴?宁宴不是吃大餐的地方吗?”四太太一连串问题问了出来。

陈锦莹提出和父亲来港城时,四太太听闻便要跟着来,她的目的自然不是了解宝华楼。

“四太太,这些天宁宁一直忙着考试,今天她有朋友从北京过来,特意让鱼商送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青衣鱼。她要亲自下厨做鱼,我跟她说了,给咱们留一份坛烧青衣头。这是一锅烧出来的,到晚上肯定就没了。而且,晚上她肯定就不在店里了。另外,今天陆大厨是宁宴的主厨,他最近把陆家的黄焖鱼翅和宁宴的鸽吞翅结合,做出了黄焖鸽吞翅,你们不想尝尝吗?”吴志海解释道。

“阿志,你熟悉情况,都听你的。”陈锦莹说道。

陈德祥连忙附和:“对对,四太太她不懂,我们听你的。”

吴志海陪着他们一同往外走:“不在宝华楼二店吃,是因为二店日本客人多,做菜调味会偏日式风格。要是平时逛街随便吃点,可能没什么差别。但你们这次是来品尝宝华楼地道口味的,那宝华楼总店就更合适了。更何况,今天总店里炒菜最厉害的何大厨和刀工最好的马大厨都在。中午咱们吃鸽吞翅,晚上可以吃脆皮糯米鸡。宁宁教马大厨的第一道菜就是脆皮糯米鸡。在整个宝华楼,除了宁宁和华叔祖孙俩,马大厨做的脆皮糯米鸡最出色。”

四太太问道:“阿志,你叫你们老板‘宁宁’?跟她关系已经好到这种程度了?”

“港城大部分人都这么叫她,宝华楼所有人也都这么称呼。”吴志海拉开的士车门,让他们上车。

“阿志!别介意啊!我不懂。”

“不懂就少说两句。”陈德祥教训自己的小老婆。

车子送他们到酒店,途中经过鸿安名品折扣店,四太太看着热闹的景象,一颗心早就飘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