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落长安(16)

作者:天涯叶开 阅读记录

第9章 曲终人散残冰映月

七月初七的长安城飘着细雪。罗玉立在朱雀门前,青衫上落满冰晶,身后乌木剑匣渗出森森寒气。城楼鼓声如雷,八名紫袍金带的大内供奉自城垛掠下,手中玄铁锁链织成天罗地网。

“魔教宵小也敢闯宫禁?”为首老者双掌泛起青芒。

罗玉轻抚剑匣,指尖掠过匣面“浮生”二字。那是燕泊月十年前用簪花小楷刻下的,如今朱砂褪成暗红。他忽然想起昆仑山巅的月,泊月的眼睛也曾这般清冷透亮。

剑鸣破匣。

乌木匣中飞出的却非长剑,而是半截断刃。二十年前与蓝玄镜决战时崩裂的剑尖,此刻裹挟着昆仑山十二载风雪,在长安城头绽开千朵冰莲。八条玄铁锁链应声断裂,紫袍供奉们踉跄后退,鬓角凝霜。

“当年本座用这半截残剑破过蓝玄镜十九式碎玉掌。”罗玉振袖收剑,冰晶簌簌而落,“诸位可识得太平王府的《碎玉心经》?”

供奉们脸色骤变。二十年前太平王世子暴毙的悬案,此刻在断刃寒光中愈发扑朔迷离。朱雀门轰然洞开,百余甲士举盾列阵,却见青影如鹤掠过重檐,宫墙上只余半阙剑歌:

“满城风雪满城剑,半是江湖半是禅。”

城南永宁坊,燕泊月正在煮茶。泥炉煨着天山雪水,案头白瓷瓶插着支枯萎的蔷薇——正是二十年前罗玉血洗王府那夜,从远山折来的那枝。

“你的剑慢了。”她头也不抬,素手分茶。青衫客翻窗而入时,第三盏茶汤刚刚泛起蟹眼泡。

罗玉将乌木剑匣掷于席间,断刃震得茶汤微漾:“蓝玄镜的《碎玉心经》重现江湖。”

燕泊月指尖微滞。二十年前太平王府的决战,世人皆道世子经脉尽断而亡,唯有她知那夜罗玉归来时,白衣浸血,怀中却揣着半部染血的武学典籍。

“东天巡使在醉仙楼发现的尸首。”罗玉自袖中取出半枚玉珏,“死者胸口掌印与《碎玉心经》第七重‘寒梅着雪’完全吻合,手中攥着这个。”

玉珏在烛火下泛出诡异青光,正面雕着太平王府的螭纹,背面却多了道狰狞裂痕。燕泊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罗玉伸手欲扶,却被她袖中劲气震开三尺。

“当年你故意留他半条命?”女子苍白的脸泛起病态潮红。

罗玉默然望向窗外风雪。二十年前的雨夜,蓝玄镜心脉尽碎却尚存一息,是燕泊月用天山冰蚕为他续命三日。那三日发生了什么,至今仍是罗玉心头倒刺。

更鼓声穿过雪幕,茶烟袅袅中,燕泊月忽然抚掌而笑:“好个太平王世子,二十年布局当真精彩。如今这玉珏现世,是要引你去破他当年未竟之局。”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裂帛之声。十八道黑影破雪而入,手中判官笔直指罗玉周身大穴。这些人的招式诡谲异常,左手使的是崆峒派七十二路打穴手法,右手却是西域魔教的阴风爪。

罗玉并指如剑,断刃在黑衣人之间游走如龙。当第七个黑衣人倒下时,剩余众人突然齐声长啸,天灵盖迸出血雾——竟是同时自绝经脉而亡。

“傀儡蛊。”燕泊月以银簪挑开死者耳后,露出朱砂印记,“苗疆失传三十年的秘术,中蛊者见血即狂。”

罗玉凝视着满地尸首,忽然挥剑斩向茶案。断刃劈开檀木案几,露出夹层中半幅泛黄绢画——画中蓝衫公子执卷而立,正是二十年前“死去”的蓝玄镜,落款赫然是三天前的日期。

燕泊月指尖抚过画中人的眉眼,轻叹道:“他终究参透了《碎玉心经》最后一重‘破而后立’。”炉上雪水沸腾如泣,她忽然将玉珏掷入火中,“今夜子时,骊山皇陵。”

子夜骊山,帝陵前的石兽在月光下宛如活物。罗玉踏着残雪行至神道,忽闻环佩叮咚。九名素衣女子抬着沉香辇自松林深处飘来,辇中人身披白狐裘,面容隐在玉帘之后。

“罗教主别来无恙?”声音清越如碎玉投壶。

断刃嗡鸣出鞘,罗玉瞳孔微缩。二十年光阴流转,辇中人抬手掀帘的姿势,竟与当年太平王府的贵公子分毫不差。

“心脉尽碎尚能重生,世子好手段。”

“不及罗教主狠绝。”蓝玄镜轻笑,苍白手指把玩着半枚玉珏,“当年你留我半条残命,不就是为了《碎玉心经》全本?”

狂风骤起,白狐裘下飞出九道寒光。罗玉旋身避让,断刃斩落时才发现是九片冰刃——每片薄冰上都刻着《碎玉心经》的文字,二十年前残缺的章节正补全于此。

“用本门绝学做饵,世子好气魄。”

“罗教主可知这玉珏本是雌雄一对?”蓝玄镜突然咳出血沫,笑容却愈发妖异,“当年燕姑娘取走雄珏为你续命,如今雌珏现世...”话音戛然而止,他心口突然透出半截剑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