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萧霆钧这么说,黛玉彻底放下心来,毕竟若是在天子那儿留下一个拉拢人心的印象,也不太好。
黛玉这边很快邀请宝琴上门,也很是直接的将淳老王妃的意思说给宝琴听了——当初元春和王夫人还妄想将宝琴送给怡郡王做妾室,宝琴也是如此直接上门来向黛玉表明态度的。
“淳老王妃特意强调了,若是琴妹妹不乐意,不必勉强自己。”黛玉将淳老王妃的态度也给宝琴说得明明白白。
宝琴一点儿扭捏也没有,思考一会儿后就直言:“王妃也知道,我父母都不在了,就一个哥哥,如今家里还忙着迎娶嫂子过门。所以我自己的事儿,唯一可以商量的人就是哥哥了。”
黛玉点了点头,宝琴的情况的确就是如此。
“我和王妃也相识多年,所以不怕王妃您笑话,若是单单论家世,彭家真的是很不错的人家了。自打梅家退亲后,中间也有一些人家来打听,可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人家。”宝琴在黛玉面前,决定不隐瞒,一来没什么好隐瞒的,二来,她分析利益得失,如今她们兄妹和伯母家断了亲,那么保持和怡郡王府的往来,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
虽然太功利,但现实就是如此。
“淳老王妃既然选择坦诚,那我也就不用藏着掖着。”宝琴听了黛玉的描述,觉得淳老王妃起码是个坦荡人,否则她不用来找怡郡王妃,直接托冰人上门,自己还不好拒绝呢。
“彭家公子残疾我倒不介意,但人品我还是挺在意的,实在是不了解,所以不知道王妃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二?”宝琴当然会让她哥哥想法子打听,但高门大户,她哥哥人脉可没有那么厉害,怡郡王府就不同了。
黛玉见宝琴如此直接,也就如实相告:“琴妹妹如此爽快,那我也就直说了。这一位彭家公子呢,我已经打听过了,因为跛脚所以暂时并不会出来做官,但还是很有学识的。旁的倒也还好,但有一样,心思较为敏感,大概是因为他多年跛脚,所以性子有些孤僻。”
宝琴想,这也是人之常情,一个人出身这么好,偏偏因为生病导致了跛脚,一开始想来是受不了人们的眼光的,所以就不乐意与人交际。
“那,我能见见他?”宝琴想了想,觉得旁人说的,还是不如自己亲眼所见。
果然是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姑娘,这话换了旁的姑娘只怕都不敢说出口。
黛玉却是赞同宝琴这话的:“我先和淳老王妃那边商议一番,看看怎么安排。”
听了这话,宝琴起身,郑重向黛玉行礼道谢:“不管成不成的,还是要谢过王妃。”
说句难听的,若是王妃不管自己的意愿,直接答应了那边,宝琴都不好拒绝——不说别的,就凭淳老王妃如今是皇亲中年纪最大的长辈,就是天子和皇后,都要给几分面子的。
第152章 赏荷听雨煮茶论诗
黛玉很快就和淳老王妃商议妥当,决定在怡郡王府邀请大家赏荷,淳老王妃甚至还说:“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一个老太婆也不方便,就不来参加。”
这不过是托词,为的是不给宝琴压力。
黛玉很快给乔兰若、左江秋以及惜春都下了帖子,自然也会邀请宝琴。男客那边是萧霆钧做主,请来了彭沣、萧霆钊与淳老王爷家的小儿子,萧轻舟。
请客的事儿是大大方方的,吴贵妃知道后自然多了想法,于是当着天子吴贵妃就笑说:“老三夫妇如今倒是好客的很。”
本来是想在皇帝跟前给老三夫妇上眼药的,哪知道人家淳老王爷早就跑到天子面前叨念过。
淳老王爷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天子是他侄儿,他在天子面前很会拿捏分寸的,当时是抱怨一般:“哎呀,皇帝好侄儿,可怜可怜我吧,叫三皇子帮帮忙。”
皇帝不解,什么忙得指定老三帮,但见小叔叔一脸无奈,只好问帮什么忙。
“家里老太婆,担心她侄儿娶不到老婆,陛下你也知道,她那侄儿也是命苦,小时候麻风病,落下了残疾,本来订了亲,结果那姑娘又病故了。老太婆看他侄儿可怜兮兮的,就到处帮忙相看,结果呢,挑中了怡郡王妃一个远房亲戚,论起来也不是亲戚,听说在画堂春绣帮忙的。”淳老王爷苦着一张脸,“老太婆说,不能让人家姑娘觉得我们是仗势欺人,所以要王妃出个面,相看相看,要是人家姑娘不答应,也就算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合情合理的,天子本来也知道彭家那孩子的的事儿,看在王叔面子上,自然一口就答应了。
这会儿天子听着吴贵妃带了几分阴阳怪气的话,倒也没大理会,只是一笑:“这事儿朕知道,王叔都求到朕跟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