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想着,马场跟她就更扯不上瓜葛,到时候真出了事儿,就算查也查不到自己头上。
再则,马场出事,黛玉那身子,定然凶多吉少。
宋慧兰这下才明白薛宝钗的意思,顿时眼前一亮:“还是你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若是真的在我的府里出了事儿,我就有嘴都说不清了,但如果在马场,她们要查也不容易。再说了,左家那个,我看就是想巴结老三夫妻,要是你说,左家那个叫老三媳妇时候出了事,老三和老五之间,日后就成了敌人了。你这计谋妙啊,一箭双雕。”
宝钗见宋慧兰同意了自己的提议,松了口气的同时,忙补充道:“但马场那头,还是要好好沟通好,不然真出了事儿容易有后患。”
宋慧兰点头道:“这个你就放心吧,马场那头我自然有法子。”宋慧兰想到了自己的舅舅。舅舅作为内务府总管,跟马场那头很是有些关系的。
这事儿,自己这个郡王妃还是不要亲自出面了,宋慧兰从薛宝钗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开开心心携着宝钗的手逛她们的园子。
“我听说你们府上,有个大观园,景致很美,可惜不得一见。”宋慧兰心情好,就愿意恭维一番宝钗。
“那是宫里贤德妃娘娘回家省亲时候盖的,如今园子里又出了个怡郡王妃,我们就不好住在里头的。”宝钗虽然不是头一次来瑞郡王府,但这般细细游览还是头一回。
“说明那地儿风水好啊。”宋慧兰笑着说了一句,“我听闻你们府上,似乎有一个王家的姑娘也是嫁到了荣国府?”
“王妃说的是凤丫头吧。”宝钗一向都称王熙凤为凤丫头,一时间忘了改口,“是的,凤丫头是妾身舅舅的侄女儿,是妾身的表姐。如今随着她夫君在平安州,托王爷和王妃的福,过得还不错。”
宝钗猜测着,王妃定然不是随口问的,只怕也想用一用凤丫头她们夫妻。这对夫妻倒是会谋后路,远远的跑去了平安州,朝廷北边的苦寒之地。
“我可听说,平安州是宁荣二府发迹的地方呢,国公爷旧部,那边多的很。”宋慧兰当然不是随口问的,拉拢薛宝钗,最重要的是她背后的王子腾以及荣国府,虽然现在荣国府大不如前,但四王八公如今能剩下来的,还都是有些本事的。
宝钗这会儿才恍然大悟:难怪苦寒之地王熙凤夫妻也愿意去,她以前还真的不知道,平安州跟贾家有这么大的渊源。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宁荣二府,哎。”宝钗故意感叹一句,东府如今不怎么得意了,但贾珍这人还是有些灵活的,所以宝钗现如今当家,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客客气气的给东府送些东西去。
“可见怡郡王妃真是冷面冷心啊,宁国府虽然不是她亲外祖家,但两房人一荣俱荣的。”宋慧兰当然会在宝钗面前诋毁几句怡郡王妃了。
“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王妃如今一跃飞上枝头了。”宝钗顺着说了两句,二人都从彼此的眼底,看出对黛玉的嫉妒和恨意。
“既然在平安州的是你表姐,又是你嫂子,下次你们府里给他们送东西,我也添点儿。”宋慧兰将话题又转回到贾琏夫妇身上,但也没多说。
宝钗忙应了,心底就在想:大房和二房一直面和心不和的,自己若是能拿捏住大房,兴许大有用处。
隆重招待宝钗用了午饭后,闲逛一阵宋慧兰才将宝钗送出了二门。看着宝钗背影,宋慧兰嘴角浮起一丝微笑:荣国府还有点儿用,就看这个宝二奶奶听得懂话不了。平安州旧部,将来兴许能用得上。
不过眼下,宋慧兰更要紧的是,先拜访一下舅舅舅母,看看马场那头,怎么安排才妥当。
第136章 马场事故江秋受伤
小郡主要学骑马,黛玉作陪,左江秋这个老师尽职尽责。马场还真的有符合高馨要求的小马驹。
这一匹小马驹通体是雪白颜色,头小毛细,而且是经过训练,每日也都有人精心洗刷,所以儿身上丝毫没有腥臊气味。其实马场的马儿均是为京中达官贵人及其家属们准备的,所有都有专人照料。
给黛玉的则是一匹枣红色的马儿,也很温顺。
她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对于马儿习性还算清楚。高馨看了看自己的小马,又看了看黛玉的马:“我也想试试骑大马。”
黛玉那一匹马比高馨的小白马体型大不少,但比起左江秋自己挑的棕色骏马,又要小一些。
“那我抱你上去。”几次接触,左江秋已经知道黛玉那一匹马十分温顺,让高馨上去试试也不要紧。
高馨一向大胆,她这会儿骑在马背上,左江秋把着她的手将缰绳调整地左右一样长,又扶着她的腰让她坐稳身子,还把她的双足在马镫子里卡好,然后转身上了自己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