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已经听说了,现在天子十分重用怡郡王夫妇,可宝钗却不能站到黛玉那边去:当初哥哥出事黛玉已经把态度摆的很明确了,黛玉恨她和薛家。
所以如果怡郡王胜出,那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何况,宝钗存了跟黛玉比较的心思,如今黛玉是怡郡王妃,她就是拍马都赶不上。
但,万一怡郡王输了,那么,黛玉这个怡郡王妃,只怕有没有命都还难说了。
而且,宝钗很清楚,舅舅是支持二皇子的。
东南战败,宝钗还犹豫过,然而天子压根儿没有惩罚瑞郡王,可见瑞郡王在天子心底,还是有地位的。
不能太计较一时得失,宝钗细细分析一遍,怡郡王有两个舅舅帮忙,但瑞郡王这儿,吴贵妃母族吴家、瑞郡王妃母族宋家,两家势力加起来比怡郡王就大多了。
于是当瑞郡王妃给她抛出橄榄枝,让她帮忙花房策划的时候,宝钗很积极。
所以现在收到瑞郡王妃的帖子,宝钗眼里闪过一丝喜悦。
郡王妃邀请她去赏花,还真是难得。虽然帮了瑞郡王妃几次,可这样下帖子邀请她,还是赏花宴,王妃的用词又很客气,让宝钗越发心喜。
宝钗叫丫头文杏:“替我将那一套金松鹤纹绸缎偏襟褙子和橘黄百褶裙拿出来,另外就用银点翠头面。”
文杏应了去箱子里取出来,心底却是感叹:二奶奶对于去瑞郡王府做客很是在意,平日里很少用的银点翠头面都拿出来了。
文杏却不大喜欢去瑞郡王府,她作为丫头陪着二奶奶去过一回,瑞郡王府的丫头都是势利眼,可看不起人了,上一回对着那什么廖夫人的丫头就客客气气,对着自己就凶巴巴的。
但这些话,她可不敢在二奶奶面前说。
可这一次,文杏发现与上一次可很是不同,首先是王妃居然在二门内迎接宝二奶奶,而后还很热情的携着二奶奶的手,说是一起赏花说话。
更让文杏惊讶的是,此次好像只邀请了二奶奶一个人,上次见过的什么杜夫人廖夫人都没有来。
文杏当然猜不透,就是宝钗自己,在听完瑞郡王妃的话之后,也有一瞬惊讶:瑞郡王妃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让宝钗替她出出主意,陷害怡郡王妃。
宝钗不知道为何,想起一件旧事来:那一年在滴翠亭,自己张口就把偷听的罪名,扣在了黛玉身上。
可此一时彼一时,瑞郡王妃这个难题,很难解。宝钗也终于明白,为何瑞郡王妃会单独邀请自己,还特意下帖子了。
“别人我也不信任,只有你,最聪明有智谋了。”瑞郡王妃见宝钗似乎有犹豫,加重了砝码,“听闻你夫君不爱读书,王爷那边能给安排个位置,虽然不高,但你我这么要好,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宝钗更犹豫了。
第135章 心思恶毒算计黛玉
宝钗在听见宋慧兰想要算计黛玉一次的时候,一开始是很高兴的:如今怡郡王深受皇帝重用,这事儿就连宝钗这个内宅妇人也听说了一二,她想起当初黛玉出嫁时候,贾母说什么,若是太子妃,顶冠金约的织锦缎上就有十二颗珍珠。
宝钗不相信,她林黛玉一个孤女,还能做到太子妃。
所以宋慧兰想要陷害黛玉,宝钗顿时就觉得应该赞成。但当她听完宋慧兰的话后,却犹豫了。
瑞郡王妃没想好怎么设计怎么布局,反倒是要她来帮忙出谋划策。出谋划策,有时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这和花房不一样,这可是陷害人的大事儿,稍微不留意,反倒是会惹出麻烦来。
甚至,万一陷害黛玉不成,阴谋被识破,那瑞郡王妃指不定就要把罪名扣在自己身上。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瑞郡王妃是堂堂郡王妃,她要是到时候将自己推出去当替死鬼,自己一个小小荣国府家的少奶奶,在大人物眼里只怕是死不足惜的。
所以宝钗得考虑的很清楚才行,她不想放过一个能对付黛玉的机会,但也不会把自己陷入险境。
“她现在为了拉拢左家和长公主府,可会做人了,你也知道她那弱不禁风的样子,却还要陪着去学骑马,还说去京郊马场,这拉拢人心也做得太难看了。”宋慧兰一肚子气,而且也知道薛宝钗嫉妒怡郡王妃,说话也故意夸大其词。
宝钗听见京郊马场的时候,略动了心思:“郡王妃可去过京郊马场?那是属于皇家的地方吗?”
“去过,不过好多年前了,就是去玩。那不是皇家的马场,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能去玩。怎么?你也想去玩?”宋慧兰的确是好多年前去过了,她不爱骑马之类的,所以不感兴趣。
“妾身倒是有个想法,王妃听听看如何?”宝钗的意思呢,就不要将陷害黛玉这种事儿弄到瑞郡王府里头了,“在王府出了事儿,不管是不是王妃您的手笔,只怕不少人都会认定就是王妃故意的。既然马场不属于皇家,那么,要动手脚,只怕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