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奶奶的心思都在管家权和巴结瑞郡王妃上头,自己兴许能夹缝中求生存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莺儿却还是一副害怕的样子:“姑娘,奴婢不敢,奴婢做不好,万一惹了二爷生气......”
“不会,你又不是头一天认识你二爷,对女子最是体贴温柔的。”宝钗见莺儿已经答应了七八分,拉着她的手笑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瞧瞧赵姨娘,不也有三姑娘和环儿,等你成了宝玉的姨娘,到时候也给二爷生一对儿女,多好。”
宝钗思索了一阵,如今宝玉对着自己最是不待见的,既然是贾母要给宝玉纳妾,那就先带着莺儿去见贾母,到时候就算宝玉不乐意,那也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果然带着莺儿去见贾母,回明了情况。
贾母就知道,宝钗听见给宝玉房里收人,定然得找她信得过的,不过这人都是会变得,莺儿这丫头,最像她主子了。日后会怎么样,还难说呢。
这么一想,贾母就拉着莺儿的手道:“你奶奶亲自求你做她屋里人,说明你是个好丫头,老祖宗最喜欢看到就是你们这样和睦。”说着叫琥珀,去将她屋内那描金红木小匣子拿来,打开取出来一对儿玉镯子,一只戴在宝钗腕上,一只给了莺儿。
“你们和和气气,好好服侍你们爷们,三人齐心伙过日子,比什么都好。”贾母到底还是心疼宝玉,见着宝玉夫妻不和,总是难受的。秋纹不在了,如今儿子还在呢,贾母希望孩子顺利平安长大。
宝钗当即又请贾母亲自翻阅黄历,选了下月初八,黄道吉日宜嫁娶,定在这一日让宝玉和莺儿圆房。
“老太太,那就自本月起,莺儿的月例增至二两银子,还配备一个小丫头使唤。”宝钗赶紧又说。
“那是自然,也该给她一间上房。”贾母补充了一句。
莺儿赶紧来推辞:“二奶奶一片爱惜,奴婢原不应辞,只是奴婢不愿离得二奶奶太远,房间什么的还是住往常的就是了。”
对于莺儿这么识趣,宝钗更是满意,却不同意:“你个傻丫头,难不成让二爷也跟着你住小屋子?”
贾母点头道:“你奶奶说的很是,就这么办吧。下月初八,也不用请客,家里人坐一起吃顿饭,还是应该的,我让厨房添几个菜。”
“哪能让老太太破费,孙媳这儿安排就是了。”宝钗见贾母不反对,莺儿横竖都是自己的人,日后要是能笼络住宝玉,也是一桩好事儿。
宝钗自以为算计好了一切,但莺儿却是有样学样,所以将来这对主仆之间,较量可不少。
不过不是眼下,眼下春风得意的宝钗,从瑞郡王妃那儿,得到了一个让她更加高兴的消息。
瑞郡王妃的花房,抢走了夏金桂家的不少生意。
第122章 茶花之争暗潮涌动
瑞郡王妃的花房抢走了夏金桂家的生意的事儿,黛玉也知道了。
是宝琴来告知黛玉的。自打黛玉的‘画堂春绣’声名大振后,宝琴主动提出帮忙,她不要酬劳,像惜春一样帮大家画画或者做点儿杂事,黛玉也没拒绝——当初她选择和自己合作,黛玉觉得宝琴在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
宝琴的哥哥薛蝌如今在京城经营了几间小铺子,生意一般,但兄妹二人过小日子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薛蝌从经商的朋友那儿,得到了夏家生意被抢的消息,回来说给宝琴听,还不由得感慨了一句:“人家那可是瑞郡王妃经营的花房,说到底,夏家的花,就算品相更好,也是没法子跟人家争的。”
“这是自然,旁的不说,就单单内务府每年都要采买不少,这一笔生意肯定很大。”宝琴心底琢磨了一会儿,“何况,不少京城的达官贵人们,大约是乐意去捧二皇子一家的场的,夏家又不是什么值得巴结的人家。”
隔了几日,在‘画堂春绣’见到黛玉,宝琴就将这事儿悄悄说给黛玉听了:“不知道这样消息对王妃有没有用,要是没用,王妃就当听了个闲话吧。”
“这样的闲话,听听也没有坏处。”黛玉不由得赞许的看了看宝琴:内务府采买,自然不是小事儿。
等着回了王府萧霆钧回来后,黛玉将这事儿告诉了他:“如今我记得,内务府总管正是二嫂子的舅舅,对吧?”
内务府总管这个位置,可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虽然是个从二品官职,但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何况,又是专门管理皇家事务,所以就更显得重要了。
“对的,内务府总管张光晟,是二嫂的亲舅舅。”萧霆钧自然也明白黛玉的意思:二嫂子的花房,一旦跟内务府扯上了关系,日后只怕就不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