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顺着桃花林往山上爬,爬了一会儿忽然踩滑,脚忽然卡进路边的一处石头缝里,疼得疼得她惊呼了一声。
“小姐,你没事吧?”一个丫鬟赶紧上去搀扶她,避免她站立不稳的摔倒,一个则去帮忙挪动卡在石头缝里脚,但是姑娘家力气太小,压根挪不开足有二三百斤的大石头,反而越弄越紧,疼得陈婉玉脸色惨白。
就在两个小丫鬟六神无主时,旁边的桃花林里传来动静,几人警惕的看向桃花林,“谁在里面?”
很快一个人长相俊秀、气质温润的吕均安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根木棍:“刚才在林间听到小姐的脚卡在石缝中,特意寻了一根木棍过来撬开石头。”
“这能行吗?”陈婉玉脸色苍白,忍着疼看着书生,这人瞧着是书生,应当不是坏人吧?
“可以,曾经家中马车陷入泥沙,便是用木头顶起来的。”吕均安放下书箱,将木棍插入石头缝隙之中,用男子的力气用力撬开石头缝,顺利将陈婉玉的脚救了出来。
只是救出来后,她的腿却肿得不成样,没办法再走路下山,只能让一个丫鬟先下山去叫守在船边的家丁回去拿步舆上来。
小丫鬟下去后,另一个小丫鬟扶着陈婉玉坐在路边的石阶上,脸色苍白的望着山下漂亮的桃花林,可是脚疼得她无心欣赏。
吕均安远远的站着,听到她时不时发出吃痛的吸气声,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笛,轻轻的吹奏起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清脆悠扬的笛声像桃花涧里的溪水,潺潺流入陈婉玉的心间。
她偏头看向背对着自己站立的吕均安,意识到他就是隔壁吹笛子那人。
她想了想,让小丫鬟将随身携带的古琴放下来,放在膝盖上,白皙如玉的手指轻轻划过琴弦,与笛声合在了一起。
吕均安怔住,回头看向桃树下坐着的娇滴滴的小姐,肤如凝脂、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都是才情,他想,那一棵桃花是他这一辈子见过开得最娇艳的桃花了吧。
江溪看到这里,已经猜到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因琴结缘,因意外心动,之后应该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喜庆故事。
玉娘点点头,之后便是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后来顺理成章的上门提亲,年尾举办了县城最热闹的婚宴。
成亲后,她们恩爱有加,两人一起吟诗作画,一起吹笛弹琴,一起看书写文章。
也是这时,吕均安才知晓妻子除了会写诗作画,对写文章也有一手,破题角度都很新颖,有些是他都没想到的,这一刻,他抱住妻子,觉得自己与妻子心意相通,是天造地设的般配:“阿玉好聪慧,能娶到你真是毕生之幸。”
“都是爹教的。”陈婉玉红着脸,将头埋在丈夫的怀里,吕均安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岳父也很厉害,岳父的字也好,是考官最喜欢的字体,我也要好好模模。”
陈婉玉应好,将阿爹的字体找来给丈夫模仿。
之后两人如胶似漆的一起弹琴画画读书,时不时出去游玩,一直恩爱有加,像一对神仙眷侣一般生活着。
等到第二年开春上巳节时,两人再次一起前往最初相遇的桃花涧。
三月三,春暖花开,桃花开得最艳,两人都极喜欢这片桃林,在林间一起亲手绘下了桃花源山居图,并留下落款。
画好后金乌西坠,落日余晖落在山间、河面、画面上,两人站在船头,相互依偎看着这幅画,“阿玉,这次若是我考不中,便回到这里隐居,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何?”
“好。”陈婉玉羡慕父母的恩爱感情,也喜欢这里的桃林静谧生活,盼着能和安郎永远像这一幅画里呈现的一般闲适生活着,“安郎,我盼着与你一日三餐,三餐四季,两三孩子,一直恩爱到白头。”
吕均安紧紧握着她的手,“好,等我。”
第27章
画下桃花源山居图后不久,吕均安便收拾行囊提前赴京读书赶考,将这幅画留下代替自己好好陪伴妻子。
他走后第一日,陈婉玉便开始想念他,总是托着腮望着她们一起寄予了期望的这幅画,守着它,便好像守着安郎,好像安郎陪伴在她身边一样。
她痴痴的望着画卷,喃喃自语着:“也不知道安郎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这一路安不安全?也不知道他的书信何时送回来?”
越想越烦闷,陈婉玉将古琴搬到画前,点上檀香,弹奏了一首相思曲,声音空灵婉转又哀怨,似凄冷的涓涓细流,顺着风流向路上的吕均安。
初初离家的吕均安也是想念妻子的,当夜休息时便在写了信,“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写好的信第二日便托驿站的人送信回县城,第三日陈婉玉便收到了来信。